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票否决”的泛化不容小觑

2014-08-15何勇海

党政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信考核制度应付

○何勇海

“一票否决”似乎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据报道,某省“一票否决”事项竟多达62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仿佛没什么不能“一票否决”,让基层苦不堪言。

“一票否决”被滥用,不良后果显而易见。其一,让下级穷于应付,实在应付不过来时,极有可能弄虚作假。其二,只高度重视那些“一票否决”事项,甚至把它搞成面子工程,却淡化和弱化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工作。其三,会伤害“一票否决”的制度刚性和政府公信。弄虚作假和大搞面子工程,让“一票否决”成了“一票不决”。也有一些“一票否决”事项因问责不严,更成了彻头彻尾的摆设,更是“一票不决”。比如环保“一票否决”在一些地方就未落到实处,除非真的发生特别重大、影响极坏的污染事件,实在保不住了才被追责。现在一些城市每个月都在空气质量最差排行榜上,没看到哪个官员因此被免职。这会不会导致公职人员不再将“一票否决”当回事呢?

由此观之,真该对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事项进行大清理。不久前,中组部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解决“一票否决”泛化问题,便是对“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进行纠偏。各地各部门要动“真刀真枪”,能取消的要取消,不能取消的要给出很清晰的边界,以免“一票否决”干扰依法行政,以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行政考核指标。

猜你喜欢

公信考核制度应付
Task 6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以大练兵铸塑环保公信
提升司法公信关键在基层——访辛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延生
把司法公信彰显在群众身边——访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文萍
保定市满城区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 服务协同发展
CBTC系统是否可以应付复杂的铁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