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与群众路线——兼谈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2014-08-15马利民
马利民
(陕西省林业厅,陕西 西安 710082)
陕西省现有森林面积853.3万hm2,其中,集体林面积587.9万hm2,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68.9%。2013年以来,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呈现出火灾多,人员伤亡重,火源管理难的特点,这方面的情况已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做好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它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谁”,就是一切为了群众。要求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它最本质的问题是“依靠谁”,就是一切依靠群众。它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给资源安全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也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就是最重要、最具体的群众工作,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就是最直接、最具体地保护群众利益。同时,森林防火工作由于在火源管理方面的艰巨性、复杂性,点多、线长、面广,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深度参与。可以说,人民群众既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参与者。因此,践行群众路线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必由之路。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分3片召集100多名农民群众进行座谈,听真话、听实话、听管用的话,面对面地征询意见,问计于民,深感民力之伟大。按照“12个字”要求,认真聚焦“四风”问题,查找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的差距,面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深知责任之重大。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2 从2013年森林防火情况看践行群众路线的差距
2013年以来,陕西省遭遇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森林火灾多发频发,迄今为止,共发生森林火灾179起,是近十年来同期平均值的2.8倍,造成15名扑火人员死亡,为多年来罕见。
2013年火灾多发并造成较重人员伤亡,虽有气象条件不利的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讲,主要是3个原因,一是火源管理不严,在所有查明原因的火灾中95%以上都是人为违规用火所致,在时空规律上,基本都发生在春秋两季农耕时节,农民耕作时焚烧秸秆或杂草,始于农田,成灾于林内。二是应急处置不当。首先是专业力量不足。陕西省只有27支专业森林消防队,大部分县(区)都没建立专业队,发生火灾后,在初发火阶段,一般都是按照“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由当地农民自发先期处置火情,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目前农村留守人员主要以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均属于禁止参加扑火的人员。这些人员参加扑火造成伤亡的可能性就大幅度增加了。三是灾后救济不到位。集体林权改革到户以后,森林与农民的利益直接挂钩,森林一旦着火,农民出于保护自己财产的本能,很容易出现仓促上阵,盲目处置的现象,这也是伤亡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专业技术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还存在着群众工作不到位、公众服务管理跟不上,研究解决深层次矛盾力度不够的问题。
3 用群众观点研究解决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
3.1 依靠群众,严管野外火源
力争实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林区群众依靠自觉自愿杜绝违规用火行为。二是凭借自身技能,基本掌握火灾处置的一般要求,避免盲目打火造成人员伤亡。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区域在农村,野外火源管理的重点人群是农民。
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时空分布跨度大的特点,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律,真正管死堪比登天。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县乡两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责任措施不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解决。经常是上边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今天开会,明天检查,下边鸦雀无声,无动于衷,责任措施最终没有落到山头地块和千家万户身上。所以如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增强群众的自觉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是集体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认真解决的大问题。要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普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落实森林防火的基本要求,充分地调动林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通过责任制的方式,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于低智人、未成年人还应制订具体的监管措施。
3.2 服务群众,切实履行政府的管理职责
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行了。一家一户的产权所有制度与护林防火需要统一管理、公共服务的矛盾凸显。从经济学原理看,森林管护、火灾预防、火灾扑救都不可能靠单家独户完成,因为这样做的话,一不经济,二不可能。
森林防火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如何履行这项职责需要与时俱进。按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完全扛到政府的肩上也不可能,但政府又不能袖手旁观。解决的出路就是把这些工作纳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范畴,由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承担、公共埋单。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火灾的预防具有复杂性。森林火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是受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火灾预警预报,只能大概描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至于何时发生、何地发生是无法事先具体预测的。二是火灾扑救具有高度危险性。火灾的发生、发展趋势受风速、风向、自然地貌、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燃烧的方向、推进的速度在可控性、可知性上都很低,因此森林火灾的处置在世界范围内至今都是个难题。在火灾处置时,只能最大限度地在灭火和保护人身安全之间找一个相对的平衡点,盲目蛮干不行,消极不作为也不行。那就是尽量以零伤亡、少伤亡来换取利益最大化。所有这些只有依靠专业力量才有可能做到。所以走专业化的路子应是森林防火未来的方向。
(1)管理专业化,要建立健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能,做好应急值守工作。
(2)指挥专业化,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健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指挥员制度,解决瞎指挥、乱指挥的问题。专职指挥员主要负责扑火救火一线的指挥、专业知识的培训、协调联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3)扑火专业化,具体办法就是组建县、乡两级专业、半专业护林消防队。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建议由县政府应急办牵头整合各方面力量组建综合性的应急队伍,统一承担防火、防汛、矿难营救等各项应急任务。
(4)管护专业化。要全面建立全省集体林区的村级专职护林员制度,落实护林员职责,做好基础性的管护工作,在政府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尽可能做到少着火。护林员工资可从有关林业工程和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中落实。
3.3 立足农村实际,大胆进行管理创新
森林防火,火源管理是关键,也是难点。多年来,基本遵循着“严管重罚”的理念。实践说明,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今年以来频繁出现的人员伤亡事故告诉我们,到了应该认真反思火源管理理念的时候了。从治火,不由得想起治水。治水之道,疏堵结合。当然,治火的难度更大,前已述及。但道理都有相通之处,也应采取疏堵结合之策。
疏法之一:探索农田秸秆和其他可燃物集中清理和集中燃烧工作,近几年延安市等地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做法是在农耕之前,选择适宜的天气,有计划、有审批、有管理、有预案地进行可燃物的集中烧除,主动地消除潜在的火患威胁。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这方面的经验。
疏法之二:地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组织科研力量联合攻关,研究开发适用、可推广的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做到变废为宝。
疏法之三:引导教育林区群众改变传统耕作习惯,尽可能做到不烧或少烧。这也是治污减霾的要求。
疏法之四:推进集体林区经营方式的变革,通过市场运作加行政引导的方式,加速林地向大户流转,实行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专业化管理。
疏法之五:引导群众逐步改变传统的丧葬习惯和祭奠方式。民政部门应力推农村的公墓化管理,解决到处埋坟的问题。同时,要配套进行祭奠方式改革,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改烧纸、燃放鞭炮为献花、栽纪念树、挂纸等。
疏法之六:在集体林区全面推行森林保险制度,尽最大可能降低农民因火灾造成的损失,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避免盲目扑救和不必要的伤亡。
做好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特别是在分林到户的大前提下,新情况、新问题可能还会不断产生。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好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