APP下载

从瑞士“诺浩”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

2014-08-15刘晓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瑞士工人职业

刘晓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做出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决定。由此开始,中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阶段。他大大地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应该说,在广受诟病的当代中国教育“棋局”中,这是一步难得的好棋,必须充分肯定。但是,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们仍然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本文拟从瑞士的“诺浩”谈起,进而探求一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

一、“诺浩”在瑞士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瑞士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是瑞士的资源得天独厚吗?不是。瑞士的人口只有700万,相当于北京的一半。其国土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和两个北京差不多。而且气候寒冷,一年有8个月是冬季。就这么一个冷飕飕的弹丸之地,能有什么作为呢?但是瑞士人却在这里创造了奇迹。他们走彻底的科教兴国之路,每年申报专利的人均数量超过了德国、日本、英国。其绝对数量仅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要知道,美国可是世界第一强国啊,人口有两个多亿啊。瑞士还有许多世界第一和世界领先,尤其是钟表和精密机床制造业,更是遥遥领先。那么瑞士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这就必须提到“诺浩”。瑞士就是靠“诺浩”称霸世界的。“诺浩”为英文know-how的音译,意为“专门技术”或“技术诀窍”。它是王牌产品的技术保证,是偷不走也抢不去的。他不告诉你,你一辈子也猜不到。瑞士人就是靠这些技术诀窍登上了技术大国的宝座。很多国家正是冲着这些独门技术才把大笔加工业务送到瑞士的。钱,就是这么挣来的。

那么瑞士的“诺浩”有多少呢?据说,瑞士的制造业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诺浩”,比如,一家专门加工表壳的小企业,只有80人,却拥有320项“诺浩”,人均拥有4项。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瑞士表那么值钱了,就因为他们有“诺浩”。因为这个表只有他们能够造出来,你有什么办法?

二、“诺浩”与瑞士职业教育的关系

如上所说,“诺浩”是瑞士一绝,同样,职业教育也是瑞士一绝。这两个“一绝”都出现在瑞士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二者之间具有必然联系。“诺浩”属于技术范畴,掌握“诺浩”的是技术工人,是能工巧匠,而不是管理人员。“诺浩”在瑞士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会提高瑞士技术工人的地位和作用,其待遇和福利肯定也会很高,而这一社会环境对瑞士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瑞士的教育是均衡发展的,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者均衡发展。而其中最有特点,最具光彩,最令人称道的则是职业教育。瑞士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分流,约有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俗称徒工学校)。这个数字很发人深省。须知:瑞士是世界第一流的富国,他们的孩子全上大学,甚至全出国留学都不成问题。可是他们却让70%的初中毕业生去学徒,去当技术工人。原来,在瑞士,家庭、学校、社会早已形成共识,这就是,孩子上什么学校,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职业学校也同样有出息。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各行各业都要有尖子,这些尖子都是人才,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比如那些掌握了“诺浩”的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就是“国宝”,就是值得尊重的人才。

所有这些都说明,瑞士具有职业教育最好的发展环境,这就是: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成有所值。事实上,在瑞士的日内瓦,75%的老板都是徒工学校毕业的。试想,在这样一个国度,谁还会瞧不起学徒工呢?谁还会为上职业学校而抬不起头呢?

三、中国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与隐忧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中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0年来,高职教育已为国家培养了1300万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达964.8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8倍。全国的招生人数达到313.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以上,已经超过了本科生的招生规模。

虽然这一系列数字是令人兴奋的,但我们仍然不难发现中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隐忧。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上边热,下边冷。

这是今日中国高职教育的一个最大隐痛,具体说就是,国家领导层、教育部已经看到了高职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并痛下决心发展之。但是下边,普通的老百姓,广大的学生家长却无此共识。他们甚至宁可让孩子上民办专科,也不愿意让孩子上公办高职。最后上高职的,虽说每年有几百万,但几乎都是被分数卡下来的,而不是自愿上的。这同瑞士的情况形成很大的反差。这就是差距,就是隐忧。好比两支军队,一个都是自愿参军的,另一个都是抓来的,试想一下,他们的战斗力能一样吗?

