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对华认知及其原因分析
2014-08-15李海龙
○李海龙
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形象”既包含自我的塑造,也包含外界的认知。国家形象意义重大,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其身份和地位,也决定着他者对本国的判断和策略。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和对外关系的空前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这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精英和战略家的共识,因此,准确获知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已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搞明白的问题。而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可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欧盟不断增强的向心力和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一道并称为界定世界新秩序的四大趋势,加之欧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把持的话语权,这些现实使得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及其反应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厘清其相通和差异之处,分析产生原因,将有助于中国未来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欧美对华认知的相通之处
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欧盟和美国在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上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首先,从最基本层面上看,美国和欧盟都愿意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加深它与全球体系的联系。双方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维持现状而非改变现状的强国,并且都相信通过让中国广泛参与国际机制的方法,可以促使中国接受国际社会的行为规范。所以,美欧对中国逐渐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体系均持欢迎态度。实际上,这一理念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是指导美欧对华政策和策略的核心原则。
对于美国而言,早在1968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就曾表示过,一个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中国是世界的不稳定因素,这个论断是尼克松访华的原因之一。同样,吉米·卡特总统也秉承了这一信念,于1979年实现了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随后的美国总统基本都秉承这样的理念,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双边合作,将中国引入多边国际机制,鼓励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对于欧盟而言,长久以来,它一直相信把中国嵌入国际机制是一项明智选择,与美国相比,欧盟的观点更加坚定。这一观点来自于欧
盟世界观中几个相互支撑的基本信念:一是主导性的强国应受到制约,多极世界要比单极世界或是无政府秩序更加稳定;二是各国应当遵守国际法和约定俗成的国际行为规范;三是应当加强国际机制的影响,赋予其推进有效的全球治理的权力;四是自身作为欧盟能够体验到主权让渡带来的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分享;五是软力量应当比硬实力更有影响。在欧盟人思考中国形象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潜在作用时,这些欧盟世界观中的核心要素都得到了应用。
其次,尽管各自在政策工具和战术上有所不同,欧美同样关注和干涉中国的一些“内政问题”,例如人权问题。双方都力图推动中国人权状况的改善,而且共同的目标基本一致。美国总是采用公开外交,在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提交关于中国问题的提案,而欧盟虽也竭力促使中国批准和遵守联合国各项人权公约,但它倾向于秘密外交,有意避开联合国人权会议等特别机制。不管如何,欧美时常将人权问题视为一个外交工具,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指手划脚。
再次,美国和欧盟还强调中国有必要建立和强化法治。双方都相信这样有助于实现更多的目标:尊重人权;保障市场经济的平稳有效;根除腐败以及建立法律保障等。对此,自2003年开始,美国国会拨出一笔公共基金直接用于资助中国的法治项目。与美国相比,欧盟在中国法治项目上的投入要大得多。欧盟及其若干成员国,特别是瑞典和英国,多年来已连续投入大量资源,分别在中国和欧盟设立各类法律、司法和刑事等领域的培训项目。
最后,欧盟和美国都共同关切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所作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美欧先后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极力督促中国政府践行承诺,进行范围更广的经济和金融改革,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开放外国在华金融服务业务,解除对消费品零售分销权的管制,减少中国的非关税壁垒和倾销行为等方面。尽管美欧公司在中国展开直接竞争,但在政府层面上,对大多数与贸易有关的议题,双方还是保持着长期的团结。例如,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欧美经济形势的恶化,双方在反倾销诉讼方面给予中国政府以强大的压力。
二、欧美对华认知的差异
从美欧官方和民间的资料看来,双方在对待中国的方式上存在结构和观念两方面的差异。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理解“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这个概念上。
大体上讲,美国方面关于中国崛起对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体系的影响有三种认知和判断: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融入现行国际体系是值得欢迎的,中国应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最典型的莫过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它将挑战美国霸权,这最终将导致中美冲突,例如前副总统切尼;第三种认知介于以上两种认知之间,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挑战现行国际体系,但这种挑战是可控的,未必导致中美之间的冲突。
其中,第三个观点最为贴切。因此,美国在公开讨论中国问题时,总是把中国崛起与其日益增长的硬实力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如中国的军事力量增长及其对美国在东亚安全利益的影响,这事关台湾以及更宏观的形势;此外,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经济也让美国人感到不安。这是美国大多数中国问题专家看待中国崛起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激发美国关于中国问题辩论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美国人普遍不满由于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而造成大量工作岗位的流失,然而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威胁、对美贸易的巨额顺差等问题较之中国崛起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含义还位居其次。而且,美国重返东亚、扩增驻军等一系列行为更是印证了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
