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4-08-15徐绍贵
徐绍贵
徐绍贵/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四川甘孜62600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音乐是组成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一部分,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我国56个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作创造出很多脍炙人口、优秀的、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后代的逐渐传承及创新中,不断地与其他民族音乐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在表现自身音乐存在价值的同时,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体系,提升了我国民族音乐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及历史价值。
藏族音乐是其中一种较为特色的民族音乐。长久以来,藏族少数民族人们在不断的生活淬炼中把本民族的音乐进行了修炼及深度的发展,将其进行深层次的凝聚,展示给人们以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审美效果及感性形式。藏族民族音乐充满了浓烈的民族色彩及宗教色彩,是本民族舞蹈、乐器及音乐的杂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及锻炼,培养学生的音乐灵感、舞蹈细胞及乐器基本知识的了解及运用,培养学生对于藏族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训练,锻炼学生在关于音乐知识方面智力及非智力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藏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形成持之以恒的态度及良好习惯[1]。
一、掌握藏族音乐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文化的融合
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学生在学习藏族文化音乐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该民族音乐背后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打消学生的陌生感及恐惧感。西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地方,它的地域位置与民族独特的宗教传统文化决定了藏族当地民间音乐的特色性。藏族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创造了很多灿烂的音乐。他们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热情奔放,而所唱的歌曲更是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高亢嘹亮、曲调悠扬,将该地区独有的高原蓝天辽阔的景象淋漓尽致地通过音乐形式展示给听者,让听者感受到浓厚的高原文化。而且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藏族音乐的独特性,其不断地渗透到其他民族,甚至西方一些国家的音乐当中。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不少汉族和西方音乐中已经融入了藏族音乐的一些元素。如:著名的藏族歌手除了才旦卓玛和主要演唱汉语歌曲的韩红外,还有容中尔甲、亚东、琼雪卓玛等大量在藏区知名度很高的歌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他们的唱功为例向学生介绍藏族音乐,然后再通过他们所唱的歌曲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音乐专业知识方面的训练,如韩红的《青藏高原》,这首歌曲将音乐中通俗的唱腔与藏族音乐中的民间歌唱方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新的处理模式更加展现了藏族音乐的激情及感染力;容中尔甲的《神奇的九寨》中,歌唱家充满磁性的歌唱声音及其独特的藏族音乐文化气质,能够让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训练不仅了解到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藏族民族音乐素养。在正规戏剧方面也有藏族民族音乐的展现方式,如,藏族传统歌剧《格萨尔王》,这是一部将藏族民族音乐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及风土人情紧密相连的歌剧,通过这台歌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藏族民族音乐,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藏族文化,感受藏族民族音乐的灵魂[2]。
二、加强音乐教学资源建设,拓宽教学途径
目前,学生获取音乐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全国统一音乐教材,教学资源和设施相当匮乏,一定程度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仍比较单一,对最基本的音乐常识了解甚少。更谈不上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了解而体会到人文情怀及音乐的发展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对音乐的广义理解。对藏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基本上是通过学唱教材上零星的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获得,这明显是不够的。
音乐基础知识永远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知识作铺垫,这无论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还是演绎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积极发展学校的民族音乐基础教育,这才是升华民族音乐的精髓和拓展民族音乐空间的根本所在。学校应该增加藏族音乐教学资源,学生不应该只是单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要通过其他可行途径了解和学习藏族音乐[3]。第一,充分发掘学生资源实施模块教学。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多学生都在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长处。比如,一些班上的同学掌握一些教师所不了解的藏族音乐,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课堂表演,以点带面。第二,利用区域音乐教师的资源。我校聘请一些校外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有条件的话,聘请一些藏族的音乐教师,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藏族音乐的原汁原味。第三,利用社会资源。社会上会有一些藏族音乐社团或者演出,学校可以邀请他们来进行演出,让学生进行观摩。第四,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设施,让学生在生活中时刻感受到藏族音乐的魅力。
三、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
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为学生创作一个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加容易地学好藏族音乐[5]。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培养了藏族人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铸就了他们自古以来能歌善舞的良好习惯及生活态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孕育出了特色的藏族音乐,这个将民俗音乐、宗教音乐及宫廷音乐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音乐,使得藏族人民在中国文化遗产方面留下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仿佛是在验证着一句话:“越苦难的民族其歌声越美。”13世纪前后就出现了论述藏族民族音乐的著作,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的《论西藏音乐》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学习藏族音乐的学习环境,摆脱外界的干扰,注重学生在具体唱歌、舞蹈及乐器方面的训练,并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练习。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著名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的《珠穆朗玛》《雅鲁藏布江》及《母亲》,让学生通过这些舞蹈的演绎感受到藏族民族人们坚韧的性格及不屈的个性,并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让他们学习藏族音乐中那种独特而又优秀的民族音乐风格,了解藏族歌手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造就了他们高亢嘹亮、声音集中、穿透力很强的音质,这在其他国家和民族中是很少见的,了解到优美的歌曲离不开歌手的演绎,提升自己本身音乐演绎能力及水平。
四、增加藏族音乐展示交流活动
一直以来我国在音乐活动方面都是以古老的演绎形式载歌载舞,通过这种娱乐活动一定程度上使藏族音乐得以延续,但缺少对音乐本位的提升。音乐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够源远流长,成为世界的主流音乐。所以要积极扩展和增加藏族音乐展示和交流渠道,应该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的区级或更高级别的平台,增加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参与更高级别的展示或比赛活动,不仅可以推进教学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音乐交流活动可以把优秀的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各自学校的课堂教学或艺术活动中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学习藏族音乐指明道路和方向。
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藏族音乐的与时俱进
藏族音乐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所以其古老性的特色长久以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音乐模式受到了全新的挑战,为了保护这个古老的遗产及将祖先的优良传统及优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转变教学模式,采用灵活性、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避免教学形式单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避免浪费时间及浪费人力资源。在当代音乐舞台上,藏族音乐多以灵活多样且独具特色的特点闪耀,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藏族民族舞蹈、藏族民族乐器、当代乐器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训练,将藏族民族的特性及时代性巧妙地进行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其他音乐模式的训练,避免学生学习的单一化、枯燥化。其次,及时地吸收、整合外来音乐文化的优秀部分,融入现代西方音乐的成果。藏族音乐中不乏高亢嘹亮的旋律,却也多了一丝平缓的通俗音乐。还有藏族摇滚歌曲,用新的音乐手法、新的器乐和新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藏族歌曲,典型的有“唐古拉风暴系列”风靡雪域高原,而且传唱于大街小巷。最近用新科技产生的电子音乐演绎藏族宗教音乐,用超代音的混音处理,使原本单调的祈祷表达得极具音乐性和艺术性[6]。丰富多彩的藏族音乐为我国音乐文化历史汇总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色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技更新换代迅速,使得一些旧有的、古老的民族文化知识受到了冲击及挑战。其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就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我们要在世界潮流中对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进行保护,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增加我国民族音乐的国际竞争力,让这些最基础、最原始的民族音乐能够保留下来,让具有空旷灵性的藏族音乐依旧保持其原有的神性,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将藏族民族音乐背景文化知识继续进行传扬,在旧有的音乐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及改革,让藏族音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 (美)威廉·M.安德森,(美)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编,曹水清等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美)罗宾·福格蒂(Robin Fogarty),朱迪·斯托尔(Judy Stoehr)著,郅庭瑾主译.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曹慧平.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制——基于甘肃省地方音乐特色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0(2).
[4] 萨日娜.内蒙古地区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4).
[5] 博雅杰,杨丽荣.新疆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1).
[6] 董丽,冯振华.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多元文化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