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冯小刚的牢骚说起
2014-08-15卢长平
○卢长平
"让老百姓满意,这句话是一瞎扯的话,你让老百姓满意的前提是你必须让领导满意……”,这是王牌导演冯小刚,面对大众对马年春晚的评头论足,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曝出的一句猛料。
在一个单位,大事小情全由领导来决策拍板,这几乎是我国长期以来遵循的一个“惯性”方式。我们不能否认领导决策在明确责任,避免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拖延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所起到的积极意义。然而,有时候,有些部门,凡事都由领导来拍板决策,显然不单单是有失公允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行各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惯性”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比如在医疗机构,如果一个根本不懂基本临床医疗业务的院长来左右一个优秀大夫的诊疗方式,甚至对大夫的治疗措施给予最后决策,结果显然是可怕的。这样的事情说来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绝不是空穴来风。在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有的领导,为了表现自己的“权威”,往往会用自己的权力来对“权威”的结论进行把关审核,显然,在不少情况下,这种决策的失误率难免会无形中增大。而这种失误,轻辄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闹剧,重辄可能会出现前功尽弃、劳民伤财甚至会对国家财产或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作为中国首个作品票房过10亿,战功赫赫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所执导的作品如《天下无贼》、《手机》、《非诚勿扰》、《集结号》等优秀影片,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毋庸置疑,对于拍戏演电影,揣摩老百姓的心理,乃至讨老百姓的“彩头”来说,可能没有几个人敢给他递招,至少,在这方面,他绝对比他口中的所谓“领导”要权威得多!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腕”级的“权威”,最后对权力的“权威”也无可奈何。冯小刚的这句感叹或牢骚不知会让多少无“权”的“权威”者感到灰溜溜的……
一个领导干部通过不断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拓展自己的视野十分重要。但一个领导干部无论再怎么学习,其知识面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一个领导干部更不应该是“万金油”式的干部。但领导干部自有其英明之处,他们的高明之处或作用应该充分表现在知人善任,从全局上协调沟通,让自己的团队尽可能地人尽其才上。那些总担心自己的下属比自己“高明”而不懂装懂,仅仅依靠权力来树立自己“权威”的领导干部,注定在多年之后会贻笑大方。
最近,中共中央高层正在对基层政府部门进行“简政放权”的大胆尝试。这也应该是对个别自以为是、凡事都爱“决策”的领导干部提了个醒。
(责任编辑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