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
2014-08-15于铭松
于铭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的传承,也是当下时代与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它既有文化传承的一面,也有现实生成的一面,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离开文化传承,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血脉和底蕴;离开对现实社会的关切,核心价值观就会丧失基础和活力。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讲清文化传承,又要讲清现实关切,这样才会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它,更深刻地把它融入我们的血脉、精神,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一、解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两个维度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应秉持的基本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着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基本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通俗地讲,基本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也就是埋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社会行为准则”。这种“社会行为准则”是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经过长年积淀,因润滑社会关系而成为“纲常”,成为一种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虽然历经社会形态的变迁,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表达,其核心的精神传承至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同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于对当下时代与社会的关切,具有了时代的意义。
(一)爱国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1]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传统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爱国的观念和爱国思想。《战国策·西周策》说:“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也有“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记载。中华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族血亲基础上的。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家族是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就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到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深层。由对祖宗父母的孝,扩展到对家族乡里的敬,再扩展到对国家社稷和君主的忠,这便形成了中国人的“国”、“家”一体观念,这是爱国主义产生的深厚文化渊源。这种爱国情,发端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亲人的眷恋,也萌生于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钟爱和依恋。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爱国主要表现为人们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建国初期,身在美国的钱学森,不顾美国政府阻挠和迫害,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王进喜,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以他们为代表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用知识和汗水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爱国还表现在海外中华儿女参与祖国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上。海外中华儿女具有强烈爱国情感。30多年前,国门初开、百废待兴,急需吸引外资。在这一历史性转变时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凭借同文同种和地理上的优势,满怀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之情,率先投资内地。“三来一补”、“筑巢引凤”、“外引内联”、“借船出海”等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都是在合作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推动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作用,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二)敬业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敬业”一词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孔子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朱熹更是将“敬业”定义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敬业指一种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一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这两条的有机结合,即为敬业。马克斯·韦伯曾多次描绘了清教徒为了获得救赎而忘我工作的情景,进而分析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儒家伦理影响的国人虽然不是清教徒,但在敬业方面毫不逊色。在国人的观念中,工作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体现了尊严和价值,只有勤奋地工作,才能挣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才能实现人的价值,因此很少把时间花在玩乐、消闲和工作无关的活动上。有西方学者面对东亚经济奇迹以感性的笔调写道:“这些以往被欧洲人嘲笑为‘蚂蚁’的人们现在看起来却比西方人更善于组织协调。他们像新式电子通路一样串联、组合、沟通……。是什么力量将这些国家从沉睡的亚洲中突然唤醒?谁给予他们‘普罗米修士之火’或‘浮士德的野心’,来主宰他们的环境?”[2]这一描述,是不是非常符合当下中国人勤奋的状态?所以,只要减少干预,有宽松的政策,稳定的环境,以国人的敬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成问题。
(三)诚信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谓“五常”,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称作做人的五种常道或常规。可见古人把“诚信”看得非常重要。诚信是做人的准则。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立国之本。《左传》记载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魏征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论语·颜回》当中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事,孔子也讲到了“信”的重要。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诚信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准则。福山认为,东方与西方在诚信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西方的诚信多靠法律规则、制度和宗教信仰,而东方则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过去,晋商的钱庄,徽商的跨地域经营,宁波、潮州诸商帮扬帆四海的业绩,与他们的诚信有关。当前,我国在个人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了问题。诚信的缺失不仅搅乱了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加大了社会的运转成本,造成了国家形象的缺损和公信力的下降,而且也使一些诚实守信者改变初衷,失贞、丢节,乃至同流合污。要最终化解这场社会诚信危机,必须先解决政务诚信的问题。诚信是政府公信力之源,这是因为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决定了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企业诚信就难以做到,个人诚信就更无从谈起。无论是守夜者还是干预者,政府都应该是诚信责任政府,而诚信责任政府的建立有赖于官员的诚信
