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那两位》中的“凝视”和“自我”
2014-08-15张金花
张金花
《另外那两位》中的“凝视”和“自我”
张金花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她擅长用冷峻的笔调和入微的心理描写,以特有的视角审视女性们的婚姻和命运。本文拟通过短篇小说《另外那两位》来分析其中的凝视和权力,旨在揭示男性对权力的掌控决定女性的从属地位,进而使女性的自我丧失。
伊迪丝·华顿;《另外那两位》;凝视;自我
张金花/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上海200234)。
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美国上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优雅、流畅的文字,细腻和充满魅力的感情使其作品至今仍保持生机。其短篇小说《另外那两位》用客观冷静的笔调描绘了纽约上层人士魏充的家庭生活和他一波三折的内心世界。故事的主人公是事业取得相当成功的上流人士魏充、其妻子艾丽斯以及艾丽斯的前两任丈夫。新婚生活开始得并非如魏充期盼的那样温馨恬静。由于莉丽的生病和教育问题,魏充不得不同意艾丽斯第一任丈夫频繁地出入于自己的住宅。而工作中又须经常面对艾丽斯第二任丈夫。随着与艾丽斯两任前夫的不断接触,魏充时时凝视思索着艾丽斯,渐渐觉得她不是他想象中那种柔顺、娴静又充满母性的女人,而是一个通过美貌和婚姻不断向上流社会攀登的妇女形象。在魏充凝视下,艾丽斯成了表面上胆怯柔弱,实际上似乎是老练、精明同时又深藏不露的女性。小说的结尾,由于一次巧合,她的两位前夫和魏充都先后来到书房,但艾丽斯却冷静巧妙地用一杯茶化解了四人同处一室尴尬的场面。
一、凝视理论和男性视角
凝视(Gaze),牛津词典释义为一种长时间的、专注的、审视的“观看”。在1964年,拉康率先提出了凝视不是来自于主体,而是隶属于客体世界。正如他所说:“决定我的东西,是外人对我的凝视。正是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别人的目光;正是从外人凝视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凝视的结果。”另外福柯认为这种“观看”还涉及观看者和被看者的个人身份,还带有性别、种族、主体与客体、权力、欲望、殖民等内涵。凝视就是携带着权力运作或者欲望纠结的观看方法,观看者被权力赋予“看”的特权,通过“看”确立自己的主体位置。被观看者在沦为“看”的对象的同时,体会到观看者眼光带来的权力压力,通过内化观看者的价值判断进行自我物化。
整篇小说是从魏充的视角来叙述的,他时时凝视着艾丽斯,艾丽斯的一切也是通过魏充的话语里呈现的。在故事的结尾他惊诧于她处理尴尬场面的沉着冷静,突然意识到对于艾丽斯来说做谁的妻子无关紧要,她只是在扮演妻子的角色而已。在男性们强权的凝视下,纵然能一步步从社会底层爬上来,但艾丽斯早已不自觉地内化了历任丈夫的价值判断,竭力曲意逢迎完成男权社会所要求她的角色——一个完美的妻子。在带有男权的凝视下,艾丽斯被塑造出来,因此最终她丧失了自我。
二、在凝视之下艾丽斯的身体、婚姻和生活环境
自上而下的凝视是权力的象征。拥有支配权力的一方处在主体地位,他们会直截了当地观看,而弱势的一方甚至没有勇气抬头对视。而艾丽斯在这种凝视下,是被边缘化了的男性的“他者”。文中魏充对艾丽斯的凝视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虽然他讲述自己生性温柔,但作为家庭的权威从未受到过任何质疑。故事的一开始,魏充在客厅一边等新婚妻子艾丽斯下楼共进晚餐,一边在暗自思索和凝望自己的生活。虽然他富有多金,但由于性格原因,生活是灰淡的。而艾丽斯处事不惊,生气勃勃的愉快性格给了他很大安慰,就像是“压舱物”一样令人安心。虽然艾丽斯第一次婚姻生的女儿莉丽患了伤寒,但魏充预料她那娴静的性格会让她理智对待,不会无谓的担心。他想象艾丽斯的吻会是“多么令人安慰的姿态,”是孩子病愈的预言。这是他们新婚夫妇在自己家的第一个夜晚,而魏充也为“自己孩童似的兴奋感到惊奇。”此时艾丽斯是在魏充眼里所有女性美好面的化身,是新婚娇柔的妻子,是充满爱意的母亲。等待中,魏充还穿插叙述了艾丽斯前两次婚姻结束的原因。艾丽斯和亥斯克得的第一次婚姻,魏充认为只是个年轻人匆忙的错误。而和凡吕克的离婚则是因为他不羁的生活方式。虽有传言说是因为凡吕克经济上的原因,魏充以为自己对此能够一笑了之。
然而,和他期望相反的是,艾丽斯下楼时满脸忧虑,一反常态。当被告之是由于第一任丈夫亥斯克得要来探望莉丽时,魏充惊异地反问:“这儿?”
