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浅析

2014-08-15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汇率国际化货币

韩 梅

(潍坊市中小企业办公室,山东 潍坊 261061)

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了全世界的金融海啸,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被暴露了出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相对安全的发展,为世界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摆脱困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币的影响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希望人民币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其影响力,稳定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在国内,有些学者也认为,应该抓住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改革的大好时机,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外贸易连年顺差,外汇储备连年增长,人民币币值持续稳定,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政策逐步宽松,这些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条件。纵观主要国际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的形成过程,货币国际化虽然有利有弊,但对于世界经济强国来说,货币国际化是国家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及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统计结果。2013年1月份,人民币支付额增长24%,令其市场份额迅速升至0.63%的历史新高,同期其他货币平均上涨13%,俄罗斯卢布仅上升18%,令其市场份额下跌0.56%;借此,人民币支付规模因此得以成功晋升一个排名,紧随其后的是丹麦克朗、南非兰特和新西兰元。

而欧元、美元、英镑、日元和澳元分别以市场份额的40.17%、33.48%,8.55%、2.56%和1.85%排名前五,显然人民币和主要货币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进出口规模已经历史性地超过美国,似乎0.63%的全球支付份额有点令人尴尬。

在现有的国际贸易支付体系中,美元所占的比重可能比数据显示的还要多。在欧洲以外的区域,国际贸易基本还是以美元作为支付货币,大宗商品也是以美元报价和结算,短期内这种趋势很难扭转。

2013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今后要推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一些外电注意到,当天人民币创近两个月收盘高点。汇丰银行3月1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人民币崛起II》称,人民币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货币,世界金融体系开始从根本上重塑。同年3月7日渣打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1月份较上月上升8.2%。渣打表示,受惠于香港、新加坡和伦敦人民币贸易付款创新高,贸易结算和其他国际付款再次成为指数最大上升动力。其中,通过新加坡和伦敦交易的跨境人民币付款较上月分别增加30%和40%。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1.国际条件分析

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继而掀起了一股影响世界的金融风暴,致使整个西方的资本市场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迫使美国不得不加大美元的发行量来应对这次危机。但是,美元发行量的迅速增加使美元的汇率出现贬值的现象,同年石油价格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令本来就面临着巨大风险的美元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改革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美元的国际地位越来越低,国际货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正在由美元的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发展的转变。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对外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平稳的发展,长期保持着良好的态势,奠定了不错的国际声誉。在金融风暴大形势下,中国经济借机崛起,借此机会可逐步完成货币的自由兑换,从而实现最终的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从历史上看,发生金融危机的时期,往往也是货币体系出现交替或新兴货币国际化的时期。

2.国内条件分析

(1)强大的经济实力

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日益增长经济实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中国和平发展的模式让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水平上有着很大的提高,这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优越的金融环境。

(2)稳定的政治格局

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次采用了货币政策来缓和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而且,在境外人民币使用过程中(主要在边境贸易、旅游消费和价值贮藏等方面)已发挥重要作用。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人民币每年的跨境流通量已达20~30多亿元人民币。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国内国外稳定的政治格局,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3)充足的国际储备

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一国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就在国际金融货币规则的制定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增加中国政治和经济决策的权利。同时,还能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还将使中国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以往,我国绝大部分的对外贸易都是以美元、日元、欧元计价和结算的,汇率的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企业影响较大。人民币国际化方便我国在对外贸易时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减少对外贸易的风险,促进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另外,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国际债权债务的人民币结算、减少进出口商外汇收支套期保值成本,以及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本币的出口信贷。

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让中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国际铸币税收入是国际货币最直接的收入。据我国有关专家何慧刚预算,一旦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我国每年的铸币税收益至少可以稳定在25亿美元左右。除此之外,国际货币发行国还可以降低存放在本国的外汇储蓄的使用成本。

货币的国际化会使本国的金融机构从中获益,因为各国银行在经营本币时天然地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帮助我国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和业务量,降低筹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投资融资的效率,促进企业的海外发展。同时,人民币成为国际支付结算的手段,使更多的外商通过中国金融机构结算,这在进一步方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弊端

