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前沿外科手术队组建模式研究*

2014-08-15彭海文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野战卫勤我军

朱 霞,秦 超,江 雷,彭海文

我军前沿外科手术队是一支小型化的、具备快速机动能力和独立手术能力的综合性机动卫勤力量,功能定位于弥补一线手术力量的不足,对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救治才能挽救生命或平稳后送的伤病员进行手术治疗,降低阵亡率和伤死率;手术种类为紧急救命手术和损伤控制性手术,而非确定性手术。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展开分类处置组、手术组、术后观察组3个小组,最小人员编制23人[1]。战时主要加强给旅、团救护所,根据需要可以加强给师救护所和野战医院;非战争军事行动时根据需要配置在事发现场,一般与现场急救医疗队同时展开,并接受现场指挥部的指挥。加强前沿外科手术队力量建设是提高机动卫勤力量应急保障能力的需要,如何组建适合我军特点的前沿外科手术队,健全我军机动卫勤力量类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所提出的四种组建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它们本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存在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组建模式的选择。

1 SWOT分析法的概念

SWOT分析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中使用最广泛、最持久的分析工具[2]。该方法将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综合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即优势和劣势因素)和外部因素(即机会和威胁因素)。进行SWOT分析就是要在分析一个组织体系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外部所处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优势、挖掘机会和克服劣势,制定符合组织未来发展的战略。

2 研究现状

机动卫勤力量是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部队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同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如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医学救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确定了前沿外科手术队的组建模式,分别是新建、野战医疗队基础上改建、野战医疗所抽组。现有专科手术队的整合,就有关的三支卫勤力量而言,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人员较多,装备体积较大,不利于快速机动、远距离投放和迅速展开,待其到达指定地域展开之后,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专科手术队编制人数少,专科性强,没有相应的装备,不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必须依托于救治机构展开手术。按照我军战争军事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现实需求和“时效救治”、“分级救治”理论的具体要求,我军前沿外科手术队应当是一支具备快速机动能力和独立手术能力的综合性手术力量,它并不是对现行战场卫勤保障体制的增加,而是代表一种变化,这个概念支持了战场卫勤保障的多功能性、可扩展性和移动性,以提供实时实地的保障[3]。前沿外科手术队既不同于上述三支力量,又可以与现有卫勤力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有效地提升平战时卫勤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3 组建模式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对现行战伤救治组织体制影响不大 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大批量伤员,伤员的救治需求与可以提供的医疗救治能力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鉴于我军医疗后送体制和医疗后送能力,加强前沿外科手术力量的建设和使用,对于强化“时效救治”理念,提升救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野战医疗队基础上改建的模式,从机动卫勤力量整体建设的变化上看,对现行战伤救治组织体制影响不会太大。

3.1.2 可以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前沿外科手术队建设的资金占用量大,建设运营时间较长,军队采用野战医疗队改建、野战医疗所抽组和专科手术队整合方式进行建设,可以节约建设所需资金和时间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效能效益原则,解决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问题,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资源,减少保障机构与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分散使用。

3.1.3 可以节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力和物力 我军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编组是以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暂行规定》为依据,根据医院的任务、特点和人力、物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组建的。目前,根据我军医院实际情况和可能担负的任务组建了机动卫勤分队,骨干装备和基本物资的配备已经到位,采用改建、抽组和整合方式进行建设,人员、药品和物资装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使用,从而大大节省人员、装备物资的投入,加强装备的快速机动和实现保障资源共享。

3.1.4 可以提高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效率我军机动卫勤力量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卫勤训练已基本形成了以实战需要为起点,注重勤务、技术和装备的有机结合,训练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科学的考核和评估机制[4]。采用改建、抽组和整合方式,可以借鉴和利用先前分队建设的先进技术和评估方法,提高建设速度和效率,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保证前沿外科手术队建设顺利完成。

3.2 劣势分析

3.2.1 卫勤分队预编的卫生技术干部数量不足,抽组难以满员 由于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的数量减少,严重影响了野战医疗所(队)等卫勤分队的正常编制,而目前对非现役文职人员的使用编配还没有明确的条令规定,导致有些卫勤分队预编的卫生技术干部数量明显不足,抽组难以满员。有些医院机动分队人员的年龄梯次搭配不合理,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适当,影响了卫勤训练的正常展开。因此,如果以新建或野战医疗所抽组的方式组建前沿外科手术队,在人员调整和合理安排上不符合现实情况。

