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子规》的内蕴、特征及当代价值

2014-08-15方若石

关键词:弟子规学子道德

方若石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近年来,《弟子规》进入高校课堂,使之成为大学生德育补充教材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不仅如此,许多企业也将《弟子规》作为规范员工的培训教材,通过学习领会,使之爱岗敬业,不断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弟子规》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内容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探讨《弟子规》的思想内蕴、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作用。

一、《弟子规》的思想内蕴

《弟子规》成书于清代,为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并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所撰写,初名《训蒙文》,后经清代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有资料表明,“《弟子规》的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 《三字经》”[2](前言),而成为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其原因在于:不仅全书通俗易懂、诵读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思想内容传承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尽管其文本[2](P294-301)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样七篇,但笔者认为,其思想内容可以概括为下述五个方面:

1.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众所周知,由于父母的婚姻而组建成家庭,而作为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家庭,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原因在于:父母给予了子女生命,并哺育子女成长。那么,如何孝顺父母? “入则孝”篇以父母呼唤及时应答、交办事情立即动身、教诲恭敬聆听和责备虚心接受为开端,包括夜晚侍奉父母安眠、晨起问安、凡事请教父母乃至为父母送终,可谓事无巨细。这其中,值得称道之处比比皆是。例如, “物虽小,勿私藏”,别人的东西再小,也不可占为己有,否则“德有伤,贻亲羞”,做出有损道德的事,就会使父母蒙受耻辱。这与“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教诲一脉相承。再如,“亲有过,谏使更”,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为“孝”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尽管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但是,孝,也并非一味地顺从,当父母有了过错的时候,一定和颜悦色、好言相劝;劝说不成,择机再劝,即使遭到父母斥责甚至挨打,难过得伤心落泪也无怨无悔,目的在于使父母做出改正,避免酿成大错。

一般认为,“入则孝”,是指在家孝顺父母;“出则悌”,是指兄弟之间友爱相处,理由是“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的确,关于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为:“弟弟顺从兄长”[3](P240);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敬爱哥哥”[4](P1242),显然,这后者也是从弟弟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尽管“出则悌”篇以兄弟和睦、父母愉悦、一家人和和乐乐为开篇,以“孝在中”一句与“入则孝”篇进行了紧密的衔接,但通览“出则悌”全篇,又不仅仅局限于兄弟之间: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如此等等,阐释的都是尊敬长辈、谦虚礼让、长幼有序的礼仪规范。倘若将“出则悌”篇仅局限于兄弟和睦,对《弟子规》的理解则以偏概全了。“入则孝”的入,是指回到家里;“出则悌”的出,自然是出门在外,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由此,才顺理成章。

2.严于正己,见贤思齐。

谨,其本义是谨慎,小心;引申义为严,严格[3](P127)。阅读“谨”篇,除了“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具有谨慎、小心的义项外,其他章节均取其引申义。因此,严于正己、见贤思齐,则成为《弟子规》中思想内蕴的重要方面。例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谨》);“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是就衣着而言,仪容端庄、服饰整洁,不慕昂贵奢华,乃持家之道。再如,“食适可,勿过则”(《谨》);“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是对过量用餐、少年不饮酒以及醉酒出丑的告诫。又如,“步从容,立端正,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是对行走、问候、到访和站立的要求,倡导的是“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的君子风范。特别是“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以毅然决然的态度告诫人们,远离黄、赌、毒!相反,作为正人君子,“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信》),鼓励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优点、善行义举;看见别人的不良行为,反躬自省自警。如此严于正己、见贤思齐,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高尚品格。

3.恪守诚信,明辨是非。

可以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是“信”篇的主旨。然而,如何恪守诚信?全篇立足于言,着眼于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凡出言,信为先”,开口说话,遵守承诺,恪守诚信; “诈与妄,奚可焉”?倘若花言巧语,诚信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 “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少说多做,实事求是,乃是做人的根本。不妨认为,“唯其是,勿佞巧”,是言而有信、恪守诚信的前提。为了恪守诚信,既要“见未真,勿轻言”,又要“知未的,勿轻传”,即要善于洞察事理、明辨是非,以“勿轻言”辟谣,以“勿轻传”止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在于智者肯于分析、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而“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为恪守诚信提供了又一充分保证;“闻誉恐,闻过欣”;“凡取与,贵分晓”,恰恰是智者明辨是非的结果。

