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
2014-08-15郝英超马燕凯
郝英超,马燕凯
郝英超,马燕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读硕士(北京100038)。
一、强化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我国社会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迅速发展这一新趋势,公安工作也必须顺势而动,积极探索出一种新型警务工作模式。我国公安机关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发现,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实施在应对传统犯罪和新型犯罪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应把其作为新时期下公安工作的核心要点。这对于承担培养公安情报队伍后备力量的主阵地——公安院校中的情报专业来说,既为其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对其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情报专业在对本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一定要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终极目标,因为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安情报后备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实施效果,更关系着整个公安情报工作的兴衰成败。
二、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一)先进的公安情报理念
公安情报理念即对公安情报的观念看法,是从情报的角度对公安情报概念、作用、属性、规律的科学认知[1]。可以说,先进的公安情报理念在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各项素质的灵魂。具备先进的公安情报理念就是要求公安情报专业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形成对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科学认识,养成理性自觉的情报意识,掌握公安情报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共享协作的情报习惯。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应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储备,这要求公安情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大学生普修课程、基础法律课程、公安业务基础课程和公安情报学课程等其他相关的课程内容,还要加强诸如逻辑学、语法与修辞学、汉字与文化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计算机网络等其他领域或学科的学习,形成基础与高级、专业与综合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述力
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公安情报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现实的公安情报工作中情报预警指令、警情调度、情报产品等无不需要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述。敏捷的思维就是要求公安情报专业的学生的思维一定不能僵化,一定要有丰富的联系力和创造力,要培养自己善于从海量的信息中及时分析并准确抓取有价值情报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述力则要求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时要做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不说假话、虚话、赘话,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技巧性和艺术性;准确的文字表述能力就是要求公安情报专业学生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的底蕴,当在利用文件形式反映情报产品时能够做到主题鲜明、内容详细、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四)统筹策划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情报业务处于各项公安业务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公安情报人员则充当着辅助领导决策的参谋角色。因此,公安情报专业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念,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如遇到需要规划设计情报工作时一定要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突出重点,细化流程,完善工作制度,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统筹策划能力。
(五)综合调查和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经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应用在公安情报工作中,许多有价值的情报都是通过不断的调查和研究获取的,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是公安情报主体有效开展情报工作的一项重要的素质,因此公安情报专业学生一定要加强该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为此,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从一些书本性、程序性和空洞性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利用假期实习或者跟随老师调研的机会经常性地走进各实战单位和业务岗位,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广泛开展研究,借助于各种交流机会尽可能完备地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并能及时将获得的调研资料和成果予以转化和应用,以此来不断增强自己的调查和研究能力。
(六)经常性的自我反思能力
对于从事公安情报工作的人员来说有意识的自我否定与反思是非常必要的素质。富有反思能力的公安情报人员就可以有效防止因个性冲动的干扰而导致的情报误判。所谓的反思能力是指公安情报人员在情报工作过程中“时时在场”的自我反省意识与思维校正能力;是主体在自我否定的立场上,对自己的行为、思维模式是否正当有效而进行的一种换位思考[2]。在公安情报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定式的误用,如果不能及时克服这种误用就很可能会导致情报工作出现失误。因此公安情报专业学生一定要具备较高的反思能力,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反思必须时时进行,一刻也不能缺席”的意识。
(七)分析研判能力
情报工作的核心就是分析[3]。公安情报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海量的基础信息中提取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情报人员的分析研判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情报产品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地区和单位利用情报产品服务实战水平的高低。因此,公安情报专业的学生要把情报分析研判能力作为一种核心能力和素质来予以强化。
(八)较高的实战应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战、高于实战、服务实战”是公安情报专业的教学理念[4]。这一理念即是要求对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始终围绕着公安实战工作来开展。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具备一定实战应用能力是公安情报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支撑整个公安情报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公安工作对情报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向情报要战斗力,已是新形势下警务工作的发展的大趋势。对此,公安情报专业学生一定要精通各种刑事科学技术,要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能熟练运用各种情报平台、分析软件等其他与情报业务相关的平台系统,提高运用新型情报技战法的能力,这样在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时才能为公安实战部门所欢迎,才会为自己创造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培养途径
要全面提升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
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学校领导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关系着公安情报工作的健康发展,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公安情报力量时,才能积极参与到公安情报的教育工作中去,才能为广大情报教职工带去信心和力量,才能为正确解决和突破各种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难题和瓶颈;领导大力支持情报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不能仅停留在讲话和下发文件的层面,更要对一些关乎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提高的具体事项予以亲自过问,必要时要亲自推动各项有利于提高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务求取得显著实效。
(二)加强公安情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强公安情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的基础和根本。通过对公安情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公安情报专业学生从中获取先进的公安情报工作理念,熟知公安情报工作中每一环节的工作内容、原则和要求,提高对公安情报智能的理解,掌握各种基本的公安情报技战法。拥有扎实的情报理论功底是全面提高公安情报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基础,更是顺利开展后续情报实战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
(三)搭建公安情报专业与公安情报实战部门的合作平台,增进相互间的交流
在公安情报专业与公安情报实战部门之间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是提高公安情报专业教学质量、增强公安情报专业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平台,公安情报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对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又能够在与情报实战工作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获取到最新的情报工作动态,还能够与情报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官进行直接的沟通,解答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发现自身在公安情报学习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为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指明方向。可以说,公安情报专业与公安情报实战部门之间合作平台的搭建,对于促进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推动公安情报实战部门工作地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内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情报教师选拔机制、完善情报教师的实战培训制度、建立公安情报专家库、探索“情报教官驻校”制度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公安情报专业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公安情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实用都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一定要把学生的长远发展与公安情报实战工作需求结合到一起,按照保证学生在毕业上岗后能尽速上手、快速适应情报实战工作的要求,科学构建课程设置体系,改进教学内容,为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专业理论支撑。
(五)公安情报专业学生要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
要使自身的能力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强化,归根结底是对公安情报及公安情报活动达到本质的、内在规律性的认识,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公安情报理论学习和情报技能实训,但那仅仅是停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没有发展,或者虽然已经积累了大量情报知识和经验,但不经常地、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使之升华,就不容易准确把握公安情报工作的实质和精髓。只有通过经常性的回顾总结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当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都把积极推行情报主导警务战略作为了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这一新型警务战略得以快速推进,加快形成战斗力,公安情报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全面提升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素质不仅是关系着公安院校教育的大事,更关系着公安情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公安情报专业学生培养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以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为导向,招录一流的学生,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建设一流的教学实训设施和平台,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培养高素质公安情报专业学生的保障。
[1] 阎贵臣,刘喆,李宗伟.试论公安人员情报素质及其培养[A].公安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435.
[2] 朱玫.论公安情报主体的反思能力[C].第二届全国公安情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106.
[3] 孙则阳.以“效能监察”解决当前公安情报工作中的三大问题[C].二届全国公安情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403.
[4] 苏英杰,谢晓专.关于提升公安情报专业教学实战效能的思考[C].二届全国公安情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