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立独行与阐释心灵——了一容小说风格解读

2014-08-15徐娟梅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期
关键词:西海固流浪现实

□ 徐娟梅

了一容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崇高的艺术追求走进了读者的视野,也引起了文学界的持续关注。作为宁夏土生土长的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区内外文学奖项,陆续被译为法文、日文。他本人先后获得“中国第三届春天文学奖”、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从了一容作品来看,他把关注的视角转向了现实社会,将现实社会作为其小说的创作基石,一切来源于现实社会,一切展现了现实社会,他通过深刻的现实体验和人生感悟试图展现苦难者的生命情境,在艰涩的生活和广阔而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描绘流浪传奇的多重内涵。在他的小说世界里,苦难成其为美学。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成就了了一容的作品,使其成为解读苦难一种审美的参照。笔者试图从“苦难”、“流浪”、“诡异才情和特立独行”几个角度阐述他的文学创作风格。

一、感悟苦难,展现悲悯情怀

作家张贤亮曾提出“荒凉是财富”的观点,对了一容来说,确实如此,苦难是他感悟和体会生活的财富。无论对他个人而言,还是对他整个作品来说,苦难总是像一个不期而遇的幽灵,屡屡出现在了一容的小说世界里。在贫瘠的西海固地区,苦难扼杀着许多人的梦,苦难也成就了许多人,正是有了苦难的存在,加深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对美好的向往。

在他小说《沙沟行》中,他以朴素的言语和石刻内涵刻画了发生在神秘荒僻的沙沟小山村的故事,这种小山村在中国广大农村中再平凡不过,在恶劣生存环境下,农民的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困境下,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和牛娃子与一群流氓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的实质反映的是人与贫困的冲突,即人与现实的冲突。恶劣环境下人物之一——牛娃子,以淳朴真诚的想象展现给读者。在这一矛盾对立的环境下,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贫穷所带来的结果肆无忌惮地侵袭着人的生存和发展,困扰着人们的心灵,但不因为贫穷的存在而改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当“我”在牛娃子家里吃着“浇注着葱花的浆水面”时,我看见“一些孩子光着下身,用双手抱着肚子,其中有两个孩子抬脚看了看我碗里已经不多的面,竟然哇一声哭了”,然后,就有“稍大一点的孩子朝门外推搡哭得汹涌的孩子”。这种场景首先塑造出西北农村贫瘠的景象,衣不遮体、食不饱腹,流露出生活的苦涩和凝重,给主人公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群光着下身的孩子,在山花烂漫的年华里承受着和他年龄不相符合的生存苦难,这种艰难超越了任何物质现实的拘囿,直逼他们幼小的心灵。生活的艰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无情掠夺,此情此景,让我怎能下咽?“原本感觉很香的一顿饭,在这时变得爆苦了。”通过这些,我们能充分看出作者以苦难的理性来审视生活,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把苦难环境下的悲剧浓缩在几个少年的心灵际遇上,使得小说更具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人类应有的尊严和精神理想。

苦难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苦难也一次次地在对人的尊严和理想进行着无情的践踏。在了一容的“苦难小说”风格下,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这位西北作家的精神家园。费孝通讲过,中国社会是一种乡土社会,“乡土”是作家内心必有的伊甸园,这也是了一容摆脱不了的精神情结,这种情怀始终是西海固地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精神,正是这种“土”,培养了作家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一代一代。

二、亲历流浪,积淀创作素材

纵观宁夏青年作家群体,无论是郭文斌还是石舒清,他们在文学创作主题上几乎都没有逃脱“苦难”,苦难在他们笔下展现出一种人类前所未有的终极目标,苦难使得西海固更加具有生命力,也成就了他们的文学生活。可以说,生活积淀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来源和基础,只有亲身经历过生活洗礼的作家,才对生活真正地刻骨铭心,才能用心理解和感悟生活。基于此,了一容的生活经历给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增添了内涵和内容。

了一容少年生活较为悲惨,可以说是在流浪和不幸中度过,这种生活的不幸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承受了与他年龄不相符合的痛苦。在他幼小的求学时代,却因家庭生活极为困难,踏上了流浪之路。在他朦胧的意识里,文学给他一种希望。他干过苦工,放过羊,挖过野菜……这一切艰辛和苦难使他对生活有另一番解读。可以说,苦难使他更加坚强,苦难使他对生活更加刻骨铭心,苦难也使他的小说素材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

回顾了一容的流浪系列作品,使人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即特有的乡土之情。正是有了这种真实的情感,使他的小说增添了一丝个人烙印。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总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灾难,每当灾难和不幸降临到我们身上,倾诉和同情是每个人共同的诉求。看完了一容的小说,总感觉他也在诉说着生活的不幸,但这种不幸的背后,似乎有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了一容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人总有一种怀念,怀念过去,怀念主人公那种临难不退的精神,作者在驾驭写作技巧方面的方法也独具特色。在其作品《挂在轮椅上的铜汤瓶》中,他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西北农村典型的农民代表,主人公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使她能坚强地生活下去的希望是久病不愈的儿子,“在一辆后面挂着小红铜汤瓶的轮椅上,推着瘫痪的儿子走在西海固县城的大街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病痛折磨下的一个不幸家庭遭遇,当这一幕出现时,使人感觉到时间似乎凝固在这一刻。他似乎透露出一个多维的景象,将人们的内心情感、残酷的生活现实、主人公内心的挣扎,真实地提升到一个精神世界中。要想成功地描绘出这种令人同情的画面,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没有生活的经历是很难达到的。

三、特立独行,解读心灵世界

小说是展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小说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找到它的审美价值,这就触及小说的现实性和真实性的命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物质化,物质的欲望充斥着中国乡村和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之间的关系感觉愈加冷漠,繁忙的快节奏生活使我们更加缺少反思和回忆,但也就是在浮于言表的冷漠状态下,在内心深处依旧渴望倾诉、思考和回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了一容似乎找到了一种久违的人间温情,正是这种温情的存在,使他足以承担生活的苦难和生命孤寂。在了一容所有作品中,始终流露着对生活的解读和眷恋。通过其作品反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无法左右命运和不期而遇的灾祸。但他们总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去追求他所渴望的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充满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他始终以一种冷静的态度来审视。在一种平静中诉说着生活的艰辛,通过朴素平淡而逼真的写实基础,使他的作品语境拥有了足够的现实性,使人们更加相信这是生活的真实。灵魂是什么?这个哲学经过两千多年努力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说中得到了答案。

可以说,了一容富于浓郁的西北地域色彩的写作视角和关注人类终极命运的艺术追求使他的小说因真实、朴实、鲜活智慧以及富有现实意义和人道主义的情结,从而形成独特的美学特征。

猜你喜欢

西海固流浪现实
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
西海固文学研究的典范
——评钟正平《知秋集》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流浪
漫画:现实背后(下)
流浪的歌
流浪猫鲍勃
遇见一只流浪猫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