4.崇德向善,宽厚包容。

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内容集中体现在《弟子规》的“泛爱众”和“亲仁”两篇。“泛爱众”以爱开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大家之所以要相亲相爱,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片土地上。那么,如何相亲相爱?答曰崇德向善。“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德行高尚的人与其名望成正比,而为人们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而非容貌衣着。人无德不立,且因德高而望重,所以, “君子以厚德载物”。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厚德”?“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将自己的能力奉献出来帮助他人;对他人的能力虚心学习而不诋毁,恰恰是“厚德”的表现。“厚德”还体现为“人有短,切莫揭”上,不揭,并非视而不见,而是“善相劝,德皆建”。这里,揭与劝,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两种表现形式。反之,对他人的过错视而不见,不去规劝,则“过不规,道两亏”,就会感到内疚,受到自责。不仅“善相劝”是向善,“道人善,即是善”,同样是向善。因为“人知之,愈思勉”,他人受到称赞与鼓励而会做更多的善事,无疑拓宽了向善的路径,以善的正能量感召更多的人。崇德向善,是“厚德”的重要方面,宽厚包容同样是“厚德”的表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恩与怨,是截然相反的事物在人的内心世界的体验,受到别人的恩惠,要经常想到报答;对于别人留给自己的怨恨要尽快的忘却。由此,才能释放正能量,才能冰释前嫌、 “化干戈为玉帛”;亦才能人际和谐,自我的内心世界愈加和谐。

5.知行相融,用心专一。

作为蒙学读物, 《弟子规》还提出“有余力,则学文”。所谓“学文”,即学习包括礼乐典章制度在内的“六艺”等学问。“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知不做,只知不行,读书增长的是浮躁与浮华;反之,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愚昧迟钝,凭着感觉做事,也是不可取的。可见,知行相融、知行合一,乃治学的根本。针对学子,“余力学文”篇还强调“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眼到、口到、心到,缺一不可;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一本一本地读,学习专一才能深入;“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到了,疑难困惑自然迎刃而解了;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好学不耻下问。正如此书开全篇所言:“弟子规,圣人训”,所有这些都是孔子的谆谆教诲。

总之,《弟子规》着眼于家里家外、衣食住行,从上述五个方面,对学子的言谈举止、思想修养、道德品格、社会交际、价值理想和治学态度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从其问世至今,虽然300余年过去了,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基因,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弟子规》产生于封建社会,李毓秀作为私塾先生,其思想意识及其撰写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痕。例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入则孝》);再如,“不关己,莫闲管”(《信》),不要介入是非,前者对于我们今天的文明追思、文明祭奠,后者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的见义勇为都是大相径庭的,这就需要“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尽管如此,较之全书的思想主旨、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说来,这仍是瑕不掩玉的。

BT1二、《弟子规》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部传播儒家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素质养成的启蒙著作,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的经典性。这种经典性通过下述五个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来:

1.初学启蒙的引领性。

初学的孩童涉世未深,求知若渴,稚嫩且懵懂。如何开启其智慧之门、成长成才,这是所有为师者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正是适应这样的需要,《弟子规》得以问世。它对初学者启蒙的引领性主要体现在:(1) “入则孝”,“出则悌”在全书的谋篇布局上,一入一出,一孝一悌,使全局呈现出先内后外、由近及远的结构特色。(2)在思想修养的教诲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全书的内容由孝顺而尊敬,由正己而修身,由崇德而宽厚,由向善而包容,最后以知行相融、用心专一结束,如此由人及己、再由己及人,层层深入,符合人的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3)从生活层面的规范上,全书着眼于学子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包括站立起坐、说话吐字,乃至如厕净手,越是面面俱到,越表明对学子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4)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全书所谈无不是生活之事,在说事中明理,在明理中渗透规范,实现了说事、明理、规范的有机统一,使学子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所有这些,不能不为学子们所欣然接受。

