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2014-08-1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家规家族青少年

张 波

(浙江省团校,浙江 杭州 310012)

一、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直接产物,乃是在日久长期的农耕劳作中和安土重迁中形成的。而中国的中土农耕文化是可以自给自足、无需向外寻求的,因此是静定的、保守的。古代中国,一个家族即是基层社会统治的基本单位,也就是一个劳作单位和一个小型社会。家族中又涉及到夫妻、父子、兄弟等各种关系,个人只有依附于家族才能获得认同与尊严。而为了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运转与完整,则都必须要有一套家规来规范家族中每位成员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的家族规范一般是“孝悌之道”,要求血缘之亲间要长幼有序,长者为尊;忠恕相待,爱敬相与;尊者有令,言出必行。对于这些话,在现代生活小家庭中,会很难理解。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领略到家族文化形式的绚丽多彩及丰富的生活内涵,感受到家规的神圣。在福建的媚公岛,让我看见了一个“朱”姓家族子孙后代,为了实现祖上尊者留下的“子孙富了,必定要感天谢地;敬神灵,谢乡邻!”的家规,花费了几十万元,召集了所有能回老家的亲人,在家乡祖居地,举办了“感天谢地,谢乡邻!”的活动仪式,从召集亲友回家到搭大型祭祀台、祭祀台内的精致道具购买和布置、请戏班搭戏台,持续了整整3个月,整个活动仪式复杂又华丽,子孙族人几百口从全国的东南西北赶回老家,着统一服装(在着装上还分不同的辈分),妇女梳着有地方特色的头发(小女孩还有不同),其各项内容令人目不暇接,惊奇感慨!而在与朱姓家族中年轻人的交谈中获知,上辈老人立下的规矩是要遵守的,作为家族的人,要以家族、家规为荣。子孙后代都要遵纪守法,不能做对不起社会与家族的事。他们认为,家族中家训传统在他们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说,家族文化是以血缘集合的小团体,是在传承中以其“忠孝”观念强调个人对整个家族及社会贡献和价值,这同样是建设当代社会伦理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群体力量,富有积极的意义。

也许,说到中国的传统家族文化,认为它只是介于血缘小团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与社会的关联不大。有些人认为家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独立性、守旧性、落后性、封闭性、宗法性,是相对落后的封建糟粕,阻碍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的个性发展。对此,我认为,中国传统家族的文化既是小团体文化,也具有宗法性、排他性,但它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有些传承下来的家规、家训,在当今仍然有着其正面的教育价值,特别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内容上来看,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应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光宗耀祖”的人生价值

如今“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样的话,在当代的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了古语或者是说笑之词。在古时,人要有成就和事业,必然要历尽艰辛,其心中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光大门楣,为祖宗争光”。而整个家族也以此期待于族人,古代的人们为了为家族争光,几十年艰苦奋斗,希望能考上状元,从此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如真的进举,则会在家乡大举喧哗,大办喜事,拜祠堂,祭祖宗,引为殊荣,借此以示求祖宗阴福,壮大家族实力,如从此成为望族,其荣耀无限。传统家族文化中“光宗耀祖”的人生价值,其实就是对祖宗、社会具存敬畏和责任心理,他们背负着祖上家族的期望,有一个强烈追求的前行目标。不久前,媒体报导北京“井下生存人”的消息,“井下生存人”惟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他的三个孩子能读好书,出人头地。他乃殚精竭虑,承受着常人难以接受的种种艰难困苦,在城市的井下生存了10年,赚钱省钱为孩子。