魏充夫人在他凝视下面红了。
虽然勉强同意亥斯克得的探访,但魏充猜疑凝视的目光却从未从艾丽斯身上移开过。“他也看到她的双唇犹豫地勾成一笑。”而艾丽斯则听命于丈夫,转而似乎真的“忘记了那件头疼的事”。即使不在家里,魏充的脑海追踪的还是艾丽斯。他故作漫不经心地问起艾丽斯当天有没有见亥斯克得,她犹豫了一下才回答“我让护士见了他”。这里艾丽斯为一时未多加考虑地见了前夫而不得不撒谎掩盖,以便保持完美妻子的形象。而魏充得到让自己放心的回答后,他又重新把玩审视着艾丽斯。
他倚着火炉台,看她倒咖啡。在灯光下她的手镯摇曳着光辉,好的一头柔发也更光泽。她是多么苗条细小,她的每一举止像水似的流动。在各方面,她都显得和谐自然。当他忘记亥斯克得时,魏充重又感到占有她的幸福。这些都属于他,这一双白嫩的手,灵活的举动,那淡棕色头发,那双眼和唇。
这段描写突出了艾丽斯的女性感观气息,她的头发、手、眼睛和嘴唇都是魏充的凝望对象。艾丽斯如同一件艺术品一样是供他去占有的。男性的凝视的目光已是艾丽斯的一部分。顺着丈夫的眼神,她在为魏充倒咖啡时的神态极富女性气质,举止文雅,神情闲定。她的一举一行都符合魏充想象中的一个完美柔弱女人。
后来直接和亥斯克得碰面时,亥斯克得略带寒酸的衣着,唯诺的举止使魏充在脑海里又一次仔细想象和打量艾丽斯和她的第一次婚姻。
“他看到她与她丈夫去剧院看戏,或者甚至于去一个教堂晚会,她头戴一顶“时髦帽”,他身穿一件黑色上衣,有些皱,戴的是用橡皮圈套住的假领带……他想着艾丽斯看去将是多么可爱,穿着一件经过巧妙仿制的纽约时装画报所载的衣服样式。她是多么藐视身边别的妇女,憎厌她的生活,暗自感到她在社会上应该有更高贵的地位。”
魏充仅凭亥斯克得些许吃惊或同情的外表神情,便假定第一次婚姻失败的原因是艾丽斯不安现状,贪图富贵。在魏充武断地猜测和凝视中,艾丽斯深藏的自己似乎一点点被揭开。从另一方面来说魏充比另外两位前夫都富有,这是他能占有艾丽斯最可靠的资本。一旦这种对欲望对象的占有受到威胁,无论这种威胁是否真的存在,魏充都会警觉起来。对艾丽斯前两次婚姻失败原因的思索,能给予他自己安全感。艾丽斯在魏充眼里是物化的女性,像物品一样被人占有。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艾丽斯必须扮出完美妻子的形象,以婚姻作手段,先后依附不同的男性。而这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望。她自己也把这种期望奉为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在后面亥斯克得来找魏充希望换掉莉丽的法语老师时得到了很好的佐证。魏充无意中得知亥斯克得第一次来访时,艾丽斯见过他。而艾丽斯“欺骗了他,可是她以后却遵守了她丈夫的愿望。这件事反映了他妻子的性格”。艾丽斯早已认同了丈夫的权威,服从并按照丈夫的意愿行事对她来说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我们看到她后来遵守得很好。魏充仍感到不满,他觉得“她不会自动地想到魏充的愿望,比起她对他的欺骗,更令他感到失望”。没有完全同一地站在丈夫的角度就是令人不快的,就是威胁到他自己对艾丽斯的绝对占有。置于丈夫魏充全方位的凝视之下,艾丽斯是通过婚姻改变物质生活的一个被凝望客体而已。
三、凝视下对艾丽斯母爱的质疑
魏充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艾丽斯显示出的母爱是吸引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屋子里的天使”的化身。“她爱她的孩子,这种母爱…使得她在他眼中更加可爱。”但当亥斯克得指责由于莉丽家庭老师不正直,女儿也“变得力求讨人欢心,也不诚实”时,转而怀疑艾丽斯对莉丽的爱。但从艾丽斯的角度来说,女性不可能真正地如实表达自己,如不讨人欢心的话甚至无法生存。她为了不引起丈夫的反感,一直避免和前夫见面,即使有可能引起误会也在所不惜,这也证明艾丽斯自己主动用男权的要求来监视自己,管制自己。本来是为了维持家庭和睦而做出的牺牲,在魏充的凝视下,也变得令人不齿和鄙夷。
四、结语
在魏充象征男性权力的凝视下,艾丽斯从完美的妻子形象,跌落为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底层人士,最后在小说结尾处魏充接过妻子递过来的茶杯,和另外两位前夫共处共饮,似乎表明魏充接受了她讨巧的性格,默许了她有男性价值判断下的不完美之处。《另外那两位》是从魏充的视角,叙述他的所看所思所感。伊迪丝·华顿这样的安排非常巧妙。一方面表现了男性掌握了完全的话语权。在他的凝视下,读者只能读到既多疑又阴郁的魏充对艾丽斯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佐证艾丽斯的女性从属地位和没有自我的生活状况。文中我们丝毫听不到艾丽斯自己的心声。如果完全从魏充的角度来考虑建构艾丽斯的形象,就一样从凝视的权力高处来感知艾丽斯,她就会是魏充眼里的艾丽斯,读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权力的同谋。生活在这种凝视的权力重压之下,艾丽斯唯一的“自我”就是没有自我,是内化了男性社会的价值判断而物化了的结果。
[1]Jacobsen,Karen J.Economic Hauntings:Wealth and Class in Edith Wharton’s Ghost Stories[J].College Literature,35.1(2008):100-127.
[2]Krips,Henry.The Politics of the Gaze:Foucault,Lacan and Zizek[J].Culture Unbound,V2(2010):91-102.
[3]Inverso,Mary Beth.“Performing Women:Semiotic Promiscuity in‘The Other Two’”.The Edith Wharton Review,10.1(1993):3-6.
[4]Wharton,Edith.The Other Two[M].Whitefish:Kessinger Publishing,2010.
[5]陈榕.凝视[A].赵一凡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6]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12.
[7]萨特.沈志明,施康强译.萨特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8.
[9]张世君.电影凝视中的性别意识[M].当代电影,2004(3):106.
[10]朱虹选编.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I106
B
1671-6531(2014)01-0048-02
郭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