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诗学观的人格创造力管窥

2014-08-15郑茗元

关键词:双性同体两性

郑茗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言

“性别诗学观”作为西方双性同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理论,得到英美女性自由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补充和阐发。但由于这一理论在社会实践层面是一种关于抽象的完美人格的全新想象和策划,因此,它的理论盲点也受到其他文艺理论流派的攻击和批评。而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所提出的性别诗学理论与前述双性同体价值观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伍尔夫的性别诗学观在文艺心理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侧重于从一个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来分析和考察艺术创造力与双性化的艺术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意欲对作家的双性人格与其创造力之关系的和谐转化做出一些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伍尔夫认为:“伟大的作家都是双性同体的。莎士比亚是半雌半雄的;济慈、斯科恩、考伯、兰姆、柯勒律治他们都是。因为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不能创作出肥沃多孔的艺术作品。只有当他们内部的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像结婚那样结合在一起之时,半雄半雌的脑子才能炉火纯青且完整地创造出会起反响的生产性,并毫无隔膜地流淌出能转达情感的艺术创造力。”[1](P133)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埃莱娜·肖沃尔特为代表的英美女性主义者们一直对此理论的提出争议不休,还批评伍尔夫的性别诗学观是一个“能帮助她自己避免与痛苦的女性气质相遇”[2](P19)的文论神话。相反的,以埃莱娜·西苏为代表的法国女性主义流派对伍尔夫性别诗学观中的多重可能性“移位”功能一向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她们对男权文化二元对立等级制的颠覆又因过分提倡双性同体的“身体写作”而掉入了性别“乌托邦”主义的非理性陷阱之中。因此,性别诗学观的文论根基基本上仍停留在伍尔夫的感性描述上,但这一著名理论显然已涉及诸多颇具文学价值的诗学命题:作家内部双性化的人格力量与创造力的自我实现比例是同向的平衡关系吗,作家人格的内在冲突和内战程度是如何决定或影响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造力的发挥与成长的,这些都是本文亟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论证议题。

二、伍尔夫性别诗学观的思想根源

《圣经》认为,西方的上帝是雌雄同体的神,他用亚当的肋骨成就了女性的夏娃。而中国的创世神话中也有事关天公和地母的传说:“天地原本是混沌一体的,而后,清者上升为天,成为天公,浊者下降为地,成为地母。”至此,我们从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不难看出男权文化的源头以及女性在人类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此后,两性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试图碰撞彼此、吸引彼此,致使合二为一的“双性同体”这个生物学术语逐渐累积了属于它自己的深刻文化意蕴以及哲学内涵。原来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双性同株现象和雌雄同体概念发展至伍尔夫的笔下,现已演变成一种承载着人类期盼双性和谐共处的沉甸甸的美好愿望的文艺理论。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淡化性别意识、消除社会不公”(即男人女性、女人男性)的性别理想。伍尔夫是这样记录的:“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都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男性的,另一种是女性的。舒适而正常的精神状态就是这两种力量的融洽相处和和谐并存。”[3](P107)这里,伍尔夫论述了一种作为个体的人的理想人格模式。当双性的心灵因素达到阴阳相统、正负平衡时,易于共鸣而又极具渗透力的双性因素 (男性因素与女性因素)才能有效地沟通交流,并毫无阻碍地传达情感。男女两性间的平等相处、彼此理解还原了原始神话中双性同体所要表达的朴素理想,消融了历史进程中横亘在地位、身份、尊卑差异之上的二元对立等级制。要想谋得社会的真正和谐和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具有同等创造力的两性就必须和谐统一、阴阳互根。伍尔夫的性别诗学理论怀着对两性的深切理解及对女性的同情体验,以探求双性和谐的完美境界为独特视角,表达了一位女性作家对人类命运的生态化思索和理想化追求。回顾伍尔夫的成长经历及人生历程,我们不难挖掘出其性别诗学观形成的思想根源和人格底蕴。

伍尔夫性别诗学观的创设也深受其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化和经济的黄金时代,但值此时代,国内资产阶级民主所标榜的“自由和平等”却在教育、经济、人格、政治上将女性排除在外。伍尔夫曾一再问自己:“女性如何在男权文化的中心获得自我表达、自我言说的自由?”在英国的男权社会,“如何真正理解女性并给予相应的尊重和地位”[3](P208)一直是伍尔夫苦苦思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自由思索和深入挖掘也间接促成了伍尔夫性别诗学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三、伍尔夫性别诗学观的人格体现

