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美”之形体“悟美”之灵性——浅议高师舞蹈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舞美高师美感

周 梅

周梅/江苏省盐城高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江苏盐城224001)。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表达的是丰富的感情,不是机械的动作伸展。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形态,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才能把情感和想象力融合到舞蹈动作中。笔者通过多年的高师舞蹈教学研究,领悟到舞蹈的内涵中展现舞蹈的美是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美感培养,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出舞蹈美的意蕴和境界,才是舞蹈灵性美的正确展现。

一、高师舞蹈教学中的美感缺失

舞蹈教学在高师院校的开设,其性质有别于专业舞蹈院校。高师院校的学生相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素质低,而高师院校舞蹈教学的目标也模糊不清,在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之间徘徊,导致舞蹈教学中的美感无法体现。

1.教学对象舞蹈基础能力较差。高师舞蹈教学对象多是几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学生,年龄偏大,肢体僵硬,学习舞蹈的难度较大。舞蹈的表现力相比专业舞蹈的艺术生逊色很多,对舞蹈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学生对舞蹈的认识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动作美上,对于更深层次的“意蕴”无法领悟。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舞蹈动作的表面,学生只是舞蹈动作的机械组成者,是外在形式的奴隶。学生的审美能力不高是影响舞蹈外在美感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高师毕业生必定无法有效引导幼儿体会舞蹈的内涵之美。

2.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定位不准。高师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教师”而不是“演员”,不能像专业院校那样要求学生。但是,目前高师舞蹈教育教学仍然没有符合实际的教材和教学目标,不能体现高师舞蹈教育的特点。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达不到专业艺术学生的水准,却又满足不了教学和编导的要求,成了标准的“高不成低不就”。

目标不清、定位不准主要表现在舞蹈课程的设置上和舞蹈教学的方法上。如课程设置是否分专业,或是在第四学期还是在第六学期分专业,这在高师舞蹈教学中没有统一的规定。在理论课程中是否开设《舞蹈教育学》?高师舞蹈系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以后是否应该到学校或社会参加实习?舞蹈教学法是偏重于专业教学还是主要面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舞蹈教学的要求不定,层次不定,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就没有标准,对学生的美感培养缺乏统一教材。没有舞蹈文化知识的铺垫、没有针对性的点拨,只靠学生自己去体会效果就会很差。

二、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措施

一位成功的舞者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动作美、肢体美,更重要的是能够表现出作品的深刻内涵。舞者首先是美的体验者,然后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把这种美展现出来,让观者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在高师舞蹈教学中,这种美感的培养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领悟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渗透。

1.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和鉴赏力。高师舞蹈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和鉴赏能力。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想象、联想的能力,并通过这种领悟能力的提高,逐步把作品中的美阐释出来。我们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的是多媒体展示法,反复欣赏精彩的舞蹈片段,从舞者的眼睛里去寻找内涵。如观看舞蹈《碧波孔雀》,舞者运用肢体,配合音乐的韵律节奏,创造了一个个唯美的造型。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美的感受,尤其是其中片刻的静止停顿给人以心灵震撼,呈现出来的是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学生在第一次欣赏的时候,内心可能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动,继而在欣赏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能概括出“恬静”之美。还有东北舞蹈《大秧歌》,表现的是一种热烈的场面和一种粗犷的美,而舞蹈《苍狼》则表现的是一种野性的美。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舞蹈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感情时,就说明学生能够看懂舞蹈故事,领会舞韵,显示其审美能力在不断提升。

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时候,要精心创设审美情景。根据不同民族的人文特征,运用各种手段表现出不同民族舞蹈的特色。而学生置身于舞蹈艺术之中就会感同身受,对舞蹈形象的美也会感悟更深。老师对舞蹈做出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内涵,用舞者唯美的肢体语言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打动视听,震撼心灵,陶冶学生的精神,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情感享受。老师不但要精心选择光影、视听内容,还要给学生细致讲解作品中蕴含的美,美在哪里,为什么是美的,我们应该从什么视角去鉴赏,帮助学生学会鉴赏美、领悟美。

学生通过欣赏感悟,之后再带着情感去跳舞,想必就会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自己理解了“美”的内涵,才会用全部的身心去表现美,用高昂的激情去创造美。

