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八郎本《昭明文选》五臣音注与胡刻本李善音注对比分析

2014-08-15邹德文董宏钰

关键词:李善注音文选

邹德文,董宏钰

(1.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2.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3.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文选学”历来是学界研究的“显学”之一,李善注与五臣注是《昭明文选》现存的两大注释,不仅盛行于当时而且历代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巨大。两家注是“文选学”研究的根基,历代研究者对于李善注研究颇丰,对于五臣注反而是采取贬低的态度,认为其训释内容浅陋,而忽视其应有的贡献,以至于对《文选》五臣注研究几乎是空白。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五臣注在成书千年之久,经历了岁月的淘洗,以几近完帙的面目流传至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也证明了五臣注有其不可磨灭的存在价值。

五臣与李善注释《文选》,除了释义、辨字,还给难字、僻字注音,直音与反切两法兼用,互为补充,这样有利于阅读者更好地读准字音、掌握字义。由于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在六臣注《文选》或六家注《文选》中区分不是非常明显,这不利于我们掌握其音注特点,不利于利用音注解读《文选》。所以,为了更好地区分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之间的差异,有必要对两家音注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达到解读《文选》的目的。以下对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的内容、体式简单地对比分析。

一、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内容对比分析

李善和五臣为《文选》注音采用了直音与反切两种方式兼用,一字一音,这种注音方式的实际功能是给难字、僻字注音,给常用字正音、释义。经查证:“(胡刻本)李善注音切共2513例 (除去重复),其中反切1816例,直音697例;(陈八郎本)五臣注音切共5018例(除去重复),其中反切3015例,直音2003例。”[1](p3)从引文中我们可知李善音注、五臣音注都是以反切注音为主,以直音注音为辅。

(一)反切注音法

总体而言,李善音注、五臣音注的反切只有两类:一是李善音注的反切体例,只在注文中作“某某切”,不做“某某反”;二是五臣音注的反切体例,被注字在正文句中,直接在被注字下以小字标注“某某”,被注字在正文句末,则以小字标注“某某反”,不做“某某切”。

例如:

(1)雍容揄扬,著 (张虑)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两都赋序》)

(李)善曰:《说文》:揄,引也,以珠切。孔安国《尚书传》曰:扬,举也。《毛诗序》曰: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吕)向曰:雍,和;容,缓;揄,引;扬,举;亚,次;嗣,代也。言讽谕之事,著于后代,亦为雅颂之次。

(2)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 (彼永)焉与三代同风。(《两都赋序》)

(李)善曰:《仓颉篇》曰:炳,著明也,彼皿切。《论语》:子曰: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马融曰:三代,夏、殷、周。

(刘)良曰:成帝使谒者陈农求天下遗失之书千有余篇。吕向注:言与夏、殷、周同风。炳,明也。

(3)习习祥风,祈祈甘雨。百谷蓁蓁,庶草蕃 (音繁)庑 (音武)。屡唯丰年,于皇乐胥 (悉于反)。(《东都赋》)

(李)善曰:《毛诗》曰:习习谷风。《礼斗威仪》曰:君乘火而王,其政颂平,则祥风至。宋均曰:即景风也。其来长养万物。《毛诗》曰:兴雨祈祈。《尚书考灵耀》曰:荧惑顺行,甘雨时也。《韩诗》曰:帅时农夫,播厥百谷。薛君曰:谷类非一,故言百也。又曰:蓁蓁者莪。薛君曰:蓁蓁,盛貌也。 《尚书》曰:庶草蕃庑。《毛诗》曰:绥万国,屡丰年。又曰:于皇时周。又曰:君子乐胥。

(刘)良曰:习习、祈祈,风雨和貌。百谷、庶草谓非一种也。蓁蓁、蕃庑皆盛貌。屡,数也。言能风雨以时,百谷草木皆盛,故数致丰年。于,美也。美我皇家之乐。胥,语助。

(4)触穹石,激堆 (丁回)埼 (巨依),沸乎暴怒,洶 (虚拱)涌滂湃 (浦拜反)。(《上林赋》)

(李)善曰:张揖曰:穹石,大石也。埼,曲岸头也。郭璞曰:堆,沙堆也。丁回切。埼,巨依切。沸,水声也,音拂。司马彪曰:汹涌,跳起也。澎湃,波相戾也。汹,许勇切。湃,蒲拜切。

