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浅论

2014-08-15冯庆新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师生政治

□ 冯庆新

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才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要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新局势的新型人才,原有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当前的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教育、改造的系统工程,在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的设计应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与学生产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一、互动与互动教学

20世纪初,欧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昌盛之地,产生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理论。符号互动论就是在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其研究的焦点是社会互动过程和社会关系。他们认为,互动是一个分析单位,社会由互动的个人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映,更多的是领悟、解释、行动和创造,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持续不断的对话和交往,人类的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实现的。简言之,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教学和互动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教学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交往的过程,当交往的双方达成互动时,可以说,交往达到了一种至高境界。互动是交往的本质也是交往的最高标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我们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发挥互动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互动教学是使用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使课堂互动起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环境中感受到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

二、课堂互动的内涵

(一)课堂互动理论基础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启示。早在两千多年前,《礼记·学记》中就已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学学半”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半在教,一半在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半在靠老师教,一半在自学,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学习以及主动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为学习者创造合适的环境,教学设计不能仅仅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习环境的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最终达到对知识的建构的目的。

3.交往教学论。交往教学理论着重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张教育应是一种价值赋予、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并把学生的“解放”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即要求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使学生在交往中,培养自身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交往教育理论强调“交往”的持久性,认为人不可能不进行交往;强调交往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当中的,并且在交往中人们能够有所收获;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交往本身是被交往者当作一种工具,其目的在于有所得。

通过交往教育理论可以看出,在教学中,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鲁滨逊依然有星期五作为交往对象。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前提,良好的环境、优秀的内容是交往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对课堂互动的理解

通过对课堂互动理论基础的考查,不难发现,课堂互动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1.课堂互动需要创造一定的教学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改造的活动,它的内容是丰富的,是对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现实问题的理论化。这种理论化的形成是一种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过程,必然会使得所涵盖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也就带来了诸如单调、枯燥等的问题。所以要营造一定的环境,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习者能够从情感上与教育者产生共鸣,对所学知识产生认同,学习者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所接受的教育是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的。

2.课堂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互动的组成要素很多,其中包括互动主体、互动客体以及互动媒介,课堂互动的过程是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互动以及老师和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共同组成的。

3.课堂互动对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课堂互动中,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快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讨论甚至是争论,真理越辩越明,教师和学生都会在互动中得到提升,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堂互动的特征

课堂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互动,有其自身的特征。

1.情感性。情感性是课堂互动的本质特征。在和谐的环境中,人更容易获取知识,这是为心理学家研究所证实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其严肃性,它的严肃是由其教学内容所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讲授就一定要严肃,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单一、刻板、缺乏生机的。相反,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人的思想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既是严肃的,又是内容丰富、真实动人的。在互动过程中,注重感情交流,不仅能够使知识的传播变得自然,能够改善教学效果,而且通过与学习者进行感情交流,还能够使学习者自然、自愿地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对课程的意见表达出来,对改善教学有重要作用。

2.差异性。课堂互动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学习者对互动形式有不同的倾向。例如在课堂上,女学生倾向于浪漫温馨的环境,男学生则更喜欢户外活动,小学生更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取知识,而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游戏的互动形式则显得幼稚。这种不同年龄层次对不同互动方式趋向的差异,给课堂互动形式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3.多维性。多维性是指,在课堂互动当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学习者不仅对教师的言语作出反应,而且对教师的表情、动作甚至眼神等都会作出反应。在生生互动中,由于互动双方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所以互动的效果会非常的明显。同时,课堂互动的多维性还包括,师生与教学环境的互动、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等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很多教育者从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角度研究,都意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互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理想。

(一)存在问题

1.互动形式单一。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所采取的大部分互动形式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大多是教师与全体同学之间的互动,很少有教师与个别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高中、初中,在很多高校也是普遍存在的。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所采取的形式大多是“大堂会”,真正深入学生身边的情况很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缺乏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由于地位平等性,产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障碍的,因此就使得对问题的讨论能够透彻,感情的交流更加深入。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这种互动很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是十分匮乏的,很多人认为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事情,教育者之间是竞争对手,不会或者很少有交流。而恰恰相反,正是这种竞争,使得很多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独到的经验,加强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会有所裨益。

2.互动内容单一。课堂互动应当包含认知互动、感情互动,还应包含行为互动。而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多有认知互动,在感情互动、行为互动方面十分的匮乏。感情互动要求的是对学习者进行“心连心”的交流,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行为互动,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互动形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片面注重“灌输”,理论教育大于情感教育,忽略了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心理因素。

3.互动层次浅薄。互动层次的浅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课堂互动中,往往是教师提问一句,学生回答一句,“被动式”的互动。缺乏深层次的互动,没有讨论,更谈不上争论。同时,学习互动小组也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或者过于简单,没有必要谈论;或者过于复杂,很难有发挥的可能性。

(二)原因分析

1.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制约着课堂互动的推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过分地重视结果,而不重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效果的保证,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能够创造出好的教学结果。而当前的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忽视学生的感情因素、心理因素,一味地灌输,教师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追求教学效果,学生在极大的压力下追求成绩,这样的过程充满的是压抑、不满,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2.落后的教师培训制度限制了课堂互动的推进。教师的再教育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包括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多,忽视这种交往是十分可怕的,忽视交往的教育必将被孤立。交往涉及人的心理、社会学、公共关系等多门学科,不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无法展开交往。而当前落后的教师培训制度,不要说树立教师的主体魅力,连教师的知识发展都很难做到有所保障。

3.考试压力、社会现实压抑着课堂互动的推进。高压的考试、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展开。面对考试的压力,不仅教师,包括学生本身都认为互动是一场游戏,会使人玩物丧志。所以自然产生了在互动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教师和学生都对互动产生怀疑甚至逆反心理。一方面既要互动,一方面又要用高压的考试逼迫教师和学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应付生计”上。这样的制度下,很难有好的课堂互动的生成。

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确立有利于课堂互动的教学观念

1.对课堂要有正确的理解。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平台,而且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的知识得到传播,同时师生的知识、情感、人格等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教师不仅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释放,而且从学生那里也会有所得。课堂应当具有开放性,是一个动态的环境,不仅仅包含教师、学生,还应当包含社会、文化、经济各个方面。

2.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观念。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交往是教学最本质的活动,教学是师生相互了解、相互领会的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你来我往的交往,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互动。在对话中,教师能够领会到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对话能够对学习内容理解贯通,好的对话是教学成功的必要途径。语言的力量是伟大的,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的就是对话的功效。

3.建构动态的教学过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古老的教学、学习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的内容随着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期应当有所变动,互动的形式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设计

1.创设典型实际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互动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典型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理解知识的氛围,从而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模拟现实的生活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

2.合理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提供多元的互动途径。在课堂上实施小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互动策略。因为小组活动不仅符合学生追求自由表达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分享经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帮助,学会竞争与合作。因此,合理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的活动,可以提供多元的互动途径。学生互动受个性、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学中采用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四位同学之间的小组互动,是最常用的形式。

3.积极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紧扣社会热点的教学资源,丰富互动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要解放学生,首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课堂设计除了涉及教材上的知识,还应该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知识,把课堂和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注重情感教育,营造良好互动环境

情感是良好互动的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注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积极情感,为互动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需要是爱和尊重的需要。没有感受到被人关爱,或者觉得自己无能,这样的学生不能够自主地去探索和理解新知识。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感到被接纳和尊重,那么学生就更有可能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乐于创造和冒险,乐于接受新观念。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乐观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及时地鼓励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期望,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长进。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学习者师生政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