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三重理论诉求
2014-08-15严松
严 松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奋斗目标,“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层面丰富了中国梦的价值理论体系和理论内涵。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根本追求,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一定能实现。”[2]这就从国家层面对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要求,即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富强”之“梦”。“富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目标,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具体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物质层面的国家“硬实力”,具体是指物质财富充裕、科技力量领先以及国防军事力量强大;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具体是指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完善的法律制度、良好的公民道德以及“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富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根本诉求,社会主义的富强必然是生产力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统一。
2.“民主”之“梦”。这里我们所倡导的“民主”并不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而是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基础,具体是指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平等、自由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享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民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确保了每个中国公民都能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确保了每个公民都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3.“文明”之“梦”。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但是在近代以来却远远落后于西方文明。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文明的崛起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努力缩小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引领下,逐步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对西方文明的赶超。我们提倡对外开放,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世界,但也要时刻提防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同化”与“颠覆”;我们提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推陈出新的视角接纳过去,但也要时刻防止封建迷信对中华文明的“玷污”与“侵蚀”。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爱好和平、注重礼仪的中华文明,倡导中国的和平崛起,积极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这表明我们复兴发展中华文明以及促进世界性文明形成的决心。这种决心深深植根于我们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探索与实践之中,文明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4.“和谐”之“梦”。“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是构建“美丽中国”之梦的美好的社会理想。这里“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三方面的统一。需要说明的是,要加强和谐的自然环境建设,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有违发展的初衷。“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提法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国梦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是引领现代社会文明、构建人类共同的价值准则和理想型社会的目标,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价值取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3]这就从社会层面对我们构建什么样的社会提出了要求,即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1.“自由”之“梦”。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存状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追求所在。马克思曾在论述共产主义时表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从成立之始就坚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从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和自由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得到的自由权利越来越广泛,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正在得以全面实现。
2.“平等”之“梦”。这里的平等既不是“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的“大同社会”的平等,也不是“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平等,而是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增长基础上的平等。这种平等在我们当今中国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共享国家振兴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这种平等也是有法律保障的平等,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公正”之“梦”。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是我们党和政府治理国家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5]因此,社会主义的公正就是保障每个公民在经济收入、利益分配、政治地位、社会教育等方面享有公平、公正的待遇。
4.“法治”之“梦”。“法治”是相对于“人治”的一个基本范畴,其要义就是用成文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在全社会提倡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具体要求是建成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性社会,把“依法治国”上升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6]在当今中国,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最为可靠的机制和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梦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是在全体社会公民之中建构的一条道德伦理底线,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个人价值准则。广大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最终的践行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7]由人民来实现中国梦,首先就需要公民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即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1.培育“爱国”公民之“梦”。爱国作为社会主义公民最高的价值准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本质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向上的根本动力。因为作为中华儿女,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国家都会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而这后盾的巩固需要每一名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具体而言,需要每一名中华儿女怀揣爱国之心、忠诚于祖国,努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做贡献,与民族分裂势力、恐怖组织以及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做坚决的斗争。
2.培育“敬业”公民之“梦”。敬业是社会主义公民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社会主义公民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干一行爱一行。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公民,要把自我技能充分运用于本职工作中,精益求精;每个公民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熟练掌握一门或者几门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每一个平凡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份内责任。
3.培育“诚信”公民之“梦”。诚信是公共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公民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单位的立业之本,更是构筑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立国之本。要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诚信信息系统,努力实现公民的生活与诚信挂钩,坚决打击失信行为,使失信的人在社会中寸步难行。在公民个人层面,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诚信教育、培养自我的诚信意识,以身作则影响周边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内心认同诚实守信光荣、失信于人可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建立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关系。
4.培育“友善”公民之“梦”。友善是指公民之间的友好、友爱,对公民个人的要求是:与人为善,不争强斗狠,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和民族信仰。对公民之间具体的交往要求是: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形成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每个公民都能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并反过来引导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逐步实现。具体来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所坚持的奋斗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指明了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的核心理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角度强调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我们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充实“国家富强”之梦,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引领“民族振兴”之梦,要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规范“人民幸福”之梦。我们应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真正融入中华儿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时,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梦必将指日可待。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3]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N].人民日报,2013-03-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0.
[6]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J].党建,2013,(03).
[7]习近平.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