2.儒家经典的传承性。

如前所述, 《弟子规》的撰写大纲,出自《论语·学而》,仅25个字,经李毓秀的“妙笔生花”,拓展为1080字,这在儒学传播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这其中,撰写者对集儒家经典之大成的《论语》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以及阐释的深入浅出、就事述理、以理育人、化抽象为具象是传承取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诵读《弟子规》,儒学理论精华如清风不时扑面而来:例如,诵读“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济。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再如,诵读“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又仿佛听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知耻近乎勇”这般的夸奖。总之,将儒家理论融入《弟子规》的字里行间,使学子们在朗读中领悟、在背诵中铭记、在处世中践行,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传承,成为《弟子规》又一重要特色。

3.道德意蕴的丰富性。

从表面上看,《弟子规》是根据儒家学说对学子日常生活提出的规范要求,其实,当我们反复通读不难发现,全书彰显了儒家的道德理念、道德标准和道德取向。其道德资源的丰富性主要表现为:(1)阐释了一系列相互对应的道德范畴,如爱与憎、善与恶、恩与怨、损与益、谄富与骄贫、思齐与内省等等,并且,这种阐释通过为人与处世得以揭示,具体生动且详实。 (2)描述了理想的道德境界:祭奠父母,“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与人交往, “凡出言,信为先”;思想修养“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信》)。(3)指明了践行高尚道德的路径:尊敬长者,“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出则悌》);感恩宽容,“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仁者爱人,“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泛爱众》)。《弟子规》道德意蕴的如此丰富性,使之成为领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范本。

4.生活礼节的规范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此相适应,表示尊敬、亲切、祝颂、哀悼的各种惯用形式,则构成了礼节。儒家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了汉民族的价值理念与价值选择,与其相适应,《弟子规》就学子的生活礼节进行了相应的规范:“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关于进餐与起坐的礼节;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出则悌》),不仅不能直呼长者的姓名,且不能炫耀自己的才能;“骑下马,乘下车”(《出则悌》),路遇长辈,不论骑马乘车都要停下来问候,待长者离开之后才能离开,并且“揖深圆,拜恭敬”(《谨》),以示真诚敬重,不得敷衍了事。谦虚礼让,长幼有序,所有这些规范,彰显了淳朴的礼让民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

5.语言易诵的韵律性。

语言作为文体形式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弟子规》自诞生以来作为私塾教材的重要选择,并得到学子们的认同与广泛传播,在于其语言三字句式节奏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性。例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信》)这里的“言”、“传”押的是“言前辙”; “诺”、 “错”押的是“梭波辙”。再如,“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信》)这里的“舒”、“糊”,押的是姑苏辙。如此等等,我国韵律学所划分的十三道辙在全书几乎都得以运用,可以说,语言的韵律美,使《弟子规》易诵易记,极大地促进了其思想内容的传播与传承。

三、《弟子规》的当代价值

通过分析可见,《弟子规》作为古代的蒙学读本,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追求从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归纳、总结并梳理其当代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其涵养的源泉作用,将大有裨益。

1.有助于弘扬崇德向善的民族美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的兴旺发达,以人民拥有坚定的思想道德信念为精神支撑;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同样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安身立命。因此,自古以来,国人就有崇尚道德、将道德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光荣传统。所谓“德者,本也”;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是对道德的基础地位的强调以及道德素养厚重者的褒奖。《弟子规》作为传播儒学经典的教育读本,提出“德有伤,贻亲羞”,将对道德的崇尚置于有损父母的声誉、使之蒙羞的地位,这在齐家治国、以“孝”为家的最高准则的古代社会,对道德崇尚堪称无与伦比了。如果说,德是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境界,那么,善,就是价值选择、价值践行、价值评价,正所谓“道人善,即是善”;“善相劝,德皆建”(《泛爱众》)。《弟子规》所提出的“建德”,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道德功能却弱化甚至道德底线失守的社会发展态势下,是以“善”为路径的,这里的善,不仅指善言也包括善行,它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于以善言教育人,以善行感召人。就道德评价说来,善作为“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行为、活动,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5](P407),如此与人为善,助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

