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4-08-15史振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市民化公平农民工

史振涛

(烟台市政府驻济南办事处,山东 济南 250000)

2006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农民工给出了这样的界定:“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打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但主要在城市从事非农劳动,是处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人”。农民工既然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获取工资性收入,他们是否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福利和待遇呢?这便涉及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农村向城市的地域转变,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在这一过程中的文化属性、角色内涵以及社会福利均等性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研究农民工市民化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基础理论,有利于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支持。

一、马克思经典作家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从分离、对立到统筹与融合的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由城乡分离提出了城乡对立理论。马克思指出,城乡对立的根源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社会分工的存在势必会引起城乡分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2]。在工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就会产生乡村农业人口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的城乡对立现象。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在马克思看来仅在私有制范围内存在,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使中心城市越来越具优势,“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3]。可见,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不可能消除城乡对立的,反而会使城乡对立日益尖锐化。

其次,马克思经典作家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理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4]。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城乡对立不是永恒存在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最终融合了城市、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城乡关系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但城乡关系的融合是需要许多物质条件的,不能任凭主观意志实现。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产生的社会分工是造成城乡分离、对立的制度根源,那么在马克思看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废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根本所在。同时,应充分发挥城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高级融合。正如党的十七大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意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5],才能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使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经济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移民问题进行研究。1954年,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54)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低、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以传统方法,利用不可再生资本进行生产,劳动边际生产力极低,获得仅维持生存的工资。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传统部门,而使现代资本主义部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资本主义部门通过把剩余再投资,创造新资本而扩大规模,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可见,经济发展过程就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20世纪的60、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大超过了城市的吸纳能力,城市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在城市无法就业,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却试图离开农村而涌向城市。这样一来,城乡间人口的流动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却加剧了城乡间发展的不均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传统的二元结构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在此背景下,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John C.H.Fei)和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对刘易斯模型做出了改进,提出了从动态角度研究工农业均衡发展的新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强调工农业均衡发展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意义,指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迁移到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采用城乡预期收入模型来解释乡村人口涌向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的现象。该模型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取决于他们对城乡预期收入的估计,而预期收入又取决于他们在城、乡获得实际收入之间的差别和在城里获得工作的概率。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理论

学界认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移民理论的,而开创对移民及其规律进行一般性研究先河的则是美国学者埃内斯特·乔治·莱文斯坦(E.G.Ravestein)。1885-1889年,莱文斯坦做《移民的规律》(The Laws of Migration)一文。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所谓的 “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推—拉”理论指出,人口转移是由两种力量导致的:一是人口迁出地的“推力”,二是人口迁入地的“拉力”。迁移者最终的迁移决策是通过对比迁入、迁出地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评估迁入后可能获得的收益来作出的。舒尔茨 (Thodore W.Schults,1960)、 斯加斯塔(Sjaastad,1962)等经济学者则认为迁移决策主要是依据人们迁移的预期收益与迁移成本进行比较后而做出的。只要迁移的净收益大于零(迁移后的预期收入大于迁移前的平均收入和迁移成本之和)迁移行为就会发生,反之则不然。可见,迁移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对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奥迪·斯塔克(Oded Stark,1991)等提出的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则认为,市场风险导致的收入不确定性给个人效用带来的直接损失,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对迁移者未来在农村和城市收入的影响会决定迁移者的预期收益。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把迁移视为一种内在联系的群体(如家庭)的集体决策,而非个人行为。家庭成员的迁移是为应付家庭收入不稳定而施行的一种自我保护。与农业收入相比,迁移者对家庭的汇款或其他非农收入更具不平等性,这决定了个人或家庭收入在其所在区域的相对位置,进而使每个家庭的贫困程度产生了相对不同性。为改变这种相对的贫困差距,迁移就很可能发生。

四、劳动力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将人力资本视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达到最佳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医疗与保健投入、择业迁移等都能促成人力资本的生成。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其所导致的经济收益远远超过物质投资带来的经济收益。1962年,斯加斯塔(Sjaastad)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框架下对迁移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迁移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得到收益,同时迁移也要付出成本。斯加斯塔系统分析了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同时给出了货币和非货币,个人、社会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斯加斯塔认为,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个人所得和就业概率的重要因素。从转移成本和收益角度考虑,年轻、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大于年长的、素质较低的劳动力。所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能力、增加其获得高收入的重要条件。

社会资本是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从这些关系中获取得的利益越高,一个人的社会资本就越高。最先将社会资本引入经济学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格林·洛瑞(Glenn Loury)。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能促进或帮助获得市场中有价值的技能或特点的人与人之间自然产生的社会关系。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先驱性研究,并提出了“场域”和“资本”概念。布迪厄认为,“场域”作为社会中各种要素形成的关系网,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变化的动力则是社会资本。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因在“场域”中的位置差异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权利。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这一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可为每个会员获取社会支持、赢得社会声望提供保障。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 (James S.Coleman)在对社会资本进行较系统研究时指出,为实现自身利益,行动者彼此间要进行各种交换,而其结果则是形成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些作为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科尔曼把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叫做社会资本。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并存并可进行相互间的转换。美国著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Nan Lin)首先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社会资源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须在与他人发生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如权力、财富、声望等。在定义社会资本时,林南则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先在性,认为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嵌入社会结构之中并可以通过有目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

五、效率公平理论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主要持三种观点:第一,效率优先论。该观点认为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要坚持效率优先,先把蛋糕做大,使社会得以发展进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但是,效率的获取必须建立在自由之上,一味追求公平反而会破坏自由,从而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发生失灵。第二,公平优先论。持此观点者认为公平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对于公平的含义,学者们观点各异。阿巴·勒纳(Abba Ptachya Lerner)将增进总体社会福利水平和结果公平结合起来,将公平的含义界定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认为,所谓分配公平就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实现最大化。如何实现公平?罗尔斯主张通过教育、税收和其他途径提高社会劣势群体的经济福利,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化,改变现实中不平等的状况,来确保分配公平。英国新剑桥学派则认为,收入分配随经济制度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只有实行收入均等化的分配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第三,公平与效率最优交替论。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二者虽有矛盾,但可通过一条既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又能消除收入差距过大的妥协途径,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损害公平。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则认为,在放任自由的市场制度下不会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要将公平与效率统一起来必须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让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参与竞争过程实现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让政府参与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保证公平。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M.Okun)则认为公平、效率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可通过在平等中融入合理性,在效率中融入人道主义的“交替论”办法来处理公平效率的关系。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条件的均等,主要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上提出了主张。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的福利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福利也就越大。因此,主张运用有效的分配政策促使公共服务在社会成员间相对合理的均等化,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新福利经济学则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社会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状态。公共服务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若能通过财政支出或转移支付的增加,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的总福利就会增加。社会福利函数也是福利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看作是个人福利的总和,社会福利是所有个人福利总和的函数。若以效用水平表示个人的福利,则社会福利就是个人福利的函数。只有在社会成员间进行合理的收入和公共服务再分配,才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通过对以上有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第一,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市民,这无疑阻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因此,要想解决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为农民市民化扫除体制障碍;第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必须要重视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和投入质量越高,其非农就业能力和市民化的能力就越强。因此,以教育为突破口,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市民化能力,才能突破农民工“综合能力贫困”的陷阱,并使农民工在职业选择、思维观念、社交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有效沟通交流,最终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第三,要实现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必须考虑农民工群体。 截止到 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表面来看虽已达到52.57%。但按户籍人口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却约只有36%-37%。因此,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目标是最终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总之,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44.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7.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05.

猜你喜欢

市民化公平农民工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笨柴兄弟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公平比较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