欧盟则持有另外的观念,它更多地把中国崛起看成是一个国内转型过程。欧盟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进行多重转型的发展中大国,正在经历经济和社会转型,转向一个更开放的社会以及更具民意代表性与合理性的政府。因此说,美国人主要关注中国的对外行为,而欧盟方面则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国国内。这种基本观点的不同导致双方决策与资源配置也有所不同。
欧盟观察中国的视角决定了欧盟对华政策的基本面:帮助中国成功把握国内各种转型与改革。欧盟更愿意保持中国的现状,协助中国政府应对国内的各种挑战。与此相应,欧盟国家和欧盟委员会自信可以向中国提供的经验很多。这不仅是由于西欧在社会民主和公共福利方面积累了长期经验,而且也因为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类似的经济和政治转型,同样有经验可资借鉴。因此,欧盟人热衷于向中国推广在产业改革、高等教育、科技政策、提高政治透明度和可信度等许多领域中的经验。简而言之,欧盟相信它可以为中国的“能力建设”提供很多帮助,故而在这些项目上投入巨大。
欧盟和中国于2003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反映出欧盟已经把中国视为解决重要的软安全问题中的关键一方。欧盟确信其主要安全威胁是各种跨国问题,如非法移民、国际犯罪、传染性疾病、能源、环境等相关问题。欧盟认为中国是影响这些问题解决效果的主要力量之一。
此外,欧盟学术界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和能够融入国际体系相应地也抱有信心。欧盟学者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有着深刻印象,对于中国积极加入多边国际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也普遍持欢迎态度,将此视为中国愿意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并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他们比较能够以客观务实的眼光看待中国崛起。如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专家范·舍尔平贝格认为,对中国的崛起无非可以采取两种政策,即接触或遏制,但无论是接触中国还是遏制中国,都必须通过对外经济政策来实施,而“遏制与经济事实背道而驰”,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之一,在东亚区域占有中心地位,GDP在世界排名第二。因此“中国再也不能被遏制了,相反,必须在一个强化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中加以接触”。换言之,遏制中国的崛起已经不仅是一个主观上是否希望的问题,更是一个客观上是否能够做到的问题。
虽然欧盟和美国公司都跻身于中国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之中,但在欧美政府层面双方投入的资源各有侧重,反映出双方看待中国崛起的方式的不同。美国把主要资源用在监控中国硬实力的增长,力图阻止中国可能出现的海外扩张行为,而欧盟则把资源集中投放于促使中国国内进步的项目上,以促进中国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欧美对华认知分歧的原因
欧美对中国的不同认知主要产生于不同的特定背景,这些特定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美对华认知的差异:
第一,欧盟国家认为,在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新兴经济强国的崛起并改变世界经济结构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世界经济史中,后来居上的经济强国快速发展并非罕见,这类通过掌握新技术和技术创新在全球制造业中脱颖而出,从而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一战前的德国和二战后的日本即是如此,当今中国的崛起只不过是一个最新的例证。
在欧盟看来,在中国愿意融入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和秩序的条件下,它的崛起将有利于欧盟国家的发展并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全球经济机制接纳中国是一个“良机”。另一方面,作为衰落中的体系支配者,美国却倾向于“对一个正在兴起的潜在竞争者保持猜疑的眼光”,其应对方式有两种,一个是遏制战略对手,阻止它获取新技术来挑战美霸主地位,另一个是与其合作而将其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而美国人正在这两个选择中犹豫不决。
第二,中欧之间不存在重要的安全和战略分歧,因而根本性的利益冲突较少。欧盟认为,对其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各种跨国安全问题,而与正在兴起的中国的合作能够有助于应对欧盟的安全威胁。同时,由于地缘和自身的实力,欧盟国家对华关系的重点集中在经贸领域,而对中国崛起的潜在地缘政治意义远不如美国那么敏感。如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有些欧盟大国持有积极态度,做出了推动解禁的努力。尽管美国也不满意中国崛起对美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但它更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及其对美国在东亚安全利益的影响。例如,美国知华派代表人物之一沈大伟也认为,中国军队硬实力的增长“是中国亚洲邻国最严重的战略梦魇之一,因为它将大大改变东亚安全环境并破坏其稳定。美国深深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毕竟半个世纪来它是东亚安全和稳定的保护者。”
第三,对于冷战后国际秩序,欧盟与中国有着类似的“世界观”。出于自身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与二战后一体化的实践,冷战结束后欧盟积极倡导建立多级的世界和推行多边主义政策,主张加强包括联合国等多边国际制度的作用,利用软实力塑造规范性行为并通过谈判达成共识来解决国际争端。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格局并没有影响美国利用自己超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主宰世界事务的倾向,这尤其表现在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单边主义行为上。
美国的这种战略思想和政策引起欧盟人的强烈不满,他们与主张建立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共识。正如上文所言,欧盟世界观的核心成分都被运用于欧盟对中国及其在国际体系中作用的思维方式上,并成为他们应对中国崛起和使其融入国际体系的利器,也即基于强大的多边协定和制度联系建立一个强大的经济和政治依存网络,有助于各种国际冲突和纠纷的和平解决。
以上欧盟学者对中国崛起的认知无疑是积极的并带有乐观色彩,然而这种认知近年来受到了挑战。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并在21世纪开局后不久即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权益,欧盟人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欧盟对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2006年开始一直发展良好的中欧关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分歧增加,尤其由于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法国等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指手画脚并在外交上进行挑衅,使得中欧政治关系波动较大。而在经贸领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增加,这进一步导致中欧关系的复杂化。
总之,在中国的形象问题上,外界的看法和认知非常关键。其中,由于种种原因,欧美对华认知及其作为尤其值得关注。由于欧美双方在地缘政治、国家利益、秉承的规范原则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异同点,使得双方在对华认知方面既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的认知清晰了解,对于未来中国在世界舞台角色的扮演、责任的承担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