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8-15尹秀娇
尹秀娇
(衡阳师范学院 计划财务处,湖南 衡阳 42100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Treasury centralizedpayment system),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Treasury Single Account-TSA),是指政府将所有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规定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库,而财政支出则由国库直接支付。在这种制度下,财政资金的使用以各部门细化的部门预算为依据,再由财政部门核定,然后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的供应者等用款单位[1]。
一、地方院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地方院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资金的使用严格按计划和预算支付,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确保学校财政资金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的必要举措。
(一)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促进地方院校财务管理进一步优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要求用款单位严格制定预算,按预算列支,这对用款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求更严,促使用款单位在制订和执行预算时要更加规范、合理;也要更加严谨、细致。地方院校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要求严格、规范,它不仅有利于严格按计划和预算使用资金,同时也有利于地方院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提高地方院校预算执行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付款的衔接全程都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的,有利于加强对高校银行账户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由以前的分散状态到统一状态的转变;也有利于财政部门及银行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用款单位财政资金的支付活动全过程监控,有利于提高高校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国库集中支付采取直接拨付的方式,改变过去对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经过多个环节的弊端,减少资金在高校滞留的时间,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有利于促进地方院校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换
过去,地方院校财务工作主要对将要发生的经济事项制订预算以及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审核、制单、付款后再进行核算、编制报表、上报数据等经济事项发生后的核算和反映;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由于学校的沉淀资金减少从而引起周转资金大大减少,所以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除了上述以前要做的编制预算、经济事项发生后的审核和核算工作外,还要广开渠道、积极向外筹集资金,甚至还会一边要考虑筹资,一边还要考虑化债等事情,所以国库集中支付下地方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一边要更加严谨地制订预算,一边要更加合理规划和科学使用资金,有利于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院校主观认识的局限性
以前,财政资金定期直接拨付到各高校基本账户,且各高校资金使用较灵活自主,暂不使用的闲置资金还可以放在金融机构赚取利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地方院校的银行账户管理要求以及资金拨付方式等均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使得高校资金使用的自主性和灵活度受限,沉淀资金减少,从而直接影响高校的既得利益。所以受旧制度观念的影响,有些高校主管部门及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主观意识及能力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观念滞后,从而使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难度加大。尤其是部分年纪偏大的财务工作者观念和知识体系没及时更新,对新制度理解不透,认为如此这般,不仅增加了财务工作难度,而且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福利,因此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地方院校实施的进程[2]。
(二)地方院校现有的预算管理水平的制约性
地方院校现有的预算管理水平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显得滞后,尤其是预算的制定细化不够,且执行过程中严谨性有待提高,导致有些事项在预算执行后才发现预算有问题,出现中途要调整或追加等事项,从而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条件;有时甚至出现预算与决算数据差异很大,从而加大主管部门对高校经费支出的合理、合规性控制的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地方院校的实行,也不利于地方院校财务管理规范化[3]。
(三)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滞后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实施后,对财务人员来说,会计处理比以前更繁杂,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第一,在资金管理上,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并且分为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内资金。第二,在会计处理上,财政性支出必须要有预算,严格按预算计划执行,按用途不同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并且还要按不同的类、款、项等资金分别进行核算。所以,会计处理上比以前更繁杂,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很多。第三,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使得部分财务人员难以适应新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是新的,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完成,且连贯性和时效性都很强,新的财务管理和业务技能要求高,导致地方院校财务工作难度加大。
三、地方院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国库集中支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以我们应当尽快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地方院校更好地实行。尤其是地方院校的主管部门和领导,应从大局出发,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旧制度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各项政策要求。地方院校的财务工作者也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体系,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的新制度、新规定和新要求,严格执行新制度、新规定,以便更好地支持和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地方院校的实行。
(二)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一,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的严谨性,提高预算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校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领导都要参与,以年度工作计划为依据,制订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等预算参照体系,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性质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这两个项目分别实行零基定额编制和滚动编制,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一项支出,以保证各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第二,进一步加强用款的计划性,严格执行预算。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内,杜绝无预算支出。第三,进一步规范用款审批程序,及时下达预算指标。第四,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对预算的执行建立分析和评价体系,加强各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督,随时结出各部门经费的使用情况和结余金额,及时掌握和反馈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从而达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目的[5]。
(三)加强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不仅要求高校财务工作者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和相关文件政策,熟悉其操作流程和工作方法,还要求高校财务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现代财务经济管理知识,所以只有提高地方院校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更新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扩展其知识面,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组织财务工作者认真学习政府各部门颁布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的文件和相关政策规定。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地方院校的财务人员必须正确理解、把握。第二,加强与其它高校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与其它高等学校间的交流与学习,或者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不同单位之间举办专门的交流会,以增加各单位间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避免错误和分歧的情况发生;第三,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更好的方法和途径,使自己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好地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断发现和挖掘本单位的潜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本单位的特色和优势,使本校广开资金渠道,寻求特色发展;第三,定期轮岗。地方院校应合理设置财务工作岗位,定期轮换,让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都熟悉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操作流程及工作方法,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深入每一个财务工作者的脑海,有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地方院校的顺利实施[6]。
[1]永学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1 (6):106-107.
[2]刘晓晖.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12 (6):169-171.
[3]钱玲英.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10):108-109.
[4]姜毅,高凤岩.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47-50.
[5]巫冬涛.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 (11):211-212.
[6]郭碧霞,汤贺凤.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财会月刊,2010 (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