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与旅游翻译

2014-08-15

关键词:译者译文旅游

刘 畅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旅游大国,大量的国外游客跨境来到国内,随之而来的旅游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几千年沉淀出来的人文精神以及壮阔的大好河山较贴切的呈现在世界人民的眼前是旅游翻译的中心要义。语言大师吕淑湘说过:翻译是门“杂学”1,而旅游翻译恰恰就是名副其实的“杂学”,不仅要具备坚实的双语语言功底,还需要博古通今的知识积累,以及不同文化的深入理解。穆南在《翻译的理论问题》中提到的“共相”2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或哲学意义上的可能,但不同文化的形式及内涵各有不同,所以具有翻译的必要性,但这些文化间的不同个性又构成了进行翻译的阻力。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就是力争做到破除这些阻力,使译文文本更具有可读性与真实性。

一、译者主体性

“文化转向”的概念提出后,随着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及各流派视角观点的不同,译者主体性的理解问题一直以来广受热议,译者的地位经历了从”被忽视”“被束缚”到”被边缘化”再到”被重新认可”的过程。所谓译者主体性,就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承认和强调译者主体性,并不等于译者可以任意妄为,而仅仅是为了加强译者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其更好地发挥创造性。3译者的主体性是其在翻译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特质,是否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对于译文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积极的主体性发挥利于译文的理解,使原作者-译者-读者很好的形成一条通路,达到贯通的目的。但消极方面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会导致译文与原作者的意义产生偏差甚至背道而驰,出现错译、漏译,甚至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的译文出现,因而偏离读者可接受的范围。本文试图通过对比译者主体性的积极或负面的发挥作用下译文的不同,来揭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找寻避免消极负面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最大化的实现翻译过程当中译者主体性的有益积极运用。

二、译者主体性与旅游翻译的正相关

译者主体性的正面发挥会促进译文质量的提升,加深读者对于所译语料的理解,更易被读者接受。例如,北京的卢沟桥译成英文为 The Marco Polo Bridge.如果音译为Lu Gou Bridge或者Lu Gou Qiao国外游客根本不知道是哪座桥,但其在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有所描写,被誉为“世界最美之河桥”。据此,我们就可以直接引用很多西方人都读过的原著中的词来介绍,此时译者的能动性的发挥使译文文本更加易于传播与接受,起到了较好的正面促进作用。再如: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苏东坡手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To its left is another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written by Su Dongpo,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960-1127).4此句当中的“云外流春”作者直接译为“Yun Wai Liu Chun”而后面加以解释说明,即为: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因为其题词为汉字,若直接写直译过来的英文,那么在外国读者看来此处可能题写的就是英语诗句,而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因素不但丢失,同时也失去了读者来此参观的兴趣。所以,此处译者的处理极为巧妙,不但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自我价值,同时,也勾起了读者一睹为快的好奇心理。旅游的翻译,还要注意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汉语人文性强,重领悟、意会、言外之意;西方语言科学性强,重逻辑、重形式分析。5例如: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翻译时其中的“三”应当具体化为刘关张三人,译为 Liu Bei,Guan Yu and Zhang Fei swear brotherhood in the Peach garden,直译为数字“three”在英语读者中就存在逻辑上的理解问题。

三、译者主体性与旅游翻译的负相关及旅游翻译文本存在的问题

译者的主体性受到制约,或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时,其译文缺少译者能动作用的参与便只是完成了一种文字向另一种的转换,故而内容的协调性就被大大忽视,因此,译者此时形同没有自主意识的机器,将文字堆放在一起,译文便出现很多问题。作为目的语读者的英文读者因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果按照字面直译这些句子,他们在把语言符号转为意义的过程中势必受阻,从而影响到信息的有效接受。6

(一)逐字翻译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不是基于对文字的深层理解进行翻译,而只是按照文本的表面意思逐个字的进行解释说明。例如:长沙烈士公园曾出现大量直接逐字翻译的双语提示牌,“禁止下湖游泳”标成“Prohibited under the lake swimming”,“东便门”翻译成“East Access Door”,“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翻译成“The Place You Are Standing”。翻译“爱护花草,珍惜生命”“Take good care of plants and Treasure the lives”。这些译文只是与所译语料上面的文字逐个相对应并没有分析其内在联系以及已有的英语固定表达方式。

(二)译文繁冗

译者翻译时只是根据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忽略了已有的英文表达方式,没有理清译文中的前后逻辑关系,译文前后缺少相联系,相互之间关系松散,故而译文显得冗长复杂且不合适。例如:“湖边行走,注意安全”有两种错误的翻译“Lake walk Pay attention to safety”和“Walking along the lak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your safety”.