(二)“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

“尊重祖宗”、“孝敬长辈”是中国家族文化中必须遵守的传统。“尊祖”,除了对以故祖宗的敬畏和尊重以外,重要的是要敬重在世的前辈和宗主,要以前辈为榜样。“祭祖”,是表示要追源思本,感谢祖宗所赐,时刻铭记祖训族规及遗愿,对祖先永远保持敬重心情,要以报恩的心情来生活。在中国,“家族”是人类血缘关系的自然聚合,凝聚起一个同姓人的组织群体。中国的家族共同体带有宗族性质和宗法性质,这种家族的共同体是以血缘和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凡同一家族繁衍的后代,均带有中国独特的姓氏系统的记号,中国的姓氏系统就是血缘关系的符号。人们据此来辨认不同的宗族,而族人宗主起着处理好族人之间的生活关系,起着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的作用,使宗族保持和谐发展,在尊祖的旗帜下及上祖留下的族训中,来实现整个家族的团结发达,使宗族兴旺长存。在家族中,如果没有一个令人尊重的宗主,同姓族人间虽有一定的血缘亲情关系,但也并不能形成长久的家族组织和一些优良的好传统,也就不可能保留下一些祭祀祖先的活动。所以,如何能使家族成员对自己的宗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也是宗主的职责,培养族人们具有浓厚的家族团体意识,有一个正确、共同的前进目标,才能组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族人群体。要使得族人力往一处使,大家共同奋进,都以自己的家族为荣,牢记祖训,才可能使自己的家族成为望族,为祖先争光。这样,也能为现在、后代的族人争取到有利的立足于社会生存的条件。所谓“月旦以叙彝论,荐时食,于春秋以隆祭典,斯称大体,方为望族”。

(三)“忠孝齐全”的伦理精神

一般中国的家族伦理讲求“上慈下孝,忠孝齐全”。在族中,父母有对子女抚养教育的义务,“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要有爱护的态度,教给下辈正确的价值观和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这就是“家规家训”。而作为子女,对父母则以“孝道”为先。民间将孝道作为家族训诫的主要部分,认为“孝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不仅要能够奉养双亲,不辱父母从小养育与教诲,还要能细心体察到父母的要求和愿望,加以满足。第二,不仅在生活上要能够照顾到父母,还要能顾及到父母的精神需求;第三,就是自己节约也要能够孝养亲人。而对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一些族人宗亲,也要像对待父母那样予以相互照顾,如果疏忽也就是不孝。还有就是要求子孙能够对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起到作用,自身在事业上要有成就,能替父母增光,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如若子孙在事业上一事无成,不能为社会作贡献,那就不算是孝子。还有,家族的兴旺,子孙的繁衍,是家族最为重大的事情。作为家族的传人,就是有责任生儿育女,养育子孙,要使自己的家族香火不断,绵延百世。古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孝道的最终要求,还不只是对父母的孝养,还必须要家庭人丁兴旺,使自己事业有成,获得声誉,这才能光大祖宗门庭。因此,传统家族传统中的伦理精神,所涉及的不仅是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还有相对应的社会关系。

(四)“尽忠清廉”的做人准则

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把家庭中个人的人生观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家族的情感与族群的道德莫不“忠诚恻怛,温柔敦厚”。尽忠包含对社会、对祖国鞠躬尽瘁的意思。尽忠就是要对社会做好事,赢得社会的赞扬,获得他人的赞扬和社会荣誉。古代的一些家族家训中,都会要求族中做官的子孙,隐恶扬善,尊君爱国,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不结党揽权,不恋位贪墨。要求子孙能够维护家族中的道德次序,继承和发扬列祖列宗与人为善、忠厚传家的传统美德。不管后代是做官,做老百姓,同样都要尽自己的责任,做安顺良民,所谓“守本分,完钱粮,不要县官督责的是好百姓”。而从家族对社会的奉献来说,“忠良、清廉”是家族家训之一,强调人生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强调做人的清廉准则。这样,使得国家道德内涵与传统家族文化之间有了深厚的连接点而产生了价值方向的融合,这种社会理念与家族文化的交融性,使得传统的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自身的范围,成为社会发展的信念,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虽然具有浓厚的血缘小团体性、宗法性,但它强调“忠孝”的文化观念、强调人生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对于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优良的文化精髓具有一定的传承和教育功能,我们需要善于利用传统家族文化的积极因素,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家族文化给予青少年传承良好健康的社会风尚

一个国家的兴盛在于政治的清正廉明,一个民族的兴旺在于团结和睦,而家族的兴旺发达在于提高族人的高尚素质,家庭的兴旺在于道德与勤劳。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家族是社会稳定的基层单位,而“家规”则是无数家族中的古人先贤在生活劳动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的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精品,教化着本家族的子孙后代。由“孝”到“忠”的理念的认同,要求奉献于社会的发展,忠诚于祖国民族。同样,家族传统中认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每一个家族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什么时候都应该去迎合时代的发展。把祖国的强大作为家族、家庭、个人的发展目标。就是把个人的生活梦想与社会发展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中国一些家规中,在重视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自觉地强调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并把它同建设国家社会结合起来,“力学问,勤职业”;把个体及家族的发展需求与祖国的强大一根链条将两者衔接起来,培养家族子孙——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素质。当今社会所提倡尊师重道,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见义勇为等与家规文化中“孝”和“忠”的传承是一致的,都是要求忠于祖国、孝敬父母,培养勤劳行为和善良之心,将其同净化社会风气、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德联系起来,从而为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做出努力。

