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通讯员作用 延伸广播触角提升新闻质量

2014-08-15章比学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期
关键词:通讯员稿子时效

□ 章比学

新闻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新闻的竞争。作为县级广播媒体,尽管在现今有异常丰富的网络信息可资利用,但要真正做到“新闻立台”,办好以当地新闻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闻节目必不可少。然而,县级电台毕竟记者力量有限,必须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依靠社会力量开门办广播,通过通讯员更大范围地提供新闻稿件,丰富新闻内容,提升节目质量,扩大广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据统计,近年三门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年总用稿量在4500条左右,其中通讯员来稿占45 %。可以说,差不多将近一半新闻用稿是通讯员提供的;通讯员登记在册150多人,而且队伍在不断壮大。这些通讯员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他们积极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大大拓展了广播媒体的报道面,使电台与听众贴得更紧,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由此可见,通讯员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新闻报道力量,他们扎根基层、生活在百姓当中,“接地气”,能以最快的速度报道身边发生的新闻,县级广播宣传报道工作离不开他们。那么,如何充分发挥通讯员的作用,延伸广播触角,丰富新闻内容,提升节目质量,使广播在当今各种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张扬个性,突显特色,更好地发挥优势呢?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劳动付出,激发通讯员投稿热情

采写稿子、咬文嚼字是一项费心劳神的“苦差事”,通讯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他们总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甚至放弃休息挑灯夜战为电台写稿,源源不断地发来稿子,其中付出了许多的艰辛,每一条稿子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通讯员写稿发稿,主要是因为其热爱新闻工作,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心存敬意和感激。

因此,三门广播电视台每年召开年度通讯报道会议,将通讯员请为“座上宾”,为他们颁奖,通报年度新闻宣传报道情况及新一年的工作安排,并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授课,同时认真广泛地征求通讯员对电台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平时还围绕上级有关精神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阶段性工作重点,提供“近期宣传报道提示”,不断与他们沟通交流交心,增进彼此情感,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对于通讯员而言,最大的乐趣和回报莫过于他们的劳动得到了媒体的认可,具体体现在其赶写的稿子、提供的报料能及时被采用,转化成广播有声新闻,让全县广大听众及早收听到。为此,我们非常重视通讯员的来稿,在自办新闻节目中通讯员来稿占有相当比例,每天编辑会及时收稿并修改编用;需要修改的稿件则及时联络通讯员进行补充完善,尽可能使稿子得以“起死回生”。为使通讯员时效性强的稿子能在当天播出,尽量做到随时接收编排录制,以激发通讯员的投稿热情。

二、加强联系沟通,强化通讯员五种意识

通讯员毕竟未真正专业从事新闻工作,对于县级台新闻节目的编播要求不甚了解,写稿往往从本部门、本乡镇及本单位需要出发,缺乏全局观念、时效意识和选题角度等,至于稿子是否适时、及时,能否适用于广播新闻节目,考虑得不多,以致写稿投稿事倍功半,稿件录用率不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须加强与通讯员联系沟通,使他们树立乃至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真实意识。毋庸赘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写作的大忌。因此,通讯员在采访中一定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对新闻事实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逐一了解核实清楚,不可想当然地“合理想象”。例如,有位乡镇通讯员采写一条关于乡镇换届选举的稿件,在未全程参会的情况下,未作仔细了解核实就按原有程序表上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稿件,造成严重失实。因此,对于通讯员的稿件,编辑虽然要严把其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质量关,但具体的新闻事实要通讯员首先当好“耳目”,切实把住新闻源头的第一关。这不仅是对媒体、对受众的高度负责,也是对通讯员自身的高度负责,绝对不容马虎。

二是时效意识。都说新闻姓“新”,是“易碎品”,过了时效,一文不值。广播与报纸、电视相比,制作简便、传播快捷,其核心优势就是快,以快取胜。要充分凸显这一优势,广播新闻必须最大限度地缩短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的“时间差”。因此,我们特别看重“今日新闻”,要求通讯员尽力做到新闻事件当天发生当天就写稿投稿,甚至即时发生即时投稿。而台里则是在其内容准确无误的前提下,优先编排播出,即使临近下班时间,编播仍在守候,为了及时将当日新闻播出去,时常是边播音边插进新的稿子,尽最大可能做到当天新闻不过夜。同时,对于通讯员时效性强的稿子,就高计分,稿酬从优。随之,通讯员时效意识明显增强,当天发生的新闻会在当天就赶写稿子,抢在第一时间发稿。更令人感动的是,有些年龄偏大不熟悉电脑操作的老通讯员也不甘落后,会赶在当天把手写稿直接送到编辑部。这样,“今日新闻”大大增多,充分体现广播新闻“快”的优势,确保了节目的新鲜度。

