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探索

2014-08-15张小春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动机大学英语

张小春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在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一新生刚进校门,对大学英语课堂充满好奇与期待,相对而言比较积极认真;但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到大二上课配合逐渐减少,课堂沉默现象增多,其影响因素如下。

一、学生方面

1.英语基础薄弱

由于独立学院这个独特的群体,相对重点本科和普通二本院校而言,独立学院学生高考划线较低。笔者带大一新生时都会统计其高考英语成绩,一般情况为:三十人左右的行政班,及格人数三分之一左右,有些专业甚至只有十多个;而不及格学生中,成绩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甚至一百五十分满分只能得个位数。正因如此,很多学生上课根本无法用英语进行基本口头表达,上课沉默消极。

2.学习动机不强,态度不积极

在外语学习研究中,动机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者学习有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倾向[1]。学生具有融合型动机能真正喜欢并欣赏所学语言;而工具型动机者则只因外语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而学习外语。笔者与成绩等级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过。我们的学生群体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动机为工具性动机。理由如下: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与自己的专业课相关性不大;现在大学生英语等级与毕业等不挂钩使得学生学习英语压力减小;学英语只是为了能过英语四、六级为将来找工作添加筹码等等。正是因为工具型动机,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一类学生本来英语就不好,破罐子破摔;另一类学生工具性极强,一直卖力记单词记语法点不参与课堂活动。

3.学习焦虑

众所周知,中国人传统性格特征里有一个“爱面子”问题。学生之所以在回答问题之前谨慎思考,与我国特有的面子思想紧密相关[2]。有些学生分明有能力进行课堂活动参与,但却因为个人自尊,想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怕出错了给老师造成不好印象,怕同学认为自己爱出风头或怕出错了同学看笑话等,从而选择了随大流,走了保持沉默这条保守路线。

二、教师方面

1.大班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学懂兄弟学校,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等方面原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均为大班教学模式,一个教学班级一般由两个行政小班组成,大概60个学生左右。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比如说,一个学生平均每节课参与课堂活动一分钟的话,一个班级统统参与进来就是60分钟,而一节课只有45分钟。所以,在大班教学模式下,有效的课堂活动受到限制[3],很难保证每一位同学在每一节课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传统教学模式

由于很多教师比较重视自己的教学水平,而学校又给教师四级通过率等方面的压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采取的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尽管课堂教学中从过去以板书为主到现在引进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音频等辅助材料,仍然改变不了大学英语课以老师为主的核心。一般大学英语课都是以教师进行课文分析,重点讲解新的词汇及语法点为主,又因为在规定的课时内教学任务十分重,因此大多数老师只能减少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时间。

3.不合理的课堂提问策略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首先,提问机会不均等。有些老师为带动课堂气氛,会下意识的专门点原本成绩好的学生。因此会给成绩不好的学生造成阴影。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惯性,从而习惯了沉默。其次,提问后等待时间不足。有些老师提问后希望学生能够立即回答,多等几秒学生没反应的话便不耐烦,另点其他学生,这种做法只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而后习惯沉默[4]。再次,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课堂反馈不恰当。比如说,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立即表扬,以提高其积极性;而学生的回答不是很让人满意,但思路很正确的时候,老师就不应该一味纠正其语言表达,而应该以引导为主;当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时候,老师也不应该直接全盘否定,可以在课间或课后再单独进行交流;而当学生保持沉默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以下台阶的理由,如“可能没有想好,请坐下来再思考一下。”

三、缓和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的策略

1.建议有条件有师资力量的学校,尽量小班授课

在小班授课模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机会更多,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也会更多。

2.教师上课应学会情感渗透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的前提。师生关系冷漠,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拉近师生间心理距离并建立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课堂上也会相对活跃。因此,教师上课应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面对学生;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要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课外,教师也应放下教师的身份,作为“益友”主动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距离,降低学生学习焦虑,使其在课堂上相对心理压力减小,从而积极主动发言。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间和课后进行交流,为其提供辅导,推荐适应其水平的书籍让其课后夯实基础。

3.改变单一上课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学生习惯了听讲和记笔记就难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大学教师应摒弃传统填鸭式教育方式,采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所面对的群体是同班同学,会更为自由积极的参与。记单词时,也不一定非要用传统课下背单词课上听写来检测的模式。教师可以挑取重点单词,课堂上让学生用单词串讲故事或用新单词写日记等。对于相对简单的非重点课文或某些课文中的非重点段落,教师可以分配学生个人或小组讲解,以加分等方式进行鼓励和奖励,从而提高其胆量、兴趣和积极性。

4.注重维护学生的面子,培养其积极的自我观念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课堂上学生不确定答案时,都会无意识倾向于保持沉默来避免当堂犯错丢面子。因此,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先表扬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观点的勇气,然后再委婉指出其与正确答案的差距,从而避免伤害学生的“面子”。如果学生发言、特别是主动发言遭到教师的否定或同学的嘲笑,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从而逐渐丧失主动发言的勇气,从而走向上课沉默的怪圈。教师要协助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观念。而学生的积极自我观念来源于其重要感和成就感。不管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效果如何,教师应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过程中的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学会欣赏对方优点包容其缺点,帮助学生们获得认同感。

5.当然,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双向模式

因此,学生的自主自觉也尤为重要。但是有很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不喜欢英语等原因缺乏大学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很多学生课前准备不足甚至不进行课前准备,课后又没有花时间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进程,从而习惯性在课堂上缺乏自信、保持沉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和监督。由于独立学院英语教师教学班级较多,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单个指导每一个学生。教师可以班级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搭配成绩优秀和基础差的学生,从而以优补差,用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动学习基础差自觉性差的学生,监督其课后预习及巩固已学知识。教师可以对每组同学不定期检查其进度,通过抽查了解学生课后英语学习落实情况,从而督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便跟上教学进度,提高其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

[1] Gardner & Miller (eds).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M]. California:Jossey-Bass,1991.

[2] 刘建平.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J]. 前沿,2007,(9).

[3] Tsui, A. B. M. 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 K. M. Bailey, and D. Nunan (Eds), 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刘骏,钟坚. 留美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 现代外语,2005,(4).

猜你喜欢

动机大学英语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读英语
动机不纯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