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2014-08-15刘海莲代志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理论评价

刘海莲,代志星

一、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的概念

课堂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的测量、分析、判断,其目的不是简单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或表现,也不是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认识、相信自己,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

对课堂评价结果处理是课堂评价的一部分。课堂评价包括测量、评价、获得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因此,对课堂评价结果的处理,本文理解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为提高教师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对课堂教学收集到的评价信息的分析,判断,解释和利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学习的过程。

二、对评价结果处理的理论基础

对评价结果处理基于学习理论和评价理论,不能由评价者凭空设想,因此,了解学习理论和评价理论的意义与功能,有助于为评价结果的处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初,以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桑代克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S代表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指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界的特定刺激不断作用于机体后,可能会产生与该刺激相关联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了关联。其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桑代克的联结学说。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运用“桑代克迷箱”实验来对学习的规律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他认为,人或动物通过不断地尝试会出现刺激—反应联结,同时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这个过程就是学习。(1)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之前,做好相关生理的和心理的预备性反应,就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效果律。桑代克在1911年出版的《动物的智慧》(Animal Intelligence)中指出,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正与负的反馈意见都会使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得到加强或减弱。也就是说,通过让学习者感受心情愉悦的一种刺激或事件,就会增强联结。因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能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3)练习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已形成的某种联结会有效地增强联结。他还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反馈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成功与否。

二是斯金纳的强化学说。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斯金纳箱”实验,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他把对有机体进一步激发而采取的某种行为称为强化,并分为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研究发现,学习者受到正强化后,会加大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教师对学习者实施负强化时,当某个讨厌刺激被消除以后,作用于学习者的某个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也会随着增加。所以强化的应用可以使某种行为在不发生质变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积极强化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超越自我。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强调学习是在大脑中完成的重新组织的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用S—O—R(O表示学习的大脑加工过程)模式来替代大脑不积极参与的S—R联结。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模式不是简单地观察后的反应,而是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重组的过程。布鲁纳强调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发现对各种事件分类的方式,而是培养学生进行创建分类,形成学习重组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关注学生的想法;(2)组织学生收集可供评价的真实信息;(3)帮助学生获得评价结果的结论;(4)引导学生分析结论。

3.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学过程要更关注“教师如何影响和促进学习过程”。学习是不断认知、深化、创新的动态流程,是学习者接受信息,选择信息加工,完成信息输出,促成目标的完成的过程。学习模型就是信息传播的模型,首先从“信源”发出“消息”,接着经过编码处理,然后经“信道”传递,由译码处理 成为“消息”后再被“信源”所接收。他还指出,反馈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肯定了学生的期望,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因此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习效果的定论的评定。因为学习者很关心学习是否达到或接近了预期的目标,所以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将会直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1)缩短探索过程,有效促进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和依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凯利认为个人建构是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的,当新的信息和元素没有建构时,学习者仅凭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新事物,必然要遭遇困难和挫折。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交流和反馈。教师应利用有效地反馈帮助学生缩短探索和试误过程,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2)促进学习的程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质、方法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信息资料,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把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对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是美国重要的教育思潮,该理论认为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很关键的因素。人本主义者指出教师应重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认知、情感、潜能等方面,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升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认识学习的价值、意义,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促使学习者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对评价结果处理的研究是顺应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是对评价操作的完整运用,是评价者不可忽略的研究环节。

(二)评价理论

从现有的评价研究文献来看,评价理论正面临着评价范式的转型: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30年代,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泰勒(Tyler,R.)的评价理论认为,“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上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克龙巴赫(Cronbach,L.)强调:“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方面”。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是一味地机械输入,不是被填充的容器。因此,学生需要经过思考帮助自己理解知识和构建辨别能力。学习过程是从个体认识经过个体创造到达主体间的审视,达到再形成的过程。学生必须是在和同学、教师相结合的整体互动中获得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斯蒂金斯认为,评价之所以出现了危机,是因为评价缺失了促进学习的功能。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 bream,D.L.)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评价者给出的评价结果要能为学习者所接受,并能让被评价者充分认识评价结果的价值,乐意并积极地采取措施去改进。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就是改进过程,一个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

三、对评价结果处理的意义

新课程评价理念强调,对待评价结果,不能只关注结果的准确、公正,更应该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利用反馈促使被评者对原有学习状态的改进。

韦伯(N.LWebb)指出,教师应具备“解释评价结果和应用评价结果去改进学生的学习和课程的有效性”的能力。斯蒂金斯在 《促进学生成功的课堂评价》(Classroom assessment for student success)中阐述了评价结果的运用,并强调评价后要有有效的教师反馈,教师要简洁、明了地告知学生为什么好或不好。英国评价改革小组(Assessment Reform Group)指出,能否利用所获得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就是判断评价的价值是否发挥的有力证据,也就是利用教师和学生对获取信息的解释,判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水平,以及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美国“国家评价、标准及学生测试研究中心”的Henman博士指出,评价的核心之一就是解释学生当前的学习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为后续学习的计划和行动的改进提供确切而有力的证据。另外,同样来自研究中心的Ellen Osmundon也认为,课堂评价需要收集信息,帮助学生修正学习,支持学习。布莱克(Paul Black)和威廉姆(Dylan Wiliam)认为,对评价结果处理的过程是发现和解释证据的运用过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可以依据收集的证据来选择适宜的学习时机,确定学习者的阶段目标,促进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评价的真实目的能否实现必须要看课堂结果处理的有效性是否能得到保证。教师必须利用评价结果的分析,为学生改进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帮助并监督其改进。

我国学者杨孝堂在界定课堂评价时指出,评价的目的必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矫正和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刘辉指出,对课堂评价结果的处理就是“评了以后该怎么做”的问题,就是对评价后的信息的处理问题。左伟认为,对课堂评价结果处理是 “对课堂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利用过程”,就是利用评价信息对课堂学习的修正和改进的过程。余林提出,对课堂评价结果需要解释和报告,对分数或等级进行解释和报告,可以获得合理的信息,能反映出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对评价结果处理的文献进行归纳得知,关键是要有合理的反馈,伴随着合理的指导或建议,指示未来该如何做。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借助反馈获得信息,指引学生改进行为,促进学习,并能最大化地实现评价的价值。

因此,对课堂评价结果处理是通过评价完善教学,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一个教学环节。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处理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对课堂评价结果的处理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更能有效促使学生在原有学习状态上的提高,为后续学习指引方向。

[1]加涅.累积学习理论[M].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6.

[2]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瞿葆奎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5.

[3]克龙巴赫.通过评价改进教程[M].陈玉琨,赵中建译,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64.

[4]斯塔弗尔比姆.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M].陈玉琨译,施良方校,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301.

[5]刘辉.追求卓越的课堂评价之路—论指向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09:24.

[6]左伟.简论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的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1(8),21.

[7]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

猜你喜欢

学习者理论评价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