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灌溉水费调查分析

2014-08-15史菊兰梁超美高晓华

陕西水利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费农田水利节水

史菊兰 梁超美 高晓华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灌溉管理局 陕西 宝鸡 721300)

1 冯家山水库概况

1.1 水库基本情况

冯家山水库是一座以工农业、城乡供水为主,兼作防洪、发电、养殖及旅游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4.27亿m3,有效库容2.86亿m3;主供水干渠三条(总、南、北),总长度117.6km,浇灌着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乾县、永寿等一区六县90667hm2农田。

1.2 灌区灌溉现状

灌区群众以种植冬小麦、夏玉米为主,正常年份开展冬、春、夏三季灌溉(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辣椒灌溉)。现行供水实行支口计量、斗口结算的计量收费办法,执行终端水价为0.20元/m3(其中:国营水费0.16元/m3、基层管理费0.02元/m3、群管费0.02元/m3)。按照灌溉水平计算,水费负担应该为20元/亩次~30元/亩次,但实际调查结果表明,水费开支一般在50元/亩次~80元/亩次,个别极端地段可能高达90元/亩次~100元/亩次,甚至更高。

2 灌区水费负担重的原因

灌溉水费是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农业税费取消后农民给国家缴纳的唯一费用。在冯家山水库灌区农灌水费调查中,群众普遍反映,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重最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失位

开展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我国历来的一个优良传统,但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人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加之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非农收入所占成分越来越大,农民种田和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管理和维护责任制度无法落实,原有的公共设施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排、灌水功能减退或几乎丧失,灌溉输送水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水量损失大,加重了群众灌溉负担。

2.2 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农业发展方式和经营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经济效益”意识加强了,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经商或务工,留守家园的基本上是劳动力差的老人、妇女及孩子。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农民对于土地经营只耕种不管理、靠天吃饭,责任田成为“省事田”,农业灌溉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

(1)夜间灌溉无人管理。由于老弱妇幼劳动能力差,白天还能勉强支撑着灌溉,夜间灌溉无人管理,任凭水在田间地头随意流、到处跑,增大了亩均用水量。

(2)白天灌溉夜间停用。由于夜间灌溉无人管理,部分人担心造成水毁事故,就选用白天灌溉夜间停用的半天用水方式,导致了弃水退水,同时加大了输水渗漏损失量。对此,冯家山水库曾在灌区中上游总干渠和北干渠上采用节制槽蓄水的节水调度方式,即把夜间停用的水量通过调整节制闸蓄在渠槽,以节约水资源。但是,这种供水调度方式对大型灌区来说弊大于利,不仅增大了供水调度难度,还严重威胁着输水工程安全。

2.3 农业用水方式粗放

农民最讲实效,由于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下,农民不重视农业生产,多数人选择半工半农的生产生活方式,即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农忙收种时节回家务农,把种田作为一种副业来经营和管理,广种薄收,粮食生产满足于自给自足,农田基本建设空白,田间工程不配套、不管护、不维修,田地坑洼、高低不平整,浇地不打畦,农业灌溉用水方式粗放,严重浪费水量。

由于田间高低不平、无灌溉畦子,漫灌使土壤含水量接近甚至达到饱和状态,一部分水量消耗于株间无效的蒸发,另一部分水量因重力的作用,渗漏到作物根系层以下而损失。2013年春灌,冯家山水库灌区在北干渠某村组做了调查比较,将同一块田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土地平整、进行畦灌,灌水定额约120m3/亩次;另一部分大水漫灌,灌水定额高达270m3/亩次,且灌水均匀度低、灌溉效果差,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31。

2.4 不连续、小流量灌溉格局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了平衡肥沃贫瘠田地,体现公平、公正、合理,将原来成片的农田分切成“西瓜田”分配给农户耕种。各家种植规模都小,各户种植作物不尽相同,导致同一块田间可能种植几种作物。由于各种作物需水规律的差异,灌溉不能同步进行,形成了小流量、不连续、零星的间隔用水灌溉格局,造成客观上不必要的灌溉水量浪费。

为了满足小流量、多频次、间断灌溉和零星用水市场要求,冯家山水库灌区探索实施了渠槽蓄水、抬高干渠水位的灌溉新方法,即利用渠道上的节制闸在有条件的干渠内蓄水、抬高干渠水位调节供水的方法。由于小流量高水位运行时,渠水自身面积增大、渠水与渠道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水面蒸发及渠道渗漏损失随之增大,同时还加大了节制闸门调整的工作量。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工程良性循环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夺取粮食丰收的根本举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建设。建议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灌水费支出、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和水利基础设施维修维护常态化管理机制。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水管单位从水费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维修管理,村组投工投劳搞好建设和维修管护任务,发挥农民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作用,提高工程的完好率,减少输送水损失量,降低灌溉水费。

3.2 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冯家山灌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尝试建立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用水组织,探索组建由农户自愿参加、经民主选举产生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该组织在业务、技术方面接受水管单位的指导和支持,在水费征收及水价方面接受水管单位的监督,与水管单位属于供用水关系。

农民用水者协会,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农业生产,使灌溉引水工作有了组织者和管理者,实现供用水双方见面,提高了农民参与灌溉的程度,增强了农民自主管理和节水意识。协会根据所掌握的土壤墒情、作物苗情,适时安排灌溉,统一组织浇地,解决了因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而导致的灌溉水量浪费问题,保证灌溉用水的计划性和连续性;另外,还减少了水费收缴中间环节,避免了不合理负担及乱搭水费车的现象,从而降低灌溉成本。如2013年春灌,冯家山水库灌区午井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量298万m3,实灌面积1685hm2,毛灌溉定额1768m3/hm2,明显低于灌区平均水平,减轻了农民的水费负担。

3.3 改变传统用水观念,促进节水灌溉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农民群众普遍缺乏水危机感,节水意识差,大水漫灌的传统用水观念一时难以改变,认识不到灌溉目的是让农作物根系部分获得和保持必要的水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而不是让土壤全部浸泡在水中。建议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用水观念,采取节水措施,发展节水技术,促进节水灌溉。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很多,如沟灌、畦灌、喷灌、管灌、微灌等,其实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是进行田地平整,打灌溉畦子或把大畦改成小畦,改平地漫灌为沟灌畦灌,以达到适时、适量、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4 以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节水灌溉

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土地流转效益不高、价值不大,多数农民进城经商或务工时,将土地交给邻居、亲朋好友代耕代种或者闲置,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建议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依法、自愿、规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使零星耕作、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生产经营迈进,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经营水平,改变小流量、零星用水、间断灌溉为大流量、连续性、计划性用水,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减轻灌溉水费负担,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4 结语

灌溉水费负担重是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原有灌溉格局、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不合理灌溉等,加大了灌溉隐形水量。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引导和促进土地流转等对策和建议,从根本上消除灌溉隐形水量,切实减轻农民灌溉水费负担,调动农民灌溉积极性,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费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