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诚信立业 追求卓越

2014-08-15倪雪刚

杭州化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企业

倪雪刚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萧山 311247)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荣盛”或“集团”)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创始于1989年。集团以8台有梭织机及租用的6间平房起家,经过20多年的潜心经营,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的织布向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跨越。目前,集团已形成一条以石化、聚酯、纺丝、加弹为主业,以煤化工、房地产、物流、创投等为辅业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集团以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拥有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荣盛石化,股票代码:002493)、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宁波联合,股票代码:600051)、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天原集团,股票代码:002386)等三家上市公司,上市产业涉及石化、房产和煤化工三大领域。

集团拥有总资产450亿元,为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百强企业,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13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

历经20年风雨,荣盛依靠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铸就了“诚信”、“质量”、“创新”、“责任”四块“基石”,这四块基石相互支持、相互依托,为荣盛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

1 奉行诚信立业

创业伊始,集团便以“诚信立业,追求卓越”为经营理念,坚持狠抓内部管理。多年来,集团始终把“诚信”二字视为企业的立身之本,不断追求客户的信赖,并调整自身发展步伐,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1.1 建设企业信用体系

在创业之初,荣盛便以“说话算数”赢得了各相关方的肯定,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在相关方交往中引起共鸣和互动,成为长期合作的基石。

近年来,荣盛的信用建设又上了新的台阶,建立起了一套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对供应商、对政府、对社会都有一套严谨的信用管理制度。在供方方面,通过与各关键供方建立长期共赢的友好合作,荣盛构建产业供应链的思路逐渐清晰,相应条件得以满足,能力得以匹配,相关企业的利益和关系链条日益紧密;在客户方面,荣盛强调在高度信赖基础上的合作双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满足质量要求、价格透明合理的化纤产品以及配套优质服务;在员工方面,荣盛始终视“员工是企业财富”为金玉良言,在金融危机面前,坚持“三不”原则(不裁员、不降薪、不停产),与员工真诚相伴,共度难关;在社会方面,荣盛一直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崇高的使命看待。

1.2 树立行业“诚信“典范

多年来,荣盛多次被评为 “重合同守信用单位”、“AAA 级信用企业”、“信贷诚信企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等,还被多家金融机构授予“黄金客户”荣誉称号。2008年,浙江省首个企业信用研究基地落户集团,“诚信”已成为荣盛品牌的一项重要内涵。信用体系的打造不仅树立起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2 追求卓越品质

质量是品牌价值的基石,荣盛始终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2013年,荣盛提出要牢固树立“大质量”的理念,这个“质量”不仅仅是指产品质量,还包括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并涉及到每一位员工。

2.1 提高人才质量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用人上,荣盛坚持“一边从外引进,一边内部培养,内外结合,共同促进”的方针。从创业一开始,集团便注重人才的引进,现在职的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占管理技术人员的80%以上,并陆续从台湾等地引进多名技术和管理人才,组成了强有力的研发和管理精英团队。同时,企业非常重视在职员工的培养,每年给广大员工多次竞争上岗的机会,从内部员工中选拔出优秀者充实到相应的管理、技术岗位上,而对各个部门、各个工种的员工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岗位调整。这样的一种用人机制既能保证企业拥有一批能人、强人,也能增强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激发出企业活力。

2.2 优化管理质量

与其他许多家族制起家的企业一样,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内部结构一度出现不适应发展的滞后情况,集团决策层敏锐地觉察到这一情况,及时聘请专家根据荣盛实际情况,把集团内部各部门作了合理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利。随后又相继出台和明确了一整套涵盖各个领域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此同时,集团还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管理手段,随着“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改制上市、文化建设”等工作的深入推进,荣盛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企业内形成了系统的制度、规范的考核和完善的监督体系。目前,荣盛在绩效考核、信息化应用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2.3 提升产品质量

除了把质量与文化相结合,荣盛将“大质量”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员工。作为纺织产业科研阵营的主力军,荣盛对于提升产品质量的科研工作从来都不曾忽视。

盛元化纤在建的40万t差别化纤维项目是“荣盛石化”募投项目之一。母公司在上市以后,该项目得到了顺利的推进,引进了德国AUTEFA(奥特发公司)先进的自动化装置,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在产品上也实现了差别化,更具灵活性。目前,该项目已经基本实现全面投产。

该项目具有两大特色:

一是工艺流程比较先进。项目采用灵活的生产线组合,具备目前化纤市场上几乎所有规格涤纶丝的生产能力,并且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快速地调整产品规格。

二是装备先进,项目所采用的聚酯、纺丝和假捻设备均是当前国内领先的装置,尤其是在纺丝流程中引进的自动化设备,是该项目的最大亮点,也是荣盛实施“机器换人”策略的重要体现。

