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2014-08-15毛力熊
○毛力熊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校副校长)
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关键要准确把握和全面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干部培训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以先进的培训理念、科学的教学布局、有效的培训模式、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培训质量、效益和规模的统一。结合浦东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坚持过去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将抓住新机遇,继续改革创新,努力先行先试,进一步探索干部培训科学化新路。
一、坚持覆盖全员,分层分类,实现班次设置的体系化
浦东经过2 0多年的开发开放,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各类人才集聚的高地,干部和人才的数量都很大,从体制内需要轮训的人员情况看,目前处级以上干部的总量就达到了2500名左右,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含参公人员)5000名左右,村居党组织书记1100名左右。每年举办各类班次160期左右。因此,浦东的干部培训更加强调科学布局,统筹规划,既要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又要做到分类别、不重叠。新五年的培训,要更加注重计划性、统筹性、超前性,形成比较科学的完备的班次设置体系。
一是班次设置体现全员覆盖。
包括党政领导干部轮训、中青年后备干部调训、公务员专题培训、党外干部培训、企业领导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和区党代表培训等各类班次,同时培育发展具有浦东特色的班次,比如社会组织人才培训、留学回国人员培训、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以及浦东承担的服务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干部培训。
二是班次设计凸现分层分类。比如党政领导干部轮训按照层级细分为副局职干部的专题研修班,正处级干部的读书班,副处级干部的轮训班等班次,学制以一个月为主;又比如后备干部培训根据年龄和职级划分为中青班(正处级的后备),业务骨干班和青年班(副处级的后备)、科级干部素质强化班、青年干部能力拓展班等班次。
三是专题班次重在服务大局。围绕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定位,每个阶段浦东重大部署、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的要求,针对党政领导干部这类对象,设置专题研修班次,比如2011年设置五个专题班次,包括金融中心建设专题、社会管理创新专题、航运中心建设专题、后世博城市管理与建设专题、转变发展方式专题等班次;2012年设置三个,包括文化发展专题、社会管理创新等班次;2013年设置二个,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专题等班次。2014年我们考虑设置三个专题班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管理专题、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专题和转变政府职能专题。
四是任职班次聚焦提升能力。结合街镇班子换届调整和新任干部提拔使用情况,设置新任街镇领导班子培训班、新任副局职领导干部培训班、新任处级干部培训班,旨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岗位履职能力。
二、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现教学计划生成的专业化
干部培训科学性的前提在于是否把握了培训需求,包括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需求,同时也在于是否把握了培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培训各个阶段大量的需求调研,并运用专业化的知识、工具和专家力量,加以提炼和归纳,不断完善教学计划的生成,才能使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得以实现。
一是从训前调研中把握需求。
在年度培训计划和学期教学计划制定之前,由分管校长牵头,建立组织部干教处、党校教学处、联络员、班主任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收集对培训的建议,把组织对干部的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和干部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确定培训班次、目标、对象、主题以及教学安排。
首先,做好年度培训规划的需求调研。选择区内所有的委办局、管委会、街镇、直属企业开展全面的培训需求问卷,为规划全年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学期培训计划的需求调研。通过与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街镇、委办局等组织人事负责人交流座谈,把握单位对培训的实际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的重点和焦点。
再次,突出对重要班次的需求调研。比如针对街镇换届后班子成员的轮训以及各类专题研修班,分别到具有代表性的街镇和涉及相关专题的各业务主管部门,采用与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个别访谈、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具体培训需求,使教学计划贴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需求。
二是从学员评议中把握需求。
每个主体班培训结束时都要发放《评议测评表》,请学员进行培训评议,由教务处专人进行统计和分析。《评议测评表》全面反映了学员对培训班总体培训效果、教学安排和专题课授课、班主任工作、联络员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质量评估,是对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比较全面的反馈,也是改善和推进培训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重点班次,在培训结束时,由教学处直接召开专题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结业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从跟踪反馈中把握需求。
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通过不定期的回访,进一步向受训学员听取意见,了解培训对他们工作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走访有关委办局与街镇等方式,了解受训学员在岗位上的表现以及组织人事部门对培训工作的建议。中青班等后备干部培训班结束后,教学部门要将学员培训情况和具体表现直接反馈给学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时也听取组织人事部门对培训的建议。
四是从协商会商中把握需求。
组织部作为培训主管部门、党校作为培训主渠道,建立了培训工作的协商机制,共同研究年度主体班总体规划,沟通各类班次教学计划设计;党校(行政学院)与人保局、统战部、社工委、民政局、国资委、团委等单位以及组织部人才处、组织处、党代表处等处室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确保各类主体班次培训需求能够有机生成为教学计划一部分,实现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三、坚持价值引领、突出重点,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干部培训的“四位一体”教学布局,是在继承过去“一个中心,四个方面”布局基础上的新发展,既体现了培训一贯的价值取向,又反映了新阶段培训的重点内容。在浦东干部培训实践中,我们感到教学内容的总体布局必须坚持围绕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聚焦一个主题(浦东开发开放与综合配套改革),突出二项任务(党性锻炼与能力训练)。在此基础上,培训内容要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注重综合和重点的结合。
在培训内容安排上,首要的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并将党性教育贯穿整个培训始终,在确保重点的基础上,形成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区情研讨、知识素养、能力培养为主体班培训内容的总体框架体系。
二是注重现实和历史的结合。