(张)铣曰:穹石,大石也。堆埼,岸曲也。汹涌滂湃,水声也。言触石激岸,暴涌而为声。

(),一 《文选》五臣音注体式较为简要 只有简单的几种形式:

(二)直音注音法

单纯注音是直音注音法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方式。根据注音字与被注音字是否同一声符的这一原则,单纯注音分为两种形式:同一声符的单纯注音、非同一声符的单纯注音。

1.同一声符的单纯注音。因为其同一声符,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在形体上必须有相同的构件,并且两字的声调、读音也必须相同,但是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在行文中的意义可以没有关联。

(1)以谐声偏旁为音

例如:

例字 李善 例字 五臣

桭 音辰 埤 音卑

讜 音黨 嘈 音曹

鷫 音肅 髦 音毛

巆 音營 鶡 音曷

(2)以同谐声偏旁之字为音

例如:

例字 李善 例字 五臣

煇 音輝 鱧 音禮

轔 音鄰 幏 音嫁

雰 音氛 蕡 音墳

崚 音陵 咰 音詢

(3)以谐声母为音

例如:

例字 李善 例字 五臣

風 音諷 卬 音昂

毚 音讒 解 音蟹

單 音蟬 侖 音倫

崔 音摧 氐 音低

2.非同一声符的单纯注音。因为其声符不同,只需注音字与被注音字的声韵调相同或相似,在文中的意义同样也没有关联,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在形体上可以完全不同。

例如:

例字 李善 例字 五臣

浶 音勞 鸃 音宜

鴇 音保 渱 音宏

塎 音勇 乘 音承

貽 音夷 搤 音扼

通过对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的直音、反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李善还是五臣对于直音注音字、反切上字、反切下字皆是选取一般常用、常见的字,这样可以方便阅读者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二、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体式对比分析

1.音注只置于正文需要注音的字下面,反切、直音、四声兼用。

例如:

(1)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 (平声)其南,紫渊径其北。(《上林赋》)

(2)酆 (音丰)、镐 (音浩)、潦 (音老)、潏 (音决),纡余委蛇 (于为),经营乎其内。(《上林赋》)

(3)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力代)。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 (应虑)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上林赋》)

(4)滭 (音毕)沸宓汩 (于笔),逼侧泌 (音笔)瀄 (阻乞)。横流逆折,转腾潎 (匹列)洌 (音列)。(《上林赋》)

2.正文下只作“某、音某、某某”或直接标出平、上、去、入四调,于句尾的音注才作“某某反”字样。陈八郎本《文选》反切主要形式是“某某、某某反”,但是,在极少处出现掺杂少量“某某切”形式。

例如:

(1)批 (步结)岩冲拥,奔扬滞沛 (普外)。临坻(迟)注壑,瀺 (助咸)灂 (助角)霣 (音殒)坠。(《上林赋》)

(2)于是乎蛟龙赤螭……鰅 (音顒)鰫 (时容)鰬(音虔)魠 (音托),禺禺 (音颙)魼 (音榻)鳎 (奴榻反)。(《上林赋》)

(3)蜀石黄碝 (而兖),水玉磊砢 (洛可反)。(《上林赋》)

(4)布濩 (护)闳 (宏)泽,延 (式战)曼 (万)太原。丽靡 (眉皮)广衍 (异善),应风披 (上声)靡(上声)。(《上林赋》)

(5)范雎以折 (支列)拉 (力荅切)而危穰侯。(《解嘲》)

(6)功若泰山,响若阺 (征氏切)颓。(《解嘲》)

3.在正文中只言“某、音某、某某、某某反”字样,但却不言音注是五臣中何人所作音,通通视为一家之音注,这与其释义体例不同。

例如:

(1)吐芳扬烈,郁郁菲菲,众香发越…… (乌感)薆 (音爱)咇 (步必)茀 (音勃)。(《上林赋》)

(2)其兽则麒麟角端,騊 (音陶)駼 (音途)橐(土各)驼,蛩蛩 (巨恭)驒 (丁贤)騱 (音兮),駃(音决)騠 (音啼)驴骡。(《上林赋》)

(3)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 (音峻)茂 (木遘反)。(《上林赋》)

(4)孙叔奉辔,卫公参乘 (去声)。(《上林赋》)