三是新闻意识。在通讯员来稿中,有不少总结性的“简报式”稿件,看似内容全面却空洞无物,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讯员缺乏新闻意识。所谓新闻意识,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发现、感受、认识、分析和确认选择的能力。要写好新闻稿,首先要找出事物的“新闻点”,发掘其新闻事实的价值所在。比如,一些会议报道不能按部就班地按会议程序写,而应突出重点,找出会议的亮点,截取“领导关切,百姓关注”的内容传递给听众。还有,报道要见人见事见情、有血有肉,让听众听起来入耳入脑。有些通讯员采写有关政策或成果成就报道,往往是罗列“措施加数字”,显得生硬乏味。对于这类报道应选取最能吸引听众的角度,通过一个新闻由头,从具体可感的一个典型情节、事例“小口子”切入。比如,有位来自县社保中心的通讯员写了一条关于失地农民养老金提高的稿子,他巧妙地以一位老农惊喜地发现今天上午从银行里取到的养老金额度增加了作为切入口,然后以点带面展开,报道全县失地农民养老金普遍上调的惠民政策措施。这样报道自然生动,引人入胜。

四是精短意识。广播与报纸等平面媒体不同,是线性传播媒体,稍纵即逝,且节目时间有限。为了让听众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新闻信息,就得压缩冗长的稿子,把单条新闻编短,增加整档新闻节目的信息量。这就要求通讯员有精短意识,多发短而有内容的新闻。采写广播消息还是以一事一报、开门见山、不枝不蔓、简洁明了为好,力戒唯恐听众不知报道内容之重要而一开头就“为了……”、一结尾就“使……”等“穿靴戴帽”和面面俱到。此外,事件性新闻应作动态报道,及时跟踪事件发展,“化整为零”分多条连续报。像有的新闻事件刚发生或正在进行中,就可突出其重要、新鲜的某个方面加以采写报道,不要等到事情全部结束后才来个“全面总结”,不仅易错过时效,还拉长了篇幅。总之,要努力使广播新闻“短些,再短些”。广播稿从文字数量上来说,简讯100字以内,短消息300字以内,长消息600字左右,通讯800字左右,评论800字以内。而一般而言,多数稿子时长在1分钟左右。

五是通联意识。我们发现,不少通讯员在来稿中忽视对自己联系方式等信息的标注,这极易影响稿子的及时编用。因为电台编辑在来稿集中时段工作十分紧张繁忙,如一时找不到通讯员的联系方式就只能将稿子搁置一旁而错过时效。所以,通讯员投稿时应考虑到广播媒体通联的需要,也体现“文责自负”的一种担当,须在稿子上注明作者的姓名及笔名、单位或通联地址、联系电话、投稿日期等详细信息,以便编辑及时联络。同时,应特别标注写稿日期与新闻发生的具体时间,避免用词模糊,便于编辑在时间上有参照。

三、优化合作方式,让通讯员成现场记者

早些年,三门人民广播电台设立了投稿电子邮箱,给原来通过邮寄、传真发稿的通讯员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也存在不足,即通讯员的稿件往往从新闻事实发生到成稿有时间不短的过程,当编辑收到稿子时已是“马后炮”。特别是遇到新闻价值比较高的突发性事件或重要活动时,记者常因没有及时亲临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而感到惋惜。为联系更快捷,实现“无缝对接”,近年电台又建立了一个“广播新闻协作QQ群”,以便于通讯员们与编辑进行即时互动交流。

而对于突发性事件,记者因路远等原因一时不能前往,通讯员则可以凭借在相关部门、乡镇就近且情况熟悉的有利条件,立即帮助物色采访对象而进行电话采访。例如,某年盛夏一位通讯员报料称“某地正在下着一场多年罕见的大冰雹”。为抢报道时间,当班编辑通过这位通讯员物色当地目击群众进行电话采访,紧接着又采访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新闻制作,及时传播了罕见雹情,突显了广播的“短平快”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引导鼓励有普通话基础、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通讯员及时进行口述报道,让其直接参与到节目中。比如,某次一边远乡镇村民挖井时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而发生坍塌事故,生命垂危。当地一通讯员当即报料,由于该新闻时效性、现场感较强,且对群众的生活、生产安全能起到有针对性的警示作用,就由这位通讯员在新闻发生地通过手机发口述报道,不仅加快新闻时效,增强现场感,而且强化了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可信度、感染力和实效性,深受听众好评。

猜你喜欢

通讯员稿子时效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预时效对6005A铝合金自然时效及人工时效性能的影响
劳动关系确认不应适用仲裁时效
通讯员专栏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