盛元化纤新建的“机器换人”项目一次性投资2.53亿元。其中用汇2579.3万美元,引进了德国4套高端工业自动化设备,该设备具有卷绕自动落丝—输送—检测—中间立体仓储—包装等全自动一体化功能,可有效减少用工成本,稳定并提升产品品质,具有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为中国首套应用在化纤行业的全过程智能化自动流水线系统。该设备自2011年开始陆续安装,到目前已安装到位,正式投入使用。

该套设备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以减少40%左右的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每年可节约劳动力成本2000万元左右。并且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产品的质量,避免产品在人工搬运、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和误差。

另外,盛元化纤还推出了“首席质量官”制度,规定其为企业第一质量人,对质量全方位把关,旨在塑造企业质量竞争力。

3 践行科技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不竭活力。为了形成自己的企业优势,“敢于投入、勇于创新”成了荣盛又一条经营战略。设备更新、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始终伴随在荣盛产业调整的全过程。

3.1 战略作引领

荣盛已经形成了从PTA到聚酯,再到纺丝、加弹的一体化产业链。进入“十二五”后,集团提出实施纵横双向的“十字型”发展战略,即在纵向上进一步加大上游产业的比重,继续向上游发展;在横向上,加强、加大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优化、升级转型。在这一战略和目标的引领下,荣盛一方面继续做大PTA产业,并积极向上游其它产业寻求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化纤产业的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差别化率。

经过深入分析,合理设计,集团引进德国巴马格节能型EVO环吹风系统,将纺丝机侧吹风冷却装置改为环吹风;将原有电加热纺丝箱体改造为利用热媒炉区的循环热能。这些改造使用方便可靠,可大幅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拓展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稳定性,能显著降低能耗。

为积极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荣盛石化下属子公司盛元化纤合理利用水资源,长远考虑规划废水处理系统,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将中水进行脱盐深度处理后用于冷却塔补水,实现中水全部回用,投资约1200万元,年节水108万t,年节水费用可达250万元左右。

2013年以来,盛元化纤实施了“机器换人”项目,这样完整的自动化装置在全国还是第一套。与传统流程相比,自动化流程减少了劳动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

3.2 平台作保证

荣盛积极搭建各类研发平台,下属上市子公司荣盛石化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组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另规划建设的中国(国际)化纤产业总部及研发基地和中国(萧山)化纤科技城也为荣盛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多年来,公司坚持走科学创新的道路,不断地进行主业的科技研发投入。近几年来,荣盛大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几乎每年都有新技术和新产品问世。近几年来,荣盛持续研发70多个科技项目,多项列入省市区各级科技、经信系统重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项目,并且获得省、部各级奖项。近几年,荣盛已自主申请11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独占许可2项发明专利。荣盛拥有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3.3 人才作支撑

有了研发平台作坚实后盾,荣盛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研型人才才是创新的根本源动力,荣盛现有中、高级职称人才100多人。为葆创新之泉,荣盛从韩国、台湾等地引进了专家团队,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了荣盛科学技术协会。人才辈出就能实现硕果累累,荣盛在“环保健康多功能纤维”、“水溶性聚酯纤维”和“双异毛型有色涤纶长丝”等多功能纤维的研发方面有多项创新。尤其是在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后,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荣盛在对新型异纤异形仿毛聚酯长丝和PTT系列纤维等新型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更是有了较大突破。

4 履行社会责任

“立足社会,做大企业,回报社会”是荣盛人的创业理念,多年来,集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

2007年,集团全额资助2000万元建造“益农镇荣盛文化中心”;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320余万元;2010年,萧山区慈善总会益农分会成立仪式上,集团捐赠留本冠名慈善基金2000万元;2011年,集团捐赠20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用于支持新疆阿克苏地区教育发展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创办至今,集团的各项公益性支出累计超过一亿元,涉及文化教育、城镇建设、扶贫救灾等各方面。

历年来,集团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杭州市先进基层组织、杭州市基层党建工作100示范群、无偿献血先进企业、杭州市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杭州市“联乡结村”共建工作先进集体、春风行动特别贡献奖、社会责任建设先进企业等称号。

除了对社会负责,荣盛也始终不忘要对员工负责。荣盛相信“优秀的员工塑造优秀的品牌”,只有持续关注好企业的员工,员工才会持续地关注好企业的品牌。在荣盛有一套较为灵活的用人机制,师徒结对、竞争上岗、技术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清晰,感觉在荣盛干有前途。

除了这些以外,集团在福利待遇上也给予员工以最大的关怀。除正常发放薪 资以外,集团还出台了《员工特殊福利制度》、《员工年休假管理实施细则》、《旅游疗养制度》等一系列福利制度,真正把员工当做企业的最大财富。

荣盛20多年的的潜心经营不仅使最初的小作坊发展为大企业,而且也将曾经默默无闻的荣盛变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在业内所有人看来,这无疑是个华丽的蜕变,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风雨兼程走过来的荣盛人,早就学会了清醒地看待成绩,冷静地分析问题。此刻荣盛人在想的是:如何塑造百年品牌。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础,荣盛对此充满了信心。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