五臣音注置于正文需要被注音字的下面,这样的音注方式便于阅读者快速、准确地阅读文本。

(二)《文选》李善音注体式较为复杂

1.关于李善注《文选》注文中的音注问题。张云璈《选学胶言》卷一言: “李氏之注文选,自有其例,则李注之次第不可得而知也……音释多在注末,而不在正文下,凡音之在正文下者,皆非李氏旧也。”[2]又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凡合并六家之本,于正文下载五臣音,于注中载善音,而善音之同于五臣者,每被节去。”[3](p849)笔者考查胡刻本《文选》正文下的全部音注:“胡刻本《文选》正文下音注共得1653个,其中反切936个、直音668个、声调49个。与陈八郎本《文选》相校勘,发现两者相同音注有1333个,其中反切743个、直音544个、声调46个,相似占总数的81%,正文下声调只有3个不同,占总数的94%之多,如此之高的相似率,可证胡克家、张云璈所言不假。”[1](p22)张云璈、胡克家两位学者认为正文中的音注都不是李善音注,李善音注在注文中,正文中所杂的音注是五臣旧注。

例如:

(1)发五色之渥彩,光爓 (音艳)朗以景彰。(《西都赋》)

(李)善曰:毛诗曰:颜如渥丹。郑玄曰:渥,厚渍也,乌学切。字林曰:爓,火貌也。

(2)秦岭九嵕 (则工切),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泝洛,图书之渊?(《东都赋》)

(李)善曰:尔雅曰:江、河、淮、济为四渎。又曰:泰山为东岳,霍山为南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周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3)山谷原隰,泱漭 (马党切)无疆。 (《西京赋》)

(李)善曰:泱漭,无限域之貌。言其多无境限也。善曰:泱,乌朗切。

(4)规摹踰溢,不度 (入)不臧。(《东京赋》)

(李)善曰:规,图也。踰,越也。溢,过也。度,法也。臧,善也。谓西匠所图越过,不得礼法,皆言不善也。善曰:声类曰:摹,法也。

2.经考证:“(胡刻本)李善注音切共2513例,其中反切1816例,直音 697例。”[1](p3)可以知道李善音注以反切为主,辅以直音,音注体式为“某、音某、某音某、某某切”。反切言“切”不言“反”,这是胡刻本《文选》音注与陈八郎本《文选》音注在形式上的最大不同之处,但胡刻本《文选》音注也有少量的“某某反”形式存在。

例如:

(1)翫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习其獘邑而不覩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吴都赋》)

(李)善曰:碛砾,浅水见沙石之貌。玉渊,水深之处,美玉所出也。尸子曰:龙渊生玉英。庄子曰:千金之珠,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故曰,不窥玉渊者,不知骊龙之蟠也。善曰:上林赋曰:下碛砾之坻。说文曰:碛,水渚有石也,且历切。骊音离。左氏传曰:卫州吁曰:獘邑与陈、蔡从。上邦,犹上国也。方言曰:躔,历行也。

(2)尔乃地势坱圠,卉木镺蔓。遭薮为圃,值林为苑。异荂蓲蘛 (育),夏晔 (于輙)冬蒨。方志所辨,中州所羡。(《吴都赋》)

(李)善曰:坱圠,莽沕也,高下不平貌也。卉,百草总名,楚人语也。有木曰苑,有草曰圃。言林薮非一,所在皆为苑圃,有国有家者,因天地之自然,不复假人功为园圃也。尔雅曰:荂,荣也。蓲,华也。敷蘛,华开貌。南土草木通冬生,故曰蒨。善曰:鵩鸟赋曰:坱圠无垠。坱,乌朗切。圠,乌八切。广雅曰:镺,长也,乌老切。荂,枯瓜切。尔雅曰:蕍,荣也。郭璞曰:蕍犹敷蕍,亦草之貌也。蘛与蕍同,庾俱切。蓲与敷同,无俱切。

(3)而是有魏开国之日,缔构之初。万邑譬焉,亦独犫 (昌由)麋之与子都。培塿之与方壶也。(《魏都赋》)

(李)善曰:周易曰:开国承家。广雅曰:缔,结也。犫麋,古之丑人也。吕氏春秋曰:陈有恶人焉,曰敦洽犫麋,椎颡广额,色如漆赭,陈侯悦之。毛诗曰:不见子都。子都,美丈夫也。左氏传曰:太叔曰:培塿无松栢。培,步苟反。塿,路苟反。方壶,二山名,已见上文。

(4)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甘泉赋》)