伍尔夫的性别诗学观采用一种隐喻化的描述方式,将具备某种生产性和可操作性的理想化双性自我与创造力的完美合一状态描述成一种持续、重要的文学理论,不仅显出了几分乌托邦般的“神话”色彩,还窥见了这样一个理论问题所彰显的自我双性的力量。我们在考察中发现,也许,伍尔夫所论的双性性别状态,应该是根据创作个体的创造力气质来充分选择调配双性力量之比后达到的最高境界。一如水力发电的原理一样,用个体内部的遗传秉赋和充分的性别化去更好地实现两性自我之间的能量对流和转换。在伍尔夫的描述中,两性力量的正向动力作用一旦充分地舒张开来,互相共振、互相契合的双性人格力量便会打破能量对接相撞的饱和态而走向衰微。这时,它们都达到创造力最本质的临界点:2+2>4。这种“两强相遇”的性别化态势就好比生物化学中的两组分子能量簇那般,一旦丧失了新外力的“联姻”作用,就会借用生物学上的“种族优生”原理而发生思想能量的大爆炸。况且,这似乎也与中国古代文化中“阴阳相生”的经典内涵心心相印。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曾多次强调创造力迸发前的高度注意力和创造力持续完满的自在状态,认为一个作家在创作中的自由平和心态是很少受到个人内心冲突和恩怨私愤的影响与羁绊的,也就是说,一个作家的个人心理痕迹要在他的艺术创作力中被完完全全地抹杀掉才是。至此,我们可以相信,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中尽管到处都充盈着人性的焦虑和冲突,但还是为了取得双性自我的完美和谐而做的努力,《远航》、《海浪》、《夜与日》中的典型例证都不一而足。据此,我们在考察中也不难看到,伍尔夫的内心冲突在创作过程的瞬间体验之中于富于想象力的创造力而言,确实有一种“自我合一”的正向推涌功效。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伍尔夫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现了野蛮迹象的诸多呈现形式,如:国家政治事件中的男性专制、家庭生活中的男性至上以及思维模式的死板与僵化。她坚持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男权主义的独裁气概与政治上的法西斯主义暴政相毗连,这种过分强调男性操纵世界的单一态势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和孤独。”[4](P159)按照伍尔夫的性别诗学观点,两性之间的合作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希望,也是革除这些社会弊病的唯一途径。该观点还认为,一个独立个体头脑中的男女两性影响和合作程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化进度和文明程度。这种和谐完美的人格角色设计要求世人将生理的性别概念与性格的划分依据彻底割裂开去,提倡互通有无的男女精神领地可以同时取长补短,也可同时兼具原本属于男性或女性的人格风度[5](P131)。至此,用这种兼具两性优点的性别诗学观来表达和谐人类社会中的理想人格心智状态也是心照不宣的。

人们大都习惯性认为伍尔夫的小说中到处都存在女性主义的迹象,并无任何社会现实意义可寻。这种过分看重小说写作形式的品评路式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我们对伍尔夫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家的全面理解。诚然,对社会问题深感兴趣的女作家伍尔夫一生都在致力于一种纯粹艺术形式的实验和开拓,致力于把小说的纯粹艺术形式和极富双性魅力的人格心智结合起来。她的作品都是些潜在的暗含着大量社会批评成分的宣传册,它们时刻都在关心着妇女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在《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基尼金币》的经典作品中,女性的直觉认识原则拥有不容质疑、与众不同的特权地位和表达权力。它们对人类混乱心灵的接纳和征服再次申明了两性协调的自由独立体观点,且以人格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自主开放理念否定了永恒不变的性别角色模式与伦理价值标准,这条闪烁着真理之光的和谐之路如灯塔一般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伍尔夫对于人类理想存在状态的执着,把她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原则带入一个兼具男性的理性真理和女性的想象真理的结合世界。这两种真理的完整价值观在精神方面操控着伍尔夫的直觉思维,并向我们显示了一位渴求双性同体的女作家在文学领域中对人类完美和谐的精神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探索之意。

四、结语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常年囤积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性别观念和两性社会特征早已被世俗的教化手段内化为一种难以更改的东西。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性别诗学观从男女平等的双性同体思想出发,考察了人类存在主义的独特文学特征以及人格自由发展的和谐价值观,提出了建立在两性自由结合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意识、进步思维模式和新式道德伦理观。这个富于完整人格辩证精神的两性融合理想在伍尔夫的文学艺术领域中企及了一种超越性别的解放境界,从根本上消除了两性之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在她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伍尔夫通过对“双性同体”的探索,从两性间既简单又对立的差异中寻觅着两性力量的精神合作与互补融合,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目标是她远比同时代的作家们更为深刻、更具人文眼光的地方。时至今日,科技生产力的强势发展使男女两性在经济、精神、心理和品质上的地位日益接近,再加上大自然界所构成的同一生存环境的外部影响力,互相沟通的男女两性世界已进入真正自由对话的时代了。综上,伍尔夫的性别诗学观在文艺心理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对于步入21世纪的现代人类而言,仍不乏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1]伍厚恺.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瞿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瑞士]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苏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4]Alt,C.Virginia Woolf and the Study of Na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5]Bradbury,M.& McFarlane,J.(eds.).Modernism:1890-1930[M].London:Penguin,1976.

猜你喜欢

双性同体两性
“同体”之爱与朱熹社仓的创设
欲知二力可平衡 是否同体首看清
“双性”中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兄弟同体》:一段青春奇幻爱情物语
比较法在《“荷”专题》教学中的应用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伊利莎:“双性”和谐的渴望者
突出“双性”,激活中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