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4-08-15程景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全球化实效性价值观

程景玲

全球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程景玲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施教对象、教育内容、传授方式等均发生巨大变化,新时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明显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出现边缘化现象。本文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价值取向、教学方式、文化安全这三个方面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提出了构建科学发展观、改变思政教育方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三大举措来提高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全球化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育创新

程景玲/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河南开封47500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9)。

一、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定义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全球化所带来的变化却随处可见,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根本改造,更深刻的触及到了各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法律等各个层面,因此,全球化问题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显学”。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对全球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详细分析其理论内涵和概念外延,而后运用联系、辩证、发展的观点去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找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症结所在。

(一)全球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分析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全球化主要是发生在物质层面上的要素流动,即物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它经历了地区流动、跨国流动、国际流动、全球流动四个发展阶段,从这个视角来审视全球化,主要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来解读。经济全球化更多体现在各国经济上的冲突、交流与合作;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全球化是一个从物质领域开始,在文化领域拓展,进而在意识形态层面扩散的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人类社会的冲突和融合过程,它是一个多元化概念,以一种立体的形式呈现在研究者面前,任何一个单方向、单概念、单领域的概念定义都不能完全地表达全球化的真正内涵。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单维的理论概念,而是需要从多维视角来解读,具体包括政治维度的阶级性、伦理维度的服务性、社会维度的工具性、个体维度的启蒙性思想性。政治教育实效性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受教育者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不存在歪曲理解、反面解读、消极应付的情况,这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自觉践行思想政治观点,使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向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全球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系探讨

众所周知,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论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仍然适用,论其有利,在于世界各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交流,从而把民族的瑰宝带向世界,相互融合,进而发展创新,与此同时,全球化还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推广,逐步颠覆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辩其不利,主要在于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价值观也通过全球化扩散到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文化霸权、政治同化、价值冲突、道德败坏、人性异化等问题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二、全球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程度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挑战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造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挑战,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提高,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逐渐被物化,现代经济人把追求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人生目标,以经济成就论英雄,以物质满足谈幸福,人性的丰富内涵被单方面的物质追求所吞噬,从根源上混淆了人的生活性和人性的界限;第二,经济全球化极大加强各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经济交流融合,在此过程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性自私论等西方腐朽的价值认识也一并蔓延到中国,并且在中国大有市场;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完全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造成经济人所追求最优产出的价值观和自然价值观的根本对立;第四,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这一点是牵扯到每个民族的每一个微观主体,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处处可见,例如中国儒家推崇“中庸之道”,但现代文明却强调高效竞争,曾几何时“论语”、“三字经”、“道德经”已经彻底退出公众的视野,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快餐文化”。

现代经济人逐渐被物化、西方腐朽价值观被认可、人与自然对立价值观被接受、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价值冲突加剧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冲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呈直线下局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精神享受的价值观会被取笑,强调舍己为人的大公无私价值观会被批判,强调“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平相处价值观会被抛弃,强调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会被鄙夷,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重的“价值观危机”。

(二)科技全球化速度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普遍失效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几乎改变了全球2/3以上人的生活方式,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仍在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习惯在网上学习新技能、接受新思想、交流新观点,网络已不可避免地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但是,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模式仍是课堂说教、报刊宣传、广播推送等形式,这严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缩小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广度,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高实效性的实现。

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擅长利用现代传媒宣传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能切实有效地利用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在线等多方位媒介组成的立体宣传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远高于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文化全球化程度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文化安全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程度加深,文化侵略问题愈演愈烈逐渐引起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视。有学者曾经就文化这一含义进行了具体的分层划分,即分为民族特色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思想道德文化。首先,民族特色文化是指舞蹈、服装、习俗等方面,无好坏、善恶、先进与落后之分。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发展不会形成文化安全威胁,反而会增加文化的多元化,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其次,科学技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但由于其是生产力的代表,相互交流发展不仅不会形成文化安全威胁,而且会推动技术输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最后,思想道德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等方面,因为这类文化有很强的制度色彩,所以这类文化要素的交流扩张会危及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具有明显的侵略霸权性质,容易形成文化安全威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意识形态、文化认同本质是由自身的社会制度决定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必然手段,特别是其中的意识形态文化更是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因此文化全球化直接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文化危机。

三、全球化视域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构建科学价值观体系,抵制社会不良价值取向

经济的飞速发展把人带入“生存黑洞”,即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瘠,生活缺乏存在感,人生理想丧失情况普遍,这种情况下构建以爱国主义、科学价值观、安全意识组成的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体系很有必要,通过对人们价值观体系的重塑可以使得传统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变的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科学合理,从而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毫无疑义,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板块。构建科学的价值观体系,我们才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准则、善恶标杆、价值判断,才能在全球化这个多元化的大洪流中不迷失自我,才能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价值观体系,才能重塑我们科学、健康、充实的精神乐园。

(二)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部门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面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授教者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教学工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第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设备,应该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机构配备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硬件,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第三,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授宣讲和广播报刊发行,凡是操作方便、覆盖广泛、成本低廉的宣传媒介都应该采用。新时期,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融入民族灵魂的理论必将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相反,任何空洞、死板、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不能人民群众所认可,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要把民族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里面去,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必将提高。

前文中,我们还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同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说更是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绝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只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符合现实发展的实际情况,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才富有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极端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都不可取,要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符合实际,能解释现实问题,满足基本国情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时俱进,能对接人们生活,方便大家快捷的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本,不搞粗暴的思想灌输,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一种价值的传播、一种信仰的传递、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简而言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不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新方法、新思维、新理念,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2]王勤,张丽东.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浙江学刊,2001.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宋劲松.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J].求实,2013.

[5]蒋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几点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

[6]杨万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索[J].理论探讨,2003.

G642

A

1671-6531(2014)17-0009-02

责任编辑:郭一鹤

猜你喜欢

全球化实效性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