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4-08-15林圣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有效性知识点探究

林圣峰

林圣峰/永泰县青云中学一级教师(福建福州350700)。

教学有效性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和谐的教学关系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教学最佳效果。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师生双方不能同心协力,即使付出较大努力教学效率仍然很低,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协调好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学会激励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处在发育期,逆反心理较强,教师的冷漠和讥讽会造成学生的极端反感,容易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抵触数学教学,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这样的案例在教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鼓励和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等枯燥的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解“负数”时,将冬季某一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明晰负数的意义,并从生活中寻找有关负数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当学习任务较多、问题较难、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多时,教师就要借助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分工,利用合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相似定理时,可以通过小组分工,按照一个角为45°、一个角为60°让学生制作边长不等的三角形,最后对三角形进行对比,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相似的基本结论,教师进行验证,引出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真正对学习感兴趣,能够自觉探求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寻求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很多数学问题其实都来自生活,从远古的结绳计数说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很多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中探究数学的奥妙,增强学习数学的效果。

2.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把问题埋在心底,日积月累、问题成堆就会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压力,同时由于数学知识的环环相扣,也容易影响今后的学习。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必须敢于提出问题,将问题消化在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思路,自主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合理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通过自主探究促进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要通过问题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利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点。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而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具体措施。要想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的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1.深入分析学情。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情感和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构成的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即使学生学得很认真、教师教得很辛苦,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需要、学习现状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了解,这势必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深入分析学情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状况,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和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才能消除师生沟通的隔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活动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初中的孩子正处在发育的年龄,叛逆的心理比较严重,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万万不可心急,否则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在学校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孩子的成长和能力各不相同,教师不能死板地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而是要耐心地和学生交流,细心地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教导可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创设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充分展现知识的奥妙和应用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关键点,从而理解和运用知识。例如,在讲解“有序数”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设计的情境问题,小明爸爸为小明准备的生日礼物藏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玩具中,这个玩具有5层,第一层有1格,第二层有2格,以此类推,第5层有5格,从第1格数字为1,第2格数字为2,第三格数字为3,最后一格数字为15,礼物藏在第四层的第三格,请你说出藏礼物那格的数字;假定礼物被换到数字12所在的格里,请说出礼物在第几层第几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该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排数、列数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有序数的知识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4.鼓励学生问题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不断地探究和尝试,从失败或成功的经验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的“用代入法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计了方程组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在学生演算的时候,我仔细观察,发现有一个学生的做法和其他人不同,于是让这个学生把解题思路在黑板上演示。学生敢于对代入法消元法解方程组正规解法质疑,自主探究了更为简便的解题方法,说明学生没有照搬死板的教条,灵活运用了代入法消元法解方程组,真正做到数学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并且通过该学生的演示将新方法介绍给所有同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这种代入法消元法解方程组的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比较多,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帮助非常大。

[1] 袁家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浅见[J].新校园(下旬刊),2010(2).

[2] 赵宝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策略研究与探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有效性知识点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