2.有助于滋养修身正己的高尚人格。

崇德向善作为民族美德,它是通过社会个体的高尚人格凝聚而成的,而个体的高尚人格缘自于个体修身正己的思想修养。就此,《弟子规》从晨起盥漱到衣着纽扣,从坐立行走到求人借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与引领。既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更注重思想意识的净化与道德情操的陶冶:见贤思齐、言而有信、推己及人、见利思义、不慕奢华等等的倡导,是对修身正己人格的滋养;而对谄富骄贫、喜新厌旧,邪僻之事、贪杯酗酒、花言巧语等等所给予的告诫,则具有特别警醒意义。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穷奢极欲甚至是贪赃枉法、声色犬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部分贪官倒下去,并非一蹴而就,蚁穴虽小,能溃千里大堤,从量变到质变,它有一个逐渐蜕变累积的发展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弟子规》在引领着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如果说, “厚德载市场经济”[6],那么,高尚的人格则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竖起坚固的道德防线,防微杜渐,不断增强免疫力。

3.有助于形成勤学敏行的良好学风。

显而易见,学以致用是“余力学文”篇的主题。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与全书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遥相互应。如果说,“圣人训”是全书的豹头,“不力行”的告诫可谓凤尾。这是因为:孝、悌、谨、信、泛爱众和亲仁的教诲固然好,但贵在身体力行,即必须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即形成勤学敏行的良好学风。这不仅对于高校学子说来具有启迪与教育意义,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说来,同样具有鞭策与警醒作用。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在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种恶习,甚至是一种顽疾,即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未能联系思想实际,也未能落实在行动上,这种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倾向导致学而不用、知行不一。因此,一部分人假公济私、索贿受贿、腐化堕落,最终沦为阶下囚。倘若,他们学以致用,眼到、口到、心到,得以入脑入心,身体力行、致力践行,则不会滑下罪恶的深渊。由此说来,形成勤学敏行的良好学风,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自觉、有效践行的重要保证。

4.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礼仪文明。

生活礼节是礼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明,作为一定民族历史发展的积淀与传承,是特定文化的表征,也是该民族与他民族得以区别的标识。《弟子规》关于生活礼节的规范,是与儒家传统文化中孝悌谨信、恭敬礼让、仁者爱人、与人为善、长幼有序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或者说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礼仪上的凝结与彰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并且是渗透并融入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的文明礼貌,从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角度说来,是独特的“这一个”,是有别于“他者”的“自我”,是中国的气派,中国的传统,中国的作风。所以,传承中华礼仪文明,对80后、90后乃至00后说来,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网络文化泥沙俱下,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对我西化、同化的态势下,传承礼仪文明对光大民族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信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5.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幸福家庭。

家庭有着社会细胞之喻,也是最小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幸福取决于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以及在子女的关照下父母晚年的精神矍铄和身体康健,所有这些,都隶属家庭范畴。因此,《弟子规》把家庭伦理之“孝”置于道德规范的首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平日里着眼于生活起居侍奉父母;遇事不擅自作主请教父母;不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慰藉父母;父母有了过错“号泣随,挞无怨”,规劝父母;直至养老送终祭奠父母。如果说,善养德,德纳福,那么,“百善孝为先”,孝可谓大爱、大美、大善,它居于善与德之前,是善与德的良好发端,因此,孝对家庭说来,则成为美满幸福的源泉。当下,就80后、90后乃至00后说来,大多为独生子女,自襁褓中就受到父母、祖父母的呵护溺爱,何为孝,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头脑中尚属空白。近些年来,媒体不时披露,当爱情、学业、就业受挫之际,有的年轻人走向轻生。 “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受到损伤都会增加父母的忧虑,而轻生对父母说来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爱护身体是孝的重要组成部分,珍惜自己的生命,谓之大孝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和谐的幸福家庭,在“入则孝”中得以构建。正是孝的道德规范,使《弟子规》成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最好教材。

总之,《弟子规》从孝悌、谨、信、仁爱和学文五个方面对求学学子的道德修养作了全面、细致且富有哲理的规范与告诫。它的思想内蕴契合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的要求,因此,使之成为涵养它的重要源泉。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修德”时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7]这 “八个学会”、四个层面的思想内容,在《弟子规》中有着程度不同的体现。因此说,《弟子规》的修德价值不仅是对青年学子,对全体社会公民,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与教益。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2][宋]王应麟,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3]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叶小文.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M].光明日报,2014-04-17.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

猜你喜欢

弟子规学子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杏林组曲·学子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弟子规
弟子规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弟子规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