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现状分析
2014-08-15晏晓波高建胜
晏晓波 刘 磊 赵 平 高建胜
(河北联合大学财务处,①冀唐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贫困大学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各地区、各学校、各专业之间也很难做到统一,所以把握和界定贫困生的标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费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标准,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同学均为贫困生。国内学者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做出界定和定义,韩永清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经济上无法缴纳学费和维持学校所在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的高校学生[1];黄春杰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2];我国高校往往根据各自学校具体情况对大学贫困生给予认定。其实高校贫困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的,这个特殊群体主要是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贫困大学生无法缴纳学费,这是贫困生界定的主要参考依据;②贫困大学生无法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③贫困大学生生活费用低,难以达到当地最低的生活标准线。这一标准也是贫困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参考依据。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首次提出心理健康一词到今天,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查阅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大量的而且有价值的成果。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3]。而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在1951年更是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4]: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的要求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国内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理解阁主了心理健康的定义。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等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呈增长的趋势,从内容上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研究,也有对策方面的研究,还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研究。
国内的很多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大学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心理家健康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做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发现心理疾病发病率占20%~30%[5]。王玲、郑雪等人测查了1332名大学生,量表为SCL-90结果显示,中度及以上心理障碍的占15.2%[6]。
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1 厌学心理 贫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学费及生活费,他们常常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在校外打工、经商,有时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就会出现旷课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其学业,成绩下降,导致使学习上灰心丧气,最终达到自己不喜欢学习的地步。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问题,觉得贫困带给自己的是耻辱,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由于成绩不合格而试读或重修,生活上陷入更深的窘境。
2.2 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大学群体中家庭收入差距大,贫困生的经济状况与个别富裕学生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贫困生心理失衡,心理不平衡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这种贫困生他们也有着强烈的物质欲望,但是又不得不压抑这种欲望,自然心生嫉妒。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往往难以结交到知心朋友,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
2.3 封闭心理 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很少或没有社交活动。由于贫困大学生生活拮据,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常凑不齐学费,吃、穿又没了着落,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活动,这导致了一部分贫困大学生“自我封闭”,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热情。由于他们较少与同学交往,朋友圈子很小,自己封闭自己,因而变得越来越孤僻。
2.4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适度焦虑有利于成长,但一些贫困大学生因不能很好应对压力而处于过度焦虑之中。由于家庭困难,导致贫困生的思想压力很大,他们为学费、生活费焦虑,为家庭、父母焦虑,为学业焦虑,为爱情焦虑,更为以后的就业焦虑。人的精神如果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就容易衍生出忧虑、紧张、不安、恐惧、羞愧等心理变化。如果内心的焦虑不断加剧,严重者会产生心理障碍,这种焦虑心理对贫困生个人和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2.5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贬低。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之一。他们往往比常人更加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自卑心理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顾影自怜,并把贫困视为一种耻辱。高校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是来自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并且不能充分意识到家庭经济贫困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和耻辱的事,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从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6 抑郁心理 抑郁是在自我意识增长的基础上,因欲望不能满足或威胁而产生的。情绪低落、心情忧郁都是抑郁心理的典型表现,它的特征主要包括失望、悲观以及忧郁。抑郁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7 困惑、迷茫心理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全面而深刻,生活环境变化较大,而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发展阶段,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看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他们便会困惑、怀疑,进而对未来产生困惑或迷茫。这便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而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进入大学学习后,他们不仅要面临经济困难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和情感方面带来的心理负荷,他们体验到的困惑和迷茫更高。
2.8 偏执心理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低,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相比,他们不仅仅会因为自身的经济条件自卑失落,还会在自身能力等方面低估自己,想当然的认为同学和老师只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处事态度会变得很悲观、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强烈的偏执心理还造成心理自闭,消极对待人生,学习和做事容易钻牛角尖,遇事不冷静、不理智,有时还会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2.9 虚荣心理 对于大学生,虚荣普遍存在,这是正常的,一旦过分,则会有害无益。贫困生虚荣心的产生与其现实需要密切相关。虚荣心较强的贫困学生一般情感脆弱,过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由于贫困生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需,与其他同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又试图掩盖这种差距。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追求的只是面子上的好看,而不顾自身现实的条件,盲目攀比高消费。
3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3.1 性别 张莉、何亚芸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她们在人际敏感、焦虑等方面存在不健康心理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按性别的测定结果显示女生在恐怖等方面高于男生,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是男女生的天性决定的,女生较男生胆怯、懦弱、情感脆弱,在性格上依赖性较强、敏感、多疑,男生相对而言比较胆大、坚强,承受打击的能力也比女生强,同时女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男生多,易产生心理问题。此外女生就业压力大于男生。
