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炭疽病de发生与防治

2014-08-15丁国祥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残体炭疽炭疽病

□丁国祥

高粱炭疽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发生的病害,1 8 5 2年高粱炭疽病在意大利首次被报道,此后,在世界各地高粱产区均有发生流行的报道,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害引起高粱产量损失的报道。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雨、高湿和温暖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和传播。在中国,高粱炭疽病在许多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四川、贵州等,在温暖多湿的地区发生更为严重,已成为南方地区高粱的重要叶部病害。

一、症状特点

炭疽病可发生于高粱各生育阶段,苗期能引起幼苗立枯病甚至死苗。该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茎秆、穗梗和籽粒。

在感病品种上,株龄5 0天以后叶片上即开始出现病斑,不同基因型品种上症状有差别。病斑常从叶尖处开始发生,较小,(2~4)m m×(1~2)m m,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红褐色,边缘依不同高粱品种呈现紫红色、桔黄色、黑紫色或褐色,后期病斑上形成小的黑色分生孢子盘。遇高温、高湿或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病斑数量增加并互相汇合成片,严重时可使叶片局部枯死。叶鞘上病斑椭圆形至长形,红色、紫色或黑色,其上形成黑色分生孢子盘。叶片和叶鞘均发病时,常造成落叶和减产。病菌还可侵染地上部茎基处,引起幼苗猝倒病和茎腐病。

二、病原特性

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为禾生刺盘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其有性态为禾生小丛壳菌。分生孢子在1 0~4 0℃的温度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 5~3 0℃。菌丝体发育适温为2 8℃,培养中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比连续光照容易产生孢子。

炭疽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多种栽培的或野生的禾谷类作物和杂草,如高粱、玉米、大麦、燕麦、小麦、苏丹草、约翰逊草及许多种杂草。但从一种寄主上获得的分离菌未必能侵染另一种寄主。炭疽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从高粱上分离的炭疽病菌存在不同生理小种。

三、发病规律

高粱炭疽病菌在病株残体、野高粱和杂草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散落在地表的病株残体中的菌丝体可存活1 8个月之久,但离开病株残体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仅能存活几天,埋在土壤中的病菌也不能长久存活。在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遇到潮湿天气,从分生孢子盘中分泌出粉红色的带有分生孢子的渗出液,分生孢子借风或雨水传播到高粱叶片上,遇水滴萌发产生芽管和附着胞,直接穿透表皮细胞或经气孔侵入叶部组织。田间苗期即可发病,至孕穗期病情急剧发展,叶片上病斑大量出现,后期侵染穗梗和穗颈。

阴天、高湿或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尤其在籽粒灌浆期最易感病。在高湿和多雨多露的天气条件下,病斑上易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2 2℃下约经1 4小时分生孢子即可成熟。在适宜的温度下,高湿、重露或连续降小雨的气候发病重;而暴风雨可能会冲刷掉病菌的分生孢子,甚至破坏子实体,可减轻发病。

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是影响病害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对叶斑与茎腐的抗性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多数品种对叶斑型表现感病,仅有非洲血缘的品系表现出部分抗病性。

四、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品种 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是当前控制高粱炭疽病的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种、推广抗病品种。筛选抗病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关键手段。

2.农业措施防治

(1)减少菌源 建立无病留种田,降低种子带菌率。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出,集中处理。高粱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及时深翻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种群数量,是减少初侵染菌源的有效措施。

(2)改进栽培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注意通风排水,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可明显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防止种植过密,与矮秆作物间作套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重病地块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可以有效减轻炭疽病为害。

3.药剂处理种子 播种前,若采用5 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 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种子带菌传播的炭疽病。也可用强氯精浸种杀菌。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咪鲜胺、施保功或炭疽福美、爱苗喷雾防治,1周后再喷1次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残体炭疽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外源氮持续输入对相应氮梯度下碱蓬残体分解及硫养分释放的影响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