2.哪也考不上,只好上高职

现在的高考录取办法是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最低分是高职。这种录取制度无疑让人感到:高职生都是低能儿。考上高职的也会觉得:我啥也没考上,只好上高职。这种让“大学漏”学高职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不论什么职业都应该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依据,常言道:“人各有志”,不应该用分数来区别高低贵贱。那么为什么要把高职放到最末等的地位呢?如果不改变这种录取方式,那么高职就永远是末流学校,高职生就永远是末流学生,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3.技术工人群体被边缘化

建国60年来,围绕技术工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文革前,工人技术革新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工人参与管理,表现突出者有很多走上了领导岗位。文革中,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也开始被神化。那时候,一个老工人说出的一句话基本就是真理,无人敢反驳。

可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工人这个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却一路走低。它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价值观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就是:30年来,技术工人群体已经逐渐被边缘化。究其原因则在于,3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改革措施主要是: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在城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3、国企改制(或破产)。4、住房商品化,催生房地产业大发展。5、引进外资、外企。在上述这些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大变革中,技术工人,乃至整个工人群体,都处于边缘化状态。他们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而个体户、企业家、发明家、官员、乃至艺术明星却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

4、技术工人的利益缺少有效的表达机制

这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党团组织很少发挥作用,又没有强有力的工会组织。在劳资关系中,工人是弱势群体,利益无从得到保障。富士康的十五连跳就是明证。

在上述社会氛围下,家长和学生怎么会对上职业学校当一名技术工人充满热情呢?所以说,办高职,从根本上说,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领导重视的问题,更不是发个文件、开个会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个涉及全社会的价值观念的问题,只要这个价值观的问题没解决,就不能说中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

1、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向“诺浩”进军

优化中国职业教育软环境的根本措施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因为它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前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透支资源、消耗能源、依靠廉价劳动力取得的。其结果是使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但是像瑞士手表之类名牌产品他们是不会让中国人生产的,因为这里有“诺浩”。所以,尽管这些年有不少世界品牌在中国落了户,但是真正的核心技术,他们是保密的。我们只干了一些“粗拉活”,挣了一些“小钱”,最后,留下不少污染物。这种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正确的路子是:节能减排,提高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像瑞士那样,向“诺浩”进军。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么“诺浩”的重要性必然引起关注,技术的含金量也必然会提高,同时,技术工人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才会如鱼得水。

2、坚持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上所说,瑞士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坚持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我们建国六十年来,教育的均衡发展始终是个没解决的问题:五十年代大跃进,六十年代下马,七十年代停招,八十年代“拨乱反正”,九十年代“扩招”,真不知道何谓“均衡”?拿职业教育来说,文革前本已有一定的规模,可是文革一来,全部扫荡。文革后复课,全国上下的注意力全都放到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上,职业教育几乎无人问津,文革前已有的一些职校,也纷纷改作他用。直到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才如梦初醒,开始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力度和认识,仍较发达国家有距离。比如上文提到,瑞士从初中毕业即开始分流,而且70%分流到职业学校。为什么我们就作不到呢?瑞士那么富裕,那么发达,却让70%的初中毕业生去“学徒”,我们这么穷,这么落后,却千方百计地办高中、办大学,去“圆”青年的|大学梦。大学毕业后,就不了业,白领当不成,蓝领又做不来,于是出现了北大才子掌刀卖肉的奇观。应该说,这是教育的耻辱。

其实,严格来说,今日的所谓“高职”,也是为了“圆”某些家长和考生的“大学梦”。这实际上等于是从高中毕业才开始分流,白白浪费了三年时光和宝贵的教育资源。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浪费是不能容忍的。

“保持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行为。政府应该理性地做出决断,而不应该迁就个别家长的“大学梦”,更不能让市场行为干扰教育的均衡发展。比如:因为办高中能高收费,于是就大量办高中,因为办职高不挣钱,于是就纷纷下马。这样搞下去,就等于“政府缺位”,何谈均衡?

3、改革招生制度

如上所说,现在的招生办法是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从清华北大一直录到高职。这种录取方式极不合理。如果我们能像瑞士那样,初中毕业即行分流,那么,上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为这样一来,高校和职校就井水不犯河水了。如果一定要办高职,那么就应该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彻底与高考“划清界限”。高职的考生可以是职高的毕业生,也可以是高中毕业生。如果是后者,那么只报高职而不报高校者,在录取时应该“另眼相看”。

以上种种办法,目的就是把职业教育独立出来,让他自成体系,自成规模,自主发展,自我完善,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独立的、与其他学校有别的价值体系。就好比京剧,它自有一套“说道”,你不能用其他的艺术模式和艺术规范来评价它。将来有一天,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也应该产生自己的“清华”、“北大”。那时,就再也没有人敢小看职校或职高了。

愿景是美好的,但是,中国的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1]刘林森编译.瑞士的真正魅力[J].当代世界,2005(4)

[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10年培养约1300万高素质技能人才》(新华社杭州9月14日电,记者余靖静)

猜你喜欢

瑞士工人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瑞士镇迷阵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