3.2 生源地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来自城镇的状况好于来自农村的,可能是城镇更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中国农村整体经济水平比较落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中贫困生较多,且相当一部分需要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这就致使他们在起跑线上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此外,由于条件所限,农村学生在家庭条件、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而较之城镇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他们视野不够宽广、为人处事技巧缺乏以及对新环境适应较慢等缺点,这些可能是其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
3.3 是否独生子女 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家庭使独生子女的成长具有独特的环境,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相应的影响。不少研究都证实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独生子女。由此可见是否独生子女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这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倾注的感情更多,独生子女能够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和重视,而非独生子女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要明显少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要明显优越于非独生子女,心理压力也相对要小于非独生子女。同时独生子女也存在着一定心理问题,独生子女焦虑因子均值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强迫与抑郁因子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其自身独立性差,家长过分保护有关。
3.4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一个家庭的组成方式和各家庭成员的总体状况。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乐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学校的责任,其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单亲家庭、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抑郁程度更高。大量研究都表明,父母离异家庭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5 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职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父母职业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行为的重要因素。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学与小学及以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差异,而且两者在强迫因子上明显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越好;父母职业为干部、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心理状况好,父母为农民的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在焦虑、抑郁上尤为明显。父母的文化程度越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负面影响越大,他们多采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惩罚也会更多,而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会更加民主,对子女会更加尊重与理解,与子女沟通交流更融洽,这无疑会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起到正面的影响。
3.6 父母教养方式 所谓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家庭是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个体形成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父母采用何种教养方式抚育孩子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大学生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最先想到的是向他们的亲人倾诉并寻求帮助。对于一些贫困生家庭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都不高,父母通常忙于生计,没有闲暇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更不懂得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导子女,许多贫困生父母要求子女刻苦学习,把摆脱贫困的出路都寄托在孩子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而缺乏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理解,特别是对于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或不懂得有效地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贫困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主要受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很多研究都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父母对子女给以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助于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父母的过分拒绝和否认,容易使子女形成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不健康心理。
3.7 家庭环境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其本人的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低,易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在家庭中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不能缓解成长中的困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总之家庭环境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地认为和谐、亲密的家庭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而矛盾、冲突的家庭会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谢倩、朱丽芳的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
3.8 个人因素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都是有差异的,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很大原因上与自身有关。大学阶段是贫困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思想等各方面仍存在着相对的不成熟性,面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矛盾冲突、困惑烦恼和挫折压力,有些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着误区,自我调适能力都比较欠缺,不会正确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调节,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形成。与此同时贫困生大多性格内向,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缺乏自信心,敏感多疑,人际沟通能力也较差,这种自我认同的偏差封闭的性格都会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中学阶段往往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到了大学阶段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贫困生受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很多都是高分低能,其他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这种反差极易引起心理问题的出现。
3.9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对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了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
3.10 学校环境因素 大学消费层次明显容易造成贫困生心理不平衡。当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花钱消费时贫困生会感到囊中羞涩,但又怕同学们瞧不起自己,于是只能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脱离了群体。另外有些学生相互攀比,这同样会给贫困生带来心理压力。目前,贫困生存在比非贫困生更多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压力,但当前高校却基本没有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而采取的有效的心理预防机制,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这才会避免贫困生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并形成恶性循环。
[1]张耀灿.成才不是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6
[2]黄春杰.浅淡高校特困生及其解困工作[J].教育科学,1999,2:53
[3]黄泉源.不同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8:274
[4]付海荣.家庭因素对医学新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自尊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生论文
[5]张 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26
[6]王 玲,郑 雪,苏跃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