(李)善曰:张晏曰:玉戚,以玉为戚柲也。晋灼曰:飞者蒙茸而乱,走者陆梁而跳,谓猛士之辈。善曰:蚩尤,已见西京赋。干将,已见东京赋。礼记曰:朱干玉戚。郑玄曰:戚,斧也。又考工记注曰:柲,犹柄也,音秘。茸,而恭反。

3.李善注《文选》时大量引用当时他所能见到的、现已亡佚的典籍,涵盖经、史、子、集,清人汪师韩在《文选理学权舆自序》中统计,李善引书达1587种之多。在音注方面,李善多征引其所引用典籍的音注,对这些音注李善选取非常谨慎,如征引薛综、王逸、刘渊林、服虔、郭璞、颜师古等人的音注,多为李善所认同,并且李善在《西京赋》中云:“旧注是者,因而留之,并于篇首题其姓名。其有乖缪,臣乃具释,并称臣善以别之。他皆类此。”[3](p36)

例如:

(1)汤谷涌其后,淯 (育)水荡其胸。 (《南都赋》)

(李)善曰:盛弘之荆州记曰:南阳郡城北有紫山,紫山东有一水,无所会通,冬夏常温,因名汤谷。山海经曰:攻离之山,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汉。郭璞曰:今淯水在淯阳县南。荡,他浪切。

(2)琢琱狎獵,金銀琳琅。(《南都赋》)

(李)善曰:爾雅曰:玉謂之琱。琱與彫古字通也。爾雅曰:理玉曰琢,都角切。狎獵,飾之貌,胡甲切。獵,士甲切。尚書曰:厥貢球琳琅玕。

(3)风俗以韰果为婳,人物以戕害为艺。(《魏都赋》)

(李)善曰:杨雄反骚曰:何文肆而质韰。应劭曰:韰,狭也,下介切。方言曰:惈,勇也。果与惈古字通。说文曰:婳,静好也,音画。左氏传曰:自内害其君曰杀,自外曰戕。七良反。

(4)齐总总以撙撙,其相胶轕兮,猋骇云迅,奋以方攘。(《甘泉赋》)

(李)善曰:晋灼曰:方攘,半散也。善曰:王逸楚辞注曰:总总撙撙,束聚貌也。胶葛,已见上文。郑玄礼记注曰:奋,迅也。撙,子本切。迅,音信。攘,人羊切。

李善在注文中标音注,这种注释方式不便于阅读者阅读文本,遇到难字、生僻字,还要到注文中去查找音注,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的共同点如下:一是两家音注都以反切为主,直音为辅,并标有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两家音注的直音都具有说明古今字、沟通异体字、注解生僻字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李善与五臣随文注音均具有教授《文选》、顺读选文之意。在随文注音中都有重复注音的现象,有的音注甚至在同一篇作品中多次出现。音注的用字,多以常见、常用的简便字为主。

李善音注与五臣音注的不同点是:第一,从数量上看,五臣音注比李善音注多,五臣音注有6958例,李善音注有4142例。这可以在音注方面证明,五臣没有抄袭李善,五臣注是对前人包括李善注释的继承、吸收、发展,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注释。第二,李善音注多征引其所引用典籍的音注,也有部分是李善自己的音注,音注都在注文中,不方便辨认其音注是前人的音注还是李善音注。五臣音注出现在正文中,但却不标明是五臣中何人所作的音注,这与其释义体式不同。第三,李善音注体式为“某、音某、某音某、某某切”,反切言“切”不言“反”,但胡刻本《文选》音注也有少量的“某某反”形式存在,李善在注文中也较少地标出平、上、去、入四调。五臣音注在正文下只作“某、音某、某某”或直接标出平、上、去、入四调,於句尾的音注才作“某某反”字样,陈八郎本《文选》反切主要形式是“某某、某某反”,但是,在极少处出现掺杂少量“某某切”形式。“某某反”与“某某切”形式是胡刻本《文选》音注与陈八郎本《文选》音注在形式上的最大不同之处。第四,陈八郎本《文选》其正文、注释、音注多出现简体字、俗体字、异体字,如,礼、万、兒、与、冝、斈等;胡刻本《文选》正文、注释、音注极少出现这些简体字、俗体字、异体字。

[1]董宏钰.陈八郎本《昭明文选》五臣音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张云璈.《选学胶言》丛书集成续编[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3]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猜你喜欢

李善注音文选
画与理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从班昭《幽通赋注》看《文选》五臣–李善注的价值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被忽视的孩子们
本家侄不敌邻家妇
本家侄不敌邻家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