培训内容中,既安排了经典著作的导读,以及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又根据当前世情、党情,国情、市情、区情的新变化,在每年的培训中,突出一个“新”字。比如,首先强化政治理论和宗旨意识的培训,进一步增加学时,突出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国家、上海和浦东的形势和任务:一是围绕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设系列讲座;二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三是讲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四是紧密结合国家、市、区“十二五”规划“五位一体”建设的推进情况;五是贯彻市十届历次全会、区三届历次全会以及中纪委全会精神;六是及时回应学员在能力素质和岗位履职中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在理论上更接近前沿,在政策上更具指导性,在效果上更符合学员的要求
三是注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
根据不同班次不同培训对象,在总体框架下,突出特殊性、个性化特色,如后备干部班在理论学习单元进一步加强学经典原著的比重,加强党性教育的分量,加大廉政教育的力度,加重能力训练的分量,增强实践锻炼的内容。比如科级干部素质强化班,在6个月的培训中,用4个月的时间安排学员在艰苦复杂环境和一线岗位锻炼,拓宽视野,换位思考,加强学员的宏观思维、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锻炼有成效,学员反响好;副局职研修班则更多地采取专题研讨方式,举办过世博应急、航运中心建设、文化改革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等班次。
四、坚持学员主体、学以致用,实现培训方式的实效性
干部培训的主体是学员,学员既要在培训过程中提升能力素质,同时也要让培训体现实用、管用的成效。
一是强化研究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领导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结合。同时,不同班次学员在入学前就按党校要求分别准备好相关案例以备研讨
二是强化实战型训练。加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全员参与型教学的比例,设置主题限定性的即兴式演讲和辨题开放型的对抗式辩论,在中青班完善调研报告答辩环节,请高校、研究机构、党校系统专家、教授,实际工作部门领导、专家以及学员所在单位领导共同给学员提问、质疑、评分,提升调研报告质量。通过实战训练,培养学员的执行力、政策理解与贯彻能力、媒体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每班都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思考工作建议。后备干部培训班结合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是强化自主选学。推行全区处级干部自主选学。为拓宽视野、提升水平,开设干部选学专题研修班,选题由组织确定,班次由学员选择,开设了马克思主义专题、中共党史专题、资本论专题、国际形势专题。推行主体班次特定单元自主选课。根据党校专职教师准备专题的情况,推出一批专题课,由学员根据自己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激发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是强化基地建设。我校一直致力于现场基地建设,目前在市内外已有5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相对成熟,教学效果良好。
五、坚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实现学风建设的制度化
当前学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对学员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制度化管理,遏制不良学风的抬头和蔓延。结合浦东的做法,在培训的四个阶段执行好十项制度至关重要。
一是培训前准备阶段。培训前的准备阶段是做好培训的基础。支委(班委)预备会制度:主体班开学前一周召开班级临时党支部(班委)预备会,组织部与校院领导、联络员、班主任与支委参加,主要目的使支委(班委)了解培训的总体部署,办班背景,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与要求,明确支委工作职责。
二是培训阶段。基础理论摸底测试制度:通过摸底,测试学员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增强培训的主观愿望,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集中住宿和严格请假制度。“三个规定”的自学制度:学员自学必须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学习指定的学习材料、学习书目,出勤要求与其他培训内容一致,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严格执行学员管理制度对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党性锻炼和维护培训秩序发挥了保障作用。班主任全程管理制度:选配教学科研骨干担任班主任,班主任从制定教学计划开始直至培训结束,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培训管理。联络员跟踪考察制度:组织部、校院的联络员全程参与各类主体班培训班的大组交流、专题研讨、主题活动、参观考察等各项活动,参与学员考查、考评工作,特别是在一些交流中,及时对交流情况进行点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员“三个自主”制度:加强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监督。党性分析与主题活动制度:将学风建设与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以党性锻炼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体现党性修养,同时将党性分析材料作为学员本人学习小结的一部分,增强了此项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考评阶段。根据不同班次性质与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学员综合考评制度:后备干部培训班须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统一组织的政治理论任职资格考试;并且采取学员自评、小组鉴定、支部意见,形成学员鉴定表(交所在单位存档)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培训结束,结合学员自评、学员思想小结,从学员在培训中的具体表现及宏观层面、综合素质等,对每位学员作出综合性评语。
四是反馈阶段。向选派单位反馈学员情况制度:在培训结束后(每半年),组织一次后备干部学员情况反馈会议,将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的主要情况,及时如实地客观地反馈给组织部与学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为更加全面地考核和选拔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实现培训研究的长效化
新形势下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干部培训科学化水平,必须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创新,更好地把握干部教育的规律。十多年来,浦东党校一直把两个规律的研究作为校聚焦的三个领域之一,动员校内教师,边实践边总结,出版了《党校教育规律研究》、《现代干部培训的理念、方法与技术》,同时编辑和出版了系列案例丛书,领导案例、行政案例、党建案例、浦东创新案例等,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为教学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案例素材。
为努力把握规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研讨会为载体,从2005年开始每隔两年举办西部地区党校系统教育规律研讨班,培训期间召开研讨会,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市委党校、长三角党校及上海部分区县党校参加,2005年主题是“党校教育规律研究”,2007年是“公务员培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2009年是“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与教育方法创新”,2011年是“现场教学方式创新”,2013年是“党性教育的方法与创新”,东西部党校共同探讨各自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思考,也是对浦东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