(二)家族文化能让青少年认同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家族文化、家规祖训宣讲的是先贤前辈孝敬父母,和睦弟兄,忠于国家,修善积德致使后裔枝繁叶茂,家规以劝人为善,孝顺为先为宗旨。生长在一个有正确文化修养和家规中的青少年,耳濡目染家传规范,就会认同这种给他带来影响的家规祖训,从而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是凝聚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的凝聚力来源于浓厚的传承观,家族同姓人认为祖宗犹如参天大树的深根,子孙则是生长在阳光下的繁茂枝叶,追根溯源,祖宗留下的文化、家规、家训,则后代族人必须遵循,家族日常生活中的价值理念,则是几千年或几百年经过现实验证了的真理与原则,与人之自然本性相符合,大力强调家庭之间、个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原则,以此为基础,建立家内、族内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构成了一种互通感极强的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指引了家族中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家族文化中积极向上价值理念,将成为青少年一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况且,传统家族的文化、家规、家训则是经过调整、改造,能够为现时代所吸收的,可以冲破家族文化小团体的局限性和传统社会的宗法性,突破小群体狭隘人伦价值而认同于民族国家的大同,充分发挥积极因素的一面,给予发展空间,让其在新时期建设中引导青少年认同社会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三)家族文化能够提高青少年的伦理道德素质

传统家族文化把对每位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贤妻良母”的族规深为人熟知。主张在生活中培养道德教化,“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一个有良好的家族文化、家规、家训的家庭,他们教育氛围不仅培养了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规范了青少年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诚信待人的基本素质。因子女与父母的先天血缘关系,和父母养育子女关系,使得青少年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血亲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并对家长养育之恩有孝敬情感。而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一贯以尊重社会道德教育后代,反对子孙沾染社会恶劣风气。如有家族规约:“嫖为万恶之首,赌能倾家荡产,盗使人身败名裂,毒能毁灭人性、祸及亲朋邻里。四害已被世人深恶痛绝。一家之长,责任之重在于时时告诫子女后辈,要远离四害,多习礼仪,确保家门清白,世代忠厚传家。”强调的对人内心世界的启发和对人自身的肯定,以及追求人与天地及万物的关系的实现。所以,青少年要继承先人的传统美德,要抵制、反对不劳而获,一味追求金钱,贪图个人享乐,不择手段,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些家族规约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传统家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会青少年要在喧嚣的尘世里保持一颗宁静而平和的心,在繁杂和多元的世界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提供走出迷途的助力,这也是家族文化、家训言语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

(四)家族文化能使得青少年遵纪守法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家族的分子就是这个家族的每一个家庭,而这个家庭的核心也即是每个家庭的成员,如果这个家族有自己的文化及家规、家训,对家族中的每个家庭及家庭中的个人都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家庭中的每位成员会围绕着自己的家庭开展人生。一个国家的组成的成分:个人——家庭——家族——民族,这是一个国家缺一不可的因素。如果这些基础的成分乱七八糟、行为无规无矩,这个家庭和国家也就无法发展壮大,必然衰亡。所以由小及大,由大及小的推理,每一个家族和谐、平安、发达,就是利于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家族文化及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传承与发展,由家族向下推理,到每位家庭成员乃至青少年,就会上下和谐,因此,国家伟大,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健康幸福的生活就居于其中。现代社会,受到现代化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新的社会人伦规范还没有完善地建立起来,人际关系处于某种失常状态,而家族文化忠孝文化,历来钟情于人伦和谐,家族文化中人与人互相尊重同样也是现代概念,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家族文化、家庭规范提倡关爱社会每个成员,见贤思齐,仁德日进的社会公德。教育青少年应该关心族人和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使社会和谐。要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这样才能使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

[1]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J].江海学刊,2003,(12).

[2]李效民.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8).

[3]陈文.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兼论《弟子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猜你喜欢

家规家族青少年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青少年发明家
HK家族崛起
鸭子的家规
家风家规我来说
《小偷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家规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