(四)友善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国传统道德在待人上,一向以宽厚友善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推己及人,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秉承宽厚友善的美德,国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为原则,在互助中达到人伦的和谐和人格的实现;秉承宽厚友善的美德,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崇实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能够和睦相处,形成连绵不绝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活力。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经历了文革的破坏,传统文化的根脉断了,基本伦理道德受到冲击,冷漠解构了友善,提防和质疑成为人与人的基本关系;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大大增强,但其代价是中国从一个邻里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伦理的缺失,使人际交往干燥化、戾气化。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盗车杀婴案、北京摔死婴儿案;厦门、成都、杭州、广州、长沙等地公共汽车纵火案,一次次攻破底线,我们的社会的确需要修复。法律可以审判他们,却不能医治“互害型”社会的心病。假如公民没有正向价值观,不仅会危害自己,而且会危害社会。因此,将友善作为公民基本的价值秉持,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让人们学会善待他人。
二、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两个维度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关系下,价值观会有不同的内容,但是贯穿其中的是它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表达,其核心的精神传承至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核,是当代中国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最重要的准则,是决定社会成员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核心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适性的特点。因应当下时代与社会的关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一)富强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国文化有均富的传统。《尚书》中载有“裕民”、“惠民”,管子明确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荀子在综合了法家的富国论与孔孟富民论的基础上,对“富强”下了一个定义:“上下俱富。”(荀子.富民篇)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是单一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上下俱富只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生产与分配发生矛盾,统治者往往不是采取措施积极发展生产,而是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以缓解社会供求矛盾。晏婴说:“权有无,均贫富。”孔子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这种价值观对减轻剥削、防止兼并、消除贫富悬殊差异、促进社会稳定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往往扼杀竞争,牺牲效率,这对于社会的进步是不利的。这种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发展而不绝,到今天仍然有其影响力,我们的改革就要考虑这些传统。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明确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目标;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要努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制度设计的问题,特别是公共政策对垄断性行业的倾斜,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益法律化,部分阶层凭借行业性垄断占有优越的资源,获得较高的收入,加大了贫富差距。目前,大陆还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从2003年开始就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还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客观上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到达危险的边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民的福祉、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应当在实践中加以修正。
(二)民主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林休于成汤”。意为“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生发出民主的思想,更多的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等民本主义思想。这种民本思想,显然是为民作主,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在本质内涵上,民本是一个道德概念,它所表征的是一种道德诉求,而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所表征的是一种政治诉求;在主体上,民本以君为主体,民主以人民为主体;在价值目标上,民本的出发点是以优化君主专制为宗旨,解决国家政权的稳定和长治久安问题,而民主是以否定专制制度为使命,并通过对领导人、政府权力的制约,防止社会政治权力被少数人所滥用,从而达到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目的。可见,民本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中国老百姓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民权”,至多也就是民本思想下的开明专制罢了。民本理论虽然还不是一种民主理论,但它肯定国家社会民为本,就是肯定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肯定了人民的自主权利。在当代中国,民本思想可以发展出民主政治,从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思想基础。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开始把民主理解为人民的统治,孙中山民权思想是其代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认为,民主首先表现为国家形态,同时也在体制、原则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体现。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和基本制度,其特点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因此,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的本质特征。列宁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在借鉴中外民主思想和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求,我们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和尊重人权等各方面,其特色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文明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周易》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到清代李渔“辟草昧而致文明”,将“文明”与“不开化”相对,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概念,即代表着进步和乐观、具有未来取向的概念。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特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将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社会主义不仅应当具有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应当具有先进的文化,进步的制度文化;更加注重追求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和谐;更加追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应然与实然还是有距离的,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存在许多令人匪夷所思不文明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否认文明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表达的是一种理想,而理想是一种参照体系,不见得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完全实现,不可避免地和实践有距离,只要历史地看问题,中国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令人瞩目,值得肯定。