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缺失及对策
2014-08-15
(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缺失
1.自我教育意识的欠缺
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首先应该有明确自我教育意识,这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心理前提,也是自我教育开展的好坏的表现之一。事实上,现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着自我教育意识欠缺的问题。很多大学生进校一开始选择过散漫的大学生活,缺乏自我教育意识。首先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现出成才意识狭隘,修身意识薄弱,一些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十分狭隘,存在盲目性与心理方面的不成熟现象。
2.自我教育能力较差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自我学习缺乏持续性,理论功底欠缺。第二、自我控制缺乏意志力,易受外界影响。第三、道德约束能力较差,造成行为失范。第四、自我调适能力不足,造成人格发展缺陷。
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及对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这里所说的 “不教育”,并非是对教育的放弃,而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自我教育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鉴于目前高校自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强化主体意识以外,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需求、发展自我教育方法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实践发展自我教育能力、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外部支持,这五个方面来改变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欠缺、能力不足的现状。
1.强化主体意识,激发自我教育需求
自我教育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主观能动性展现和自我主体地位的显现的结果,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受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尤其是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如果大学生的教育只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自我教育将很难实现。只有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受教育者自觉地评价自我,审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产生自我教育的需求,从而投入到自我教育中去。
2.发展自我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进行的,是自觉的行为,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自我教育与自我意识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前者是伴随着后者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体为了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断的进行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认识自我、自我学习、自我调适、自我反思这一系列方法的运用是解决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身上出现的新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调整和引导大学生强化自我教育的方法的运用,从过程上使新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升,自我发展得以实现,系统性的认识自我。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实践发展自我教育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理解他们的困难、着力激励他们的动力、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要是从约束性的教育和管理出发,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自觉遵守既定的道德规范,忽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需要与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打消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4.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平台
积极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平台,主要有:第一、高校学生会。高校学生会是党委领导下的学生群众团体,这个组织生活、学习在学生中,在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的组织优势。第二、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体性团体,是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园地。第三、杜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通过自我创造为社会作贡献而被社会认同、接受的过程。”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现实中我”与“理想中我”的差距,并激发主体意识,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不断地修正 “现实中我”。第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5.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外在支持
(1)外在教育的支持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部支持,还需要外在教育因素和力量的支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这些外在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力量来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它通过非强制性手段,感化学生,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起着引导、感染、促进和保障等作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效展开的不可缺少的机制。
(2)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
从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来看,尤其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往往强调道理对人的影响,甚至以理压人,以制度压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信任状态,很难达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创新大学生管理方法。首先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自我教育的空间,积极推动着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次,要营造民主、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将更大的发挥群体的自我教育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再其次,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保障制度,改变当前自我教育的随意性,为了保障大学生自我教育稳定而持续地进行。最后,建立大学生自我教育评价的科学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自我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是高校加强自我教育和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自我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3)校园文化的支持
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高校要从“硬”文化建设和“软”文化建设两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充满新意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形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感染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行为的发生。加强“硬”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如校园建筑,布局,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等。大学生是校廷园环境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环境的创造者,又是校园环境的享受者。美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引起学生思想、审美观念的变化;加强“软”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校园精神文化,具体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等。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北京日报,2004-10-l5.
[2] 姚丹,鲁晓静.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综述[N].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81—82.
[3]徐习军.浅谈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122.
[4]朱文.新世纪高校大学生管理初探[J].前沿,2003;(4).
[5]杨桂敏.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