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2014-08-15吴玲玲陈国敏许会彬王化芬田玉静杨丰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葡聚糖真菌阳性率

吴玲玲,陈国敏,许会彬,王化芬,田玉静,杨丰梅,沈 雨

(1-3)-β-D葡聚糖是由D-葡聚糖合成的细胞壁多聚糖,占真菌细胞壁成分的50%以上[1]。研究表明,除结合菌外,所有真菌的细胞壁均含有(1-3)-β-D葡聚糖,而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这种成分,因此在机体的体液或血液中检测(1-3)-β-D葡聚糖水平可以作为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依据[2]。本研究对98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以期对临床抗真菌感染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2年01月—2013年01月笔者所在医院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98例,同时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痰培养。

1.2 仪器与试剂 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GKT-1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T02智能恒温仪以及冰浴槽均购自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公司,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及麦康凯琼脂平板均购自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 ①血浆制备:无菌操作,用专用无热源真空采血管取静脉血4 ml轻轻混匀,3000 r/min离心1 min获得富含血小板血浆;②样品处理:取上述富含血小板血浆0.1 ml,加入样品处理液中,摇匀后插入恒温加热区中进行70℃干热10 min,取出后立刻放入冰浴槽中3 min冷却至30℃ 以下,即为待测血浆样品;③样品测定:取待测血浆样品0.2 ml加入反应主剂中,轻轻混匀,待完全溶解后,全部移液至平底试管中,立刻插入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检测,反应结束后仪器自动计算结果。

1.3.2 真菌培养 采用传统固体平板培养法。

1.3.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进行分析。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对98例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51例标本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2.04%。同时对患者行痰培养,培养出真菌标本32例,阳性率为32.65%。其中,28例标本的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另有4例标本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阴性而真菌培养阳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痰培养法(P<0.05)。

2.2 痰培养阳性组与痰培养阴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 28例痰培养阳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49.44±30.22) pg/ml,70 例痰培养阴性组含量为(119.55±15.11)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最常用的真菌检测方法是真菌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鉴定。但真菌涂片镜检人工操作误差大,易漏检;而真菌培养鉴定虽可靠性强,可作为临床真菌感染的诊断依据,但所需时间长,延误了最佳诊疗时机。因此急需一种诊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快速敏感的方法,以便及早用药及时治疗。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当人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时,真菌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使其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含量升高。有文献报道通过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发现其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指导作用[3]。李波等[4]发现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对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真菌培养法。

本文结果表明98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2.04%,明显高于痰培养阳性率(32.65%)。痰培养阳性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为(249.44±30.22)pg/ml明显高于痰培养阴性组的(119.55±15.11)pg/ml。本文中尚有4例标本痰真菌培养阳性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阴性,原因可能为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即浅部真菌感染。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取材方便,获得结果时间短,因此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能迅速提示有无深部真菌感染。但是有些干扰因素如抗肿瘤药物及磺胺类药物等的使用,手术中使用的纱布和血液透析中的某些类型纤维素膜等均可导致该检测出现假阳性。因此,对于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的患者也要结合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综合诊断。

总之,通过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辅助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简便快捷,可作为检测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1]Miyazaki T,Kohno S, Mitsutake K, et al.Plasma(1-3)-β-D glucan and fungal antigenemia in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aspergillosis, and cryptococcosis[J].J Clin Microbiol, 1995,33(12):3115-3118.

[2]Karageorgopoulos DE, Vouloumanou EK, Ntziora F, et al.Beta-D-glucan 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a meta-analysis[J].Clin Infect Dis, 2011,52(6):750-770.

[3]Einsele H,Loeffler J.Contribution of new diagnostic approaches to antifungal treatment plans in high-risk haematology patients[J].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8,14(Suppl 4):37-45.

[4]李 波.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儿童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研究[J]. 四川医学, 2011,32(4):475-476.

猜你喜欢

葡聚糖真菌阳性率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真菌造房子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β-葡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小麦麸皮中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研究
高效降解纤维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