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特征
2014-08-15姚成元
姚成元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党建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既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有着鲜明的理论特征。
一、提出并实践“以人为本”理念
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以人为本”成为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价值取向与追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关注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并不断探求如何将民生问题融入党和国家的建设各项工作之中。胡锦涛2002年10月在西柏坡考察时全面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以人为本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将民生融入党的整个执政过程之中,提出在执政的全部过程中都要考虑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口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需要。胡锦涛提出和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权力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的问题,在实践中更充分体现权力行使中的民生气息。
胡锦涛站在历史的高度将“以人为本”的宗旨提升到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的高度加以强调,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1]
二、继承且贯彻求真务实思路
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再到江泽民的“与时俱进”,以至胡锦涛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执政党建设思路。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所谓求真务实,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按照基本国情制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态度,执政党的建设才能持续发展、不断创新。
胡锦涛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2]胡锦涛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要把党的工作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狠抓落实上,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执政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重点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3]
求真务实,尤其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现实、结合现实、把握现实。只有求真理、务实效,为人民创造出真正的业绩,群众才会拥护你,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党的建设才能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才能有步骤、有秩序、有质量地阔步前行。
三、强调并凸显居安思危意识
综观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和不断丰富发展阶段不难发现,危机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对党的生存发展中面临的危机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并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思想。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对党的生存发展危机
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执政地位,靠的就是党的先进性。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党、拥护党和支持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是先进的、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但是,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本身所固有的先进性,会随着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这已被一部分党的领导干部背离群众的现实所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丧失就意味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程度的降低,后果必然会带来执政党的生存发展危机。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对党的执政能力不足的危机
作为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领导好国家和社会、执掌好国家政权,创造更多更好的执政业绩,这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党的执政合法性。但是,没有突出的能力和过硬的本领,中国共产党就很难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创造出好的执政业绩。因此,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的要求,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明确与深化。
(三)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应对党的机体可能被腐蚀的危机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腐败问题是国内外一切政党都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却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持续努力后,执政党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此种情况,胡锦涛在继承前人经验与做法并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同时,在理论上提出了“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将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把它从党的作风建设中单独提出来,着重思考和研究,以应对党的腐败问题。
(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应对党有可能被西方民主化浪潮吞噬的危机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民主化浪潮风起云涌,民主越来越成为无法回避、无法阻挡的潮流。任何国家和政党如果不把民主机制贯穿到自身的体制运作中、不加强和完善民主法治、不着眼于民主化改革,就会有被淘汰和走向消亡的危险。但是,在全球民主化浪潮面前,我们一定要认清并准确判断什么样的民主才是人民大众更加关心和需要的,才是真正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的真实民主。对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为缓解压力、化解危机,胡锦涛多次提出许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民主思想理论。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应对党可能失去群众基础的危机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善于联系群众、团结群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又是易于脱离群众、抛弃群众。为了防范和化解执政党可能失去群众的危机,胡锦涛在不同场合、会议和讲话中强调要继续“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一系列思想。
四、坚持并永葆理论创新精神
胡锦涛执政党建设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党建学说、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毛泽东党建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以及江泽民党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它是在继承上述一系列执政党建设思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执政党建设实践作出的全新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十六大提出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领导者能力的角度提升到了党的建设的高度,开始了执政理论的全面构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表明党对执政规律的思考有了深刻的把握,执政理论创新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胡锦涛执政理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党在十六大以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已从一个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党,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受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新形势下,全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是执政理论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针对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措施。这其中包括,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使两大建设贯穿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全过程的战略总布局,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这是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思想。民主建设也是执政理论创新的关键内容。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保证,是党实行民主执政的基本前提,是贯通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两大建设的关键。
[1]胡锦涛.学习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8-7-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R).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28-729.
[3]胡锦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N].人民日报,20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