2.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舞蹈技能。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文学、音乐、美术、服装、化妆、灯光等专业知识。舞蹈夸张的动作是在文学的想象中诞生的,舞蹈的动静、缓急、悲喜是由音乐的节奏决定的,舞姿和画面与美术是分不开的。要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这些综合知识也要作为知识储备中的必需。另外,要提高舞蹈审美能力,不仅要积累与舞蹈有关的文化知识,还要了解各种舞蹈的理论知识,甚至要掌握每一种舞蹈的基本动作。多样化的舞蹈技能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

舞蹈的理论知识包罗万象,如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以及民族舞蹈等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舞种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等。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有圆、曲、拧、倾等,现代舞“放松—紧张”缓急相间的节奏,芭蕾舞的开、绷、直等,另外还有新疆舞的示多颈、弹指,印度舞扭胯、颤臂,朝鲜族舞的仙鹤舞步,蒙古族舞的动肩等。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在欣赏或者是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带有地域特色的各种民族舞蹈,在表演风格和技巧上也都有很大的差异,掺杂着更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我们在鉴赏民族舞蹈的时候,对其民风民俗一定要有所了解,否则就不能洞悉其精髓。高师舞蹈教学中对于各类舞蹈的欣赏和学习都要对相关因素作详细了解,而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即兴编创的创新能力。舞蹈不仅要“形神兼备”,更重要的是要有即兴创作舞蹈动作的能力。高师舞蹈教学应该激活学生即兴创作的思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学习和训练后,老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即兴做动作。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或者幼稚笨拙,但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学生可以做到即兴舞动。这个训练的前提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舞蹈动作,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只要能够跟得上节奏,踩得准节奏,就是创作的开始,对于以后进行舞蹈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在“即兴创作”训练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动作变化要多一些,思维要快。根据音乐的缓急不同,学生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音乐停止的时候,还能摆出造型,这样才有实效性。

有了即兴创作的基础,还应该训练学生的创编能力。学前教育的舞蹈创编课程,最好就是提供一首儿歌,让学生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编排一段舞蹈,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舞蹈创编有利于高师学生缩短“学”与“教”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向“幼师”转型,才是“学以致用”。学生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也是在把生活中的“真善美”用肢体语言给予诠释。生活中的正能量可以用舞蹈形式表现出来。如舞蹈教师廖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这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她不甘屈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轮椅帮助自己重新登上舞台,用一曲《怒放的生命》演绎了自强不息的生命奇迹。坐在轮椅上的廖智作为“追梦人”登上舞台的时候,她就变成了舞蹈精灵,当一组组高难度动作完成的时候,观众被她的故事所感染,报之以掌声的同时全部热泪盈眶。可见,舞者的创作就是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实,用肢体语言具体形象地诠释美、展现美。

即兴创编能力,也体现了学生舞蹈学习和表演能力的自我评价、自我审视,透出学生对“美”的领悟。可以说,只要学生能够开始创作,就说明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高师舞蹈教学中“灵”与“形”的统一

高师舞蹈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出“样子”不难,但是要深谙其道且极具悟性则就有难度了。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大都能学会动作,像排练学生跳《十分钟》的时候,因为节奏明快,动感十足,极富时代气息,学生也非常喜欢。但是“抚腿甩发”的动作怎么也做不到位,而且动作很机械,硬邦邦的,没有动人的美感。“甩发”的力度不够,感觉和音乐不协调。这就是只学“动作”,体悟不到“美”的表现。可以说,这样的舞蹈连“形体美”都达不到,又何谈“灵性”呢?可见,欣赏和学习只是舞蹈的初级阶段,如果想达到“形体”与“灵性”的统一,必须要有自我创作的参与。

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通过舞者的整合创作,然后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这才是比较合乎逻辑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深化认识,在思维中不断由“舞美”向“悟美”渗透,然后再把“悟美”之灵性通过“舞美”之形体展现出来,实现“灵”与“形”的和谐统一,舞蹈的美感也就表现出来了。高师舞蹈教学中,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给学生留足想象和创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互动合作的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品评中不断进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激情的火花,舞蹈动作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学生可以尽情、尽兴、尽力的展现自己美感十足的舞蹈作品。

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的是幼教舞蹈教师,她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用“美”的形体塑造人,用“美”的内涵打动人,把“美”的感受传递地更远。高师舞蹈教育只有培育出“形神兼备”的舞蹈人才,具备“舞美”之形体,“悟美”之灵性,才能胜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称。

[1]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2] 金妮.艺术实践在高师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荆玉环.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0(8).

[4] 王东兴.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D].河北大学,2010.

[5] 贾娟.浅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意义[J].群文天地,2011(16).

猜你喜欢

舞美高师美感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梵呗的音乐宗教美感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