当然,面对着中国的崛起,看到崛起的中国存在的发展中的问题,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我们的海内外同胞,不少人担忧中国的崛起是否文明的崛起。龙应台女士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演讲《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就流露出这种担忧。她在演讲中说:我很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来崛起的。如何衡量文明?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一个国家文明到哪里,我看这个国家怎么对待外来移民,怎么对待你的弱势与少数,你怎么包容意见不同的异议分子。……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当它文明的力量柔韧长远的时候,它对整个人类的和平都会有关键的贡献。请龙女士放心,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国,一定会文明地崛起。
(四)和谐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之“和”为最高境界。《易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谓“太和”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和谐。它包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矛盾和差别,是整体和动态的和谐。
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包括君臣、父子、夫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而达至“人和”的境界。
不仅如此,这种整体和动态的和谐蕴含了“和而不同”的真谛。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它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这都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的和,不是不承认矛盾,不承认差别,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和差别为前提的,即“和而不同”。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显然,孔子所主张的“和”是有条件的,先承认差异,然后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作为一种核心价值,“和而不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和待人处事的博大胸怀,由此所培育的政教伦理与道德情性品格,成为了古代哲学形而上理论的支柱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社会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基点是社会内部关系比如党派、民族、宗教、阶层的和谐。在处理这些关系时,要求大同存小异,保持这些关系的和谐。当前,中国社会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需要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兼顾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在处理这些关系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减少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和紧张情势,把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局面。
(五)自由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自由多指精神的自足,所以往往看轻外面的拘束力量,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避世隐遁的生活——逃避外力的压迫,如陶渊明诗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种逍遥游——行动自由、变化自由。如庄子所说,“游”或“消遥”,都是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游和消遥的主体是心。“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乘物而游心”。(《人间世》)“游心”就是心之游,即思想遨游。庄子说,列子御风而行,还是“有待”,“有待”即是对客观条件有所依赖,还不是真自由。“无待”则是脱离一切制约的精神自由,最高的生活是无待于外。这里,自由是看轻外界的压迫,实现自己的精神自足和解脱,这与西方自由主义表达的不受外界压迫、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的含义不同。严复在翻译穆勒的《论自由》一书时,苦心孤诣地将书名翻成《群己权界论》,为中国带来了自由的经典含义是:“人生而自由,他可以做任何他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界限。”近代,自由概念开始被有意识地运用到政治领域,出现了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观念,如梁启超提出:“人人于法律内享有自由,法律之下人人平等。”[4]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旧约全书.利未记》中已有“向普天之下所有的人宣告自由”之语。在资本主义早期,自由思想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神权,旨在解决人权与神权的矛盾,以自然权利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与人类解放联系起来,不仅将其作为个人发展的尺度,而且将其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共产主义就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在共产主义这一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可见,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基本内涵。自由是基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享有自由的主体,他们不仅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政治自由,而且还享有契约、交换、择业、迁徙、婚姻、教育、宗教信仰等社会自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实现这些自由的根本保证。自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对于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实现民主和人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的解放,具有至高和终极的定向作用。
(六)平等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平等。但这里的平等,是按照礼制所规定的等级制基础上的平等,荀子为礼制等级作了规定,“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原悫之民完衣食”(《荀子.政论篇》)。因此,这是有等级的平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墨子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贤》)“兼即仁矣,义矣。”(《墨子·兼爱下》)他以兼爱思想向上述的等级制度发出了挑战,其“兼爱”、“非攻”等思想的根本精神在于平等。墨子式的“兼爱”平等思想所体现的既是一个历史上的中国难题,也是一个现实中的中国难题。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社会,何言平等?在礼教和宗法、国家和家族机器的强力压制和束缚下,如何实现平等?为打破专制社会的不平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打着“均贫富,等贵贱”旗帜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不胜枚举,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乌托邦。
