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

2014-08-15王郁英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工学旅游

王郁英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根据对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旅游产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意味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针对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入探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学生每学完一个门类的课程就要相应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果,在实践中接触管理事物,培养管理意识。国外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品格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人才产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笔者所在学校从2006年开设涉外旅游专业;从2009年正式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经过七年的发展开拓,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习实训、教师专业实践等方面总结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工学交替”已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能更有效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学以致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比较接近于美国和英联邦等许多国家的“能力本位行”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CBE)职业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实现合作办学。促进学生能够尽早进入到职业角色,也有利于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回校的“再学”过程。

一、旅游管理“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现状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资金的限制,“工学交替”大多数学校只能让学生们到旅行社或者酒店去实习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人才短缺的障碍。通过多年的专业实践和教学改革,笔者越来越觉得:高职院校的企业实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旅游酒店专业。通过多年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旅游管理专业师生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我院学生从最初对“工学交替”的抵触心理到现在认识到其重要性。师生们也意识到:通过“工学交替”,学生的角色转变,社交能力及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们在酒店真实的环境下,接触到多类型、多层次的客人,有利于积累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该形式对于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管理“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随着“工学交替”的进一步深化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些问题正朝着良好的形势发展,例如和企业方的配合,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的磨合,到现在的相互配合、频繁互动;教学方式也逐渐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和赞可。这说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是必须的,并且是有效的。而有些问题从初期到现在一直是困扰并亟需解决的难题,例如“工学交替”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现状

目前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校外指导师傅,校内指导老师。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初期,除了企业初期的统一培训外,企业通常会给学生安排一位指导师傅,指导其工作流程,评价其工作表现。2.定期巡查制度。学校通常安排教师定期巡查酒店,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3.校企评定。最终将通过校企共同评分,评定学生最终的实习成绩。

教学过程控制的难度主要受几个因素的制约:1.学生实习的单位通常远离学校,有的与学校还不在同一城市,空间上的距离使得教师无法经常去酒店巡查,增加了教师对于教学过程质量掌控的难度。2.教师平时有大量的课时和科研任务,无法长时间离开学校,时间上的制约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无法及时掌控。3.学生实习所在的岗位层次通常较低,重复性的工作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学生实习的目的是希望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距离,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技能技巧,促进其毕业后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然而,好的出发点却往往未能换来预期的效果。[2]

(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1.评价体系的非客观性。因为学生整个实习过程是在企业完成,所以等实习结束后,他们的评价主要由企业完成。学生实习的岗位通常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旅行社导游,酒店餐饮、客房、前厅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要求是不一样的,而评分标准并没有统一的细则,是由上级主管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完成,所以使得评分标准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人为主观性。

2.教学质量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机制是影响合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旅游业形势大好的影响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面临着极大的市场空间,处于典型的“卖方市场”阶段。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实习期间的后续管理通常由酒店负责,缺少教师、学生和酒店的经常性、密切性的沟通,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的管理出现真空。校内指导教师的企业联系人往往是旅行社或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不是学生实习的直接指导人员,也使得教师对学生教学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缺乏直接效率性。

3.理论课堂走进企业的障碍。长期以来,我院一直重视“工学交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实施,在实习环节有相对应的教材,指导教师也将课堂带进了企业,其初衷是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工学交替”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其一学生的工作不固定,无法集中统一;其二,学生实习过程中比较辛苦,休息时间较少,集中上课可能会占用到学生的休息时间,学习效果不明显,反而成为学生的负荷。此外,企业对该形式的配合程度不高,因为通常会影响到学生的工作,从而影响到部门的正常运转。此外,课堂教学进企业还缺乏固定的教学场所。

三、建构新的“工学交替”教学过程控制模式

(一)教学过程安排改革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的教学进程安排是变通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流行的“2+1”培养模式,确立“四段式”-“1+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螺旋递进实现“学—工—再学—再工”过程。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实习中普遍存在的淡旺季问题,长三角区域每年的4月至11月都是旅游旺季,12月至来年的3月是相对淡季;而五、十月、年底是酒店传统的婚庆和接待旺季。针对可弹性安排实习时间,调整教学进程,实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在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针对课堂进企业的障碍,拓宽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平台,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校企互聘,可尝试设专人对“工学交替”进行管理,同时让教师走进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兼,了解学生的实习过程的动态,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目前,“工学交替”中一些可喜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例如,一些企业针对在“工学交替”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打造“明星效应”,并对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形成“以点带面”良好的激励效应。

(二)教学内容与实施

“工学交替”教学内容目前比较单一,目前基本只停留在岗位技能方面,应该进一步优化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办学资源,结合酒店客源现状,可充份借用酒店企业的资源,例如,在酒店内部开设诸如日语、韩语等小语种的选修和培训,让学生学以致用,丰富了学习形式,同时开拓了新的考核方式。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应该是多样化的,应不仅仅限于书本,网络化课堂可突破目前师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距离。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已开始尝试搭建课程网络平台,短期内将投入使用。通过网络课堂,布置教学和实践任务,可尝试以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技能比赛,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实现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有机结合,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和对学生的多种形式的考核,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按照国际旅游教育公认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理念-注重社会责任,紧跟社会需求。因此,“工学交替”教学内容不仅是基本技能,应该从学生全面素质提升角度设置,例如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注重实用知识,突出实践教学。

(三)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机构

目前,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作为临时工来管理,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也是的在“工学交替”教学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矛盾的发生,影响了教学质量。[3]因此,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完善教学组织与管理机构。[4]建立院长领导,副院长分管,专业教研室和企业对口部门参加的管理机构,双方进行联合管理,双师指导,形成一一对应的小组,形成互动常态制,保证教学过程的质量。学生的专业实习成绩由小组评定,其中企业指导指导评定的实习成绩(占50%),主要以实践技能、岗位表现为主;教师评定的成绩(占50%),主要以网络互动、自主学习、技能比赛为主。同时构建旅游教学与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化。通过开发一个与“工学交替”教学过程紧密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进而完成“工学交替”中的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并进一步建立教学案例库,由此构建起能为教学过程服务的较为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5]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征决定了“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过程质量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着漏洞和空白,影响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采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整合应用多方资源,进一步深化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促进实习结束后的“再学”课程合理有效设置,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办学资源、提升专业建设的特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1]陈国生,陆利军.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研究,2011,(3):82-83.

[2]纪红坤.旅游酒店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08,(11):70.

[3]张菊芳.借鉴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理念,提高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12,(4):176.

[4]丁宗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旺进淡出”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65-66.

[5]梁明珠,马育倩.国际化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探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5):100-101.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工学旅游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旅游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