(三)文化差异因素考虑欠缺

翻译过程当中忽略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世界各地的旅游景观都是别无二致基本是趋同的,大大影响读者的理解,甚至是误导。例如:占地万余平方米的天门山寺自明朝以来香火鼎盛,是湘西的佛教中心。译文:Tianmen Mountain Temple,with an area of over 10,000 square meters,enjoys a booming pilgrimage ever since Ming Dynasty(1368-1644AD)1It is the Buddhist center of Western Hunan.7译文中,译者将“香火鼎盛”译为“enjoys a booming pilgrimage”即:拥有众多的朝拜者。但“pilgrimage”一词本来是伊斯兰教的“朝圣”之意,从宗教文化角度讲其本质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天门山寺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通过“pilgrimage”一词,佛教寺庙里面烟雾缭绕,和尚念经,木鱼声声的画面是根本不为读者所感知的,文字就是给人构建一种意象,那么“朝圣”和“香火鼎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感知意象,其传递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内部含义,故而此处的翻译是不恰当的,译为There are incense filled the room all day,会更有助于读者意象的建立和更好的对文本的理解。

(四)大小写不统一

此类问题除了译文本身的问题外就是在译文资料制作以及传播过程当中存在诸多的格式以及形式方面的问题。例如:同一类的标识有的是大写,有的是小写。“PLACE WHERE YOU ARE”就全是大写。还有一些就是开头大写,其他的全是小写如“严禁烟火”翻译为“Strictly forbid the flame and fire”“请勿戏水,注意安全”译为“Do not play with water safety”。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拼写错误等,这些问题只要是译者亦或是旅游资料制作方稍加注意相对来说可以很容易解决。

四、旅游翻译的异化策略

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运用异化翻译策略,采取适当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减少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以期获得最佳的译文。

(一)删减

为了达到使目的语读者快速掌握所阅读的译文内容,译者应当适当对原文内容进行删减。如:由潘鹤教授设计的贺龙元帅铜像,屹立在天子山贺龙公园。铜像高6.5米,重约100吨。(张家界旅游画册)译文:The Grand Bronze Statue of Marshal He Long.He Long(1896-1969),one f the founde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orn in Sang zhi,somewhat 60 kilometers From the tourists site,led many battles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Anti-Japanese War.译文从文化历史角度出删减了“设计者、铜像高度和重量”等信息,但是关于贺龙将军的具体内容随之填充进来,使得国外游客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一景点的文化背景,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也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二)解释

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概念有时需要特别指出加以解释才能被英语读者所理解,如:炎帝陵历代为炎黄子孙敬奉先祖的圣地。译文: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has ever since been a holy place where the offspring of Emperor Yandi and Huang di(the Chinese people)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译者在译“炎帝陵”和“炎黄子孙”时,运用了解释的方法,分别加上”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和”the Chinese people”进行解释说明,这两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表述清晰,以期让外国游客更好地解读中国文化,确定炎帝为何人,同时明白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

(三)增加

一些文化含义的事物或是不易直接表述清楚的概念,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应当有所增加使得含义更清晰,调理更加清楚。例如:林边有一个洞,叫鬼谷洞,传说孙膑的师傅鬼谷子曾经在这里修炼。译文:Near the forest is the Gui gu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Gui Guzi the legendary hero as well as the master of Sun Bin,cultivated him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8译文中增加了“the legendary hero as well as the master of Sun Bin”来补充说明鬼谷子的身份。此外,还增加了“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来帮助读者解读原文中“修炼”的确切含义。

(四)改译

汉语同英语的表述方式大不相同,故而译文的句式或者是其他形式表达方面处理方式应当适当整改,已达到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的目的。例如:她(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潋滟,气象万千。9译文: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at some place,fl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原文中的四字成语“群山动容、安如处子、气象万千、势不可挡”等若直译则会繁冗。为更加有效传递文化内涵,译者按照英语的思维习惯,将原本虚无飘渺的意象在译文中转化为直观具体的物象,这样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又保持了原作的文化底蕴。

(五)类比

在遇到两种不同文化当中存在类似的文化意象时往往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将二者进行融通,如此读者可以快速的理解陌生的文化概念,易于其接受与认可。例如:(南岳的)祝融殿the Hall of Zhu Rong,the Chinese Prometheus,炎帝神农氏Emperor Yandi,the Chinese Saturn这两个名胜景点名称的翻译,找到了中国神话中祝融火神与传说中普罗米修斯的共性,炎帝和古罗马神话农神的共通之处,从译入语读者角度表达,使其在语境关联的效果下更好的理解。这样的类比方法能很好地激发读者对于该地旅游的兴趣并了解这里的文化含义。再如,因苏州由多个湖泊环抱,《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描写为东方威尼斯,故而在介绍苏州给国外游客时,可以称之为“Venice of China”。类比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国外游客马上了解苏州水城的特点,因而其更有吸引力。

五、结 论

译者主体性的正面发挥利于旅游翻译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反之则阻碍其进程。翻译活动一直以来就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换言之译者其实扮演的是一个斡旋中介的角色。10故而,译者应当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主体性的积极方面,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促进译文质量的提高,在加深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不断抵御译者自身负面的主体性的发挥,将自己的积极能动作用真正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在充分尊重文化语言习俗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真正做到使原作者-译者-读者形成顺畅的通路,使译文符合英语思维表达习惯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使读者较为充分的获取所想要的原汁原味的信息即为译者翻译工作的重要使命。

[1]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M].商务印书馆,2009:597.

[2]Mounin George,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E-ditions Gallimard,1963:251-270.

[3]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01):22.

[4]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J].中国翻译,1987,(03):32.

[5]刘再复,李泽厚.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展望.读书,2010,(1):60-67.

[6]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23.

[7]尹华光.张家界景点导游(英文版)[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8]赖少华.旅游资料中的文化翻译.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12.

[9]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40.

[10]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3.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旅游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旅游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