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仅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改革,而是牵扯到我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全方位的巨大变革。

第一,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设想如果人民币国际化,那么中国国内经济就将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那时候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使中国国内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不利于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第二,削弱政府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及调控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国内金融市场将更加复杂多变。假设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就会择机而入,流入国内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同时,国内外金融市场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大了监管部门对人民币管理和监测的难度,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第三,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就不得不面临“特里芬两难”的问题。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了人民币的稳定性,并对人民币寄予了足够的期望。可是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价值就难以保持稳定。如果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满足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人民币持有国对于人民币的信心。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经济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处在了一个瓶颈的位置,目前还没有新的能长期支持的增长动力,这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纵观当今国际货币的历史,货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对金融市场动态的高度关注。

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一)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完善的金融体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市场的规模,提高市场效率,提升国内市场对国际金融风波的抗冲击的能力,是完善的金融体系的必然要求。其次,在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同时,应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与严格的金融监管相辅相依。严格监控金融资本的运作,避免因为金融风险而产生的不可控制的局面。另外,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建立畅通信息披露渠道和完善的金融交易法规,建立与国际化接轨的现代金融管理机制,对突发金融事件能进行快速应对、高效处理。

(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完善的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促进汇率更加市场化。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一篮子货币定价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的汇率机制己经能反映更多的市场信息。但目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弹性仍比较小,而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差价必然导致资本的流动,干扰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深,人民币汇率水平能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而不是简单对人民币汇率的具体数值进行调节,应该更加反映市场状况。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应该与时俱进更加完善。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入,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那么,人民币的汇率形成基础也就必然会向外扩展至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收支,汇率形成的基础会更加市场化。所以,我国的汇率制度要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通过对货币篮子中不同货币权数的调整,来适时的调节人民币的汇率水平,而不是完全的根据美元的单边汇率进行调整。

(三)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

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仅牵扯到经济问题,也会使我国面临来自国际社会上的政治压力。在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应该积极在亚洲区域内和更多的国家展开经济金融合作,尤其是货币金融方面的合作,让人民币从周边化过渡到区域化。首先,应该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意识地扩大我国在东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促使我国与东亚国家进行更多的贸易合作。其次,扩大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助于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扩大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加快以人民币定价的金融产品的诞生,最终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结语

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不断的暴露。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人民币货币国际化能够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收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和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正在逐步走出国门,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并不是为了挑战美元的霸权,而是为了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适应全球金融多元化的趋势。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一国货币在世界货币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还处于比较不发达阶段,其经济结构、产业组合有很多不尽合理之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科技实力与当今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中国只有改善经济结构,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国,人民币才有可能跻身于世界主流货币之林。

[1]罗琳.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分析与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2,(30):11-13.

[2]张大龙.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国情国力,2012,(11):107-109.

[3]刘震.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路径选择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45-46.

[4]张勍,王懿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对策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2012,(6):3-5.

[5]梅雅洁.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浅析[J].时代金融,2012,(33):49-51.

[7]黄权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12):71-72.

[8]沙文兵,孙君,邓业建.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近期文献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2,(6):7-9.

[9]吴爱民.人民币国际化:经验借鉴与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2,(33):1-3.

[10]梁勇.冲突与融合[J].中国外汇,2010,(3):30-32.

[11]袁长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借鉴日元经验[J].求知,2010,(4):12-15.

[12]周俊才,陈爱玉.发达国家货币国际化的经验及启示[J].甘肃金融,2011,(4):27-30.

[13]人民币显露第三大国际货币实力[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8):53-54.

[14]李继民.隔靴搔痒的人民币境外直投试点[J].中国报道,2011,(2):42-45.

[15]王国刚,连平,陈炳才,王元龙,贺力平.人民币国际化之“道”[J].中国外汇,2010,(15):70-71.

猜你喜欢

汇率国际化货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