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跨学科

李 香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的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 “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1]“2011计划”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源泉。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多重任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2009年开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迎合社会各阶层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占研究生总量的60%左右。为了保障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中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然而,大部分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同一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相比,除了名称有所不同,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几乎与学术型相同,有些甚至比学术性还要学术性,培养环节几乎相同;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基本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类培养、分类指导;学位论文偏重学术性;“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校外导师流于形式;实践模式形式单一,实践训练不能与行业需求接轨,协同育人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质量监管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产生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二、协同创新之于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协同创新是指某功能集群与群外环境之间共同竞争、制约,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用,产生单个功能集群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创新过程[2]。协同创新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创新模式,呈现多元主体互相协同特征。它之所以能够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得以有效推行,主要在于:一是有利于整合高校、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部门的有效资源,建立各部门之间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对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有利于实现创新知识的市场转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是以市场产业需求为引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从知识转移的内容和速度两方面推进创新创意往市场转移的进程,可以使得协同主体相互受益,有效地提高创新知识的市场效应;三是有利于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高校要为社会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各行各业创新骨干力量的主要来源,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教育,而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高均应该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系统复杂多变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而将协同创新理念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是促进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实要求,突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过于注重学术性的培养模式,形成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发挥现代化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1.打破“师徒式”培养模式,实现导师团队协同培养。在传统“师徒式”培养模式中,每个研究生一般只有一个导师,但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专业领域使学生很难跳出导师的圈子,容易限制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需要导师、学生及培养环境在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要求高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资源,探索建立由“校企知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业,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导师团队,形成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导师团队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建而成。校内导师由不同学科的各年龄段分布均匀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年轻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资深导师负责研究生研究方向的选择、学术学位论文的指导、对研究生的课程选修提出建议等。校外导师由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知名企业的专家组成。科研院所的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定期到学校为研究生做专题报告,邀请研究生到所在单位进行学术交流;企业导师主要负责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场地和经费支持,依托校企联合基地或企业在研项目为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导师团队定期沟通,针对研究生的个体特征,拟定相适应的培养方法和发展方向,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质量监控。

2.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学科多元化、交叉化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创造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环境与机制,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造就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社会问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跨学科协同培养,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克服原有知识机构的单一性,构造具有相对整体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知识体系,使研究生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跨学科协同培养,需积极营造有利于跨学科学习的培养环境。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二是成立、组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机构;三是打造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3.打破高校封闭式培养,实现行业协同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这就需要高校打破当前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行业协同创新机制。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3]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地方行业的特点和优势,推进高校同科研院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推出研究生“开放式协同培养”新模式。

4.打破国别单一培养,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培养。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社会各界、各领域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依托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合作,通过开展联合培养学位、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等项目,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国外知名院校优秀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手段、运行机制及优质资源,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 /OL].(2013—04—21)[2013 一 01—06].http: //www.Me.edu.cn /zcfg...detail.phpid=854.

[2]赵海涛,单玉华,封克等.浅析高校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的内涵与积极作用[J].职业时空,2010,6(9):1-2.

[3]郑江英,陈芳清,刘敏等 .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 ,校企合作共同发展 [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4-47.

[4]常军胜.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15-19.

[5]郑江英 ,陈芳清,刘敏等.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 ,校企合作共同发展 [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4-47.

[6]梁传杰,张凌云.基于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1):93-96.

[7]席海峰,李方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析[J].科学咨询,2011(11):34-35.

猜你喜欢

全日制专业学位跨学科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