3.2.2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时间和经费,存在的风险相对比较大 以新建模式的建设项目的参与方较多,需要大量部门参与;由于各参与方都会以各自的利益为重,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就使得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所难免,进而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完工可能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当前,部队的伴随保障卫勤手术力量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部队的伴随保障卫勤手术力量也存在人员缺编、装备简陋、训练不足等问题。所以运用新建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装备物资的重新配置建设项目的资金占用量也大,建设周期长,存在的风险相对比较大。

3.3 机遇分析

3.3.1 机动卫勤力量建设的实践和理论,为其提供了先进经验 我军机动卫勤力量经过10余年的发展建设,经受了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类演习的实践检验,为前沿外科手术队的抽组模式、分队建设和训练考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和保障实践,为我军前沿外科手术队的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

3.3.2 相应的人员和技术水平,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军队医院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基本可以完成规定的救治任务,抽组人员经过短期训练,即可独立展开工作。前沿外科手术队是个全新的机动卫勤力量,但是以当前我军卫勤分队建设的条件,以野战医疗所抽组或野战医疗队改建模式建立数支更加灵活、更加便于机动和组合的前沿外科手术队,开展平战训练和考核,制定相应的人员和装备模块化编配方案,可满足迅速抽组形成保障力的需要,使团以前的救治机构的手术力量得以加强。

3.3.3 现有的卫生装备,为前沿外科手术队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前沿外科手术队所需通用及专业设备如野战手术车、手术器械包等通用装备和各类心脏起搏器、便携式心电图机、多功能B超仪等。无论是野战医疗所抽组或野战医疗队改建都可以从我军现役装备中通过筛选、组合进行装备。同时前沿外科手术队的装备建设还应着眼于其功能需求,着力提高远距离投送能力和完全机动能力。

3.4 挑战分析

3.4.1 国家安全形势给应急保障提出新的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安全环境总体保持稳定,但是也面临诸多复杂情况和严峻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这给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5]。

3.4.2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应急保障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正逐步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作战规模以及作战时间、空间的深刻变化,要求前沿外科手术队建设必须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构建一体化组织指挥和全过程保障模式,使之成为能够快速机动、有效支援的精锐力量。

3.4.3 重大突发事件给应急保障带来的新任务 从几年来历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来看,机动卫勤分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沿外科手术队作为机动卫勤力量的一线救治力量,必须自觉强化“战斗队”的意识,充分做好卫勤保障准备工作,提高整合保障能力。

4 讨 论

本研究结合现实情况,在我军现有的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实际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组建方案,从SWOT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四种组建方案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新建方案所需建设时限最长,灵活性和可靠性也比较差,而且成本较高,对现行体制影响较大;专科手术队合并的模式灵活性和可靠性比较好,但是建设成本也相对较高,对现行体制会有所影响。综合相比之下,野战医疗队基础上改建和野战医疗所抽组的模式比较接近我军的实际,但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以后,中心医院的编制难以全员全装抽组野战医疗所,战备训练对医疗工作影响很大,因此野战医疗所抽组的方案在人员和物资装备上所带来的负荷难以克服,综合比较来看野战医疗队基础上改建的整体优势大于医疗所抽组。紧密结合我军现阶段部队卫勤编制体制深入改革的现状,一方面符合我军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符合军队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在不大量增加编制情况下,此方案可行性较强,实施起来也更加容易和合理。因此,从全军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发展的宏观布局和整体大局出发,笔者认为以野战医疗队为基础进行改建的方案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江 雷.前沿外科手术队仿真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72.

[2]陈英梅,尹少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

[3]秦 超,李堂林,苏军平,等.从震灾医疗救援论军队前沿手术力量的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1):1022-1023.

[4]尹宗江,霍仲厚.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M].第2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72.

[5]秦银河.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在“卫勤使命——2009”演习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8):Ⅰ-Ⅲ.

猜你喜欢

野战卫勤我军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
关于“西北野战兵团”称谓的考证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