从现实社会需要的维度看,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人际关系的平等,也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社会关系的平等,也就是法律(权利义务)上的平等。平等是现代世界三大价值观——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基础。没有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就没有个人的独立性;没有个人的独立性,就没有个人权利可言。在当代中国,平等一体现在由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平等,二体现在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形式平等,三体现在再分配中的补偿原则,加大社会保障力度,逐步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有机统一。当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正确处理好平等和效率的关系,既能促使人们勤奋敬业,又能通过社会保障,给予弱势群体以基本、体面的生活,以保障起点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目前,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起点、机会的不平等导致的社会结构固化。高收入的垄断行业,老百姓将之归纳为:金(金融)、银(银行)、财(财政)、保(保险),两电(电信和电力)、一草(烟草)。“萝卜招聘”、近亲繁殖,使得其它人很难进入这个行业,社会结构走向固化。这些排斥平等竞争现象,使得社会阶级、阶层和众多的利益群体的关系难以协调,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当务之急,我们的制度建设要创造起点、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均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持续稳定、经济的长期发展,造就一个更守法、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尊重合法财产的民族。
(七)公正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公正的思想。《易经》“元、亨、利、贞”中的“贞”即“正”,后来《易传·文言》中将其概括为“刚健中正”,在《易经·无妄》中阐发天道不妄,守持中正。儒家的“公正”理念一是指一种社会价值理想和目标,《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阐发遵循天道来求得天下人间社会畅行公正和公道即“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望;二是指通过礼制的等差形成“各得其分、各得其所、各随其愿”的秩序与和谐的状态;三是指政治原则,是君王的执政理念和为政之要。《尚书·洪范》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就是在讲这个政治原则。“政者,正也”,是治国之道,不仅要求领导者要“正身”作表率,还有使法令、政策的制定公平以体现天道公正之意。当然,中国传统的公正观渊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淳朴的民风,生成于宗法等级结构的小农自然经济社会,它的价值标准和指向是维护“礼”制的专制主义统治,这与西方近代的契约论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观显然有实质的差异。除却皇权专制的阴影,中国传统的公正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个包括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等在内的思想体系。[7]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维持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基本要求。亚理士多德提出,对于同等者予以同等对待,不同等者不同等对待,即是公义。在西方政治哲学中,公平与正义是基本的价值之一,公义原则被视为社会组织的第一原则。公义原则基本上表示道德的普遍性、平等性和无私性,因此,公义几近乎道德的本义;而当一个社会不公义或一个人受到不公义的对待时,这个社会就是不道德的社会,必须加以改正。因此,维持公义是民主社会的责任,公义不张,民主就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公的问题。比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为解决其他社会不公问题积累了宝贵的制度经验。当然,也存在社会不公问题。究其原因,是改革自觉不自觉地偏离、甚至违背了大多数人所能接受或认可的关于社会公正的标准,因而改革本身的深化也难免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腐败和社会不公日益积累和日益恶化的过程。例如,寻租现象的泛滥,是基于官僚特权的存在;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改革的收益分配和代价分担是否相称的角度来分析,存在于中国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不公,主要表现在二元结构框架内的城乡关系和官民关系。特别是官民之间在收益所得和改革代价承担上的不公正已经引起公愤。在改革中收益最大的官员及其家族成员,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风险最小;而收益最小的普通百姓却不得不付出最大的代价、承担最大的风险。
(八)法治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命有司,修法制”(《礼记》),“抱法处势(权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子·难势》)的思想。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教”,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萌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重法一面还表现在,强调“得刑以治”,治国不能没有法度,治国、治天下“不可须臾忘法”,必须“以法相治,以术相举”,“圣君任法而不任人”,“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当然,他们认为,法制之立、之行,有待于圣君贤相,其法之实质在于律民,而不在于规定政治统治形式和确立政治运行的原则和制度,法的保障是术和势。事实上任何高喊法治的统治者都不希望用法律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未曾将国家政治的运行纳入规范的程序中去。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自身独有的特质:威权型的政治文化。表现在重人治而不重法治、重治术而不重制度,整个政治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权力集中成为了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思维模式,也构成了政治运行的基本准则。在这样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面临“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就法治而言,“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导问题[8]。
从现实社会关切的维度看,目前我国国家治理的最大缺陷在于制度以及制度体系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制度或者制度体系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治理成本,降低了国家治理能力,严重削弱了国家治理的效果,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障碍。维护法治尊严是社会主义基本的要求。有人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真正的秘密在于法治精神和法治背后的制度。美国制度被诩为“一种由天才们设计,使蠢才们可以运作的体系”。法治对于社会主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在制度,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9]如何进行制度设计?照搬西方行不行?中国的制度设计一定要考虑我们的文化传统,否则,可能水土不服。十八大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表明了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一个是积极,一个是稳妥。同时又划定了底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当然,仅有制度还不够,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法治精神,形成对法治的敬畏。对法治没有敬畏的社会将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1]梁启超.新民说[M].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6-7.
[2]黄国立.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M].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8:4.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2.
[4]梁启超.国民浅训[M].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之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7]邵龙宝.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儒学公正思想及其现代转化[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13(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2.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