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形态

2014-08-15林映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林映梅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湖南 衡阳 421003)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实际上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实践形态。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问世之日起,其所蕴含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就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有三个层次:它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的价值判断和认识。价值是事物在与一定主体的关系中产生的比较隐蔽的属性,一切事物,凡能满足一定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某方面的需要,符合于该主体作为自控制系统的控制论目的 ,这事物对于该主体来讲就具有正价值。反之,一切事物,凡有违于一定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该主体为自控制系统的控制论目的相乖戾的,对于该主体来讲就具有负价值。[1]价值既是关系,也是属性。所谓是属性,是指价值是价值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所谓是关系,是指价值只能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认识。价值是价值关系和价值属性的统一。价值具有属人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人们 (个体,群体,社会组织)对外界事物或活动的价值判断。价值观实际上也是一种价值选择,因为人们是追求价值并企望价值最大化的。

其次,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正如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而其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一样,抓住了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2]核心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或活动的基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最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价值认识,这种认识的立足点是社会主义的,而非资本主义的。通俗地说,这种价值观是用社会主义这把“尺子”来度量外界事物或活动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因此,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发展和旨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为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这种完整的科学表述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的本质要求,使其发挥着统率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形态

正如大自然中的水具有液态、固态和气态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三种形态。所谓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具有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实践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形态。习近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里讲的就是它的理论形态。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或说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如下特点: (1)反映了我国人民最普遍的、最根本的价值诉求; (2)是一种最科学、最公正、无偏私的价值诉求;(3)是一种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而又与时俱进的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形态。习近平同志说:“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这里讲的就是它的制度形态。制度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硬化、制度化。所谓制度,是指人类社会或以国家,或以团体,或以家庭家族的形式,由集体制订或约定俗成的法律、规定、公约、信条和规矩等。制度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的执行机制三种类型。正式制度是指各种社会组织 (含国家)制定的各种规范,包括由宪法规定的社会基本制度;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有意无意形成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

制度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如下特点:(1)约束性。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权威性。即无例外原则,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执行。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既来源于制度制定机关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又来源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3)稳定性。规章制度既然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定夕改。制度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我国的根本法中,也体现在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中,包括各种乡规民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形态。习近平同志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这里讲的就是它的实践形态。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改造世界 (含主观世界)的活动,或者说是人们自由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变现实事物的合目的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具有实践的品格,因为任何一种价值观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被人们所认同,才能成为一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被人们认同,是因为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价值追求得到了实现,享受了幸福,感到了愉悦。故此,人们才自觉自愿地选择这种价值观,并自觉自愿地接受其制度的 “约束”。实践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如下特点: (1)主客体的统一性。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人的价值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发觉价值客体中的价值,感受到自己存在和发展的价值。(2)历史性。人类社会追求价值、追求幸福、追求愉悦的活动是连续不断的,从而形成了社会的 “价值流”。同时,社会的正价值流 (正能量)在与社会的负价值流 (负能量)博弈过程中,总是奔腾向前的,这就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3)多样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生动多样的,多方面的,都可以在价值追求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的。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指导地位,是后二者的指南和凭依;制度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是理论形态、实践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进之车的 “轨道”;实践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平台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借助这一平台,使理论之树长青,制度规范有效,从而实现了三者的统一。

[1]黄海澄.价值既是关系,也是属性[J].社会科学家,1998 (5):67-69.

[2]青连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观点、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7-08-13.

[3]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 (2):36-39.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