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

2014-08-15韦洪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学差异专业

韦洪涛

一、引言

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起步相对较晚,且大多根植于师范类院校或者采用师范类办学模式,没有真正体现出应用的价值和特色。这就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很多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成为制约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瓶颈。

国外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的界定更倾向于胜任力,美国心理协会等组织认为专业心理学的胜任力一般包括建立关系的能力、鉴定能力、干预能力、研究与评估能力、管理与督导能力、咨询与教育能力等。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多采取文献整理或思辨的方式进行,并没有对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阐述,仅关注在教育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和综合前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自编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调查问卷”,对在校的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已毕业工作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实施问卷调查。旨在获得一个确切的、量化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现状,深入分析现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发展的不均衡之处,以及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实践能力的差异。期望能够为日后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二、方法

为了解应用心理学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状况,为高校应用心理专业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选取苏州三所高校350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0份,回收率 97.1%。其中,有效问卷 310份,有效回收率 91.2%。男生 82 份、女生 228 份,分别占 26.5%、73.5%;大二到研究生分别为 45 份、89 份、64 份、49 份, 占 14.5%、28.7%、20.6%和15.8%;已经毕业的学生 63 份,占 20.4%。

研究工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总共43个题项,包括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关系能力、教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六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7。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被试在各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越高,得分越低,表明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越弱。各能力维度具体分类如下,(1)专业能力:资料收集、心理问题的诊断、心理评估能力、制定咨询方案的能力、咨询技术的实施能力、价值中立、心理测验的选择与实施、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测量结果的解释;(2)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归纳能力、支配能力、应变能力、坚持、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探究能力;(3)建立关系能力:亲和力、建立咨询关系、引导发展他人能力、合作能力、责任心、执行力;(4)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法运用能力、教学评估能力;(5)自我管理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目标管理能力、驱动力、意志力、主动积极、计划能力;(6)沟通能力:影响力、倾听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三、结果

心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总体情况。心理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水平总体平均分为3.51,其他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在3.11至3.90之间,这表明,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总体上较好。在六大能力之中,相对而言,发展水平最好的是“建立关系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水平最差的是“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毫无疑问,教学能力、专业能力是本科教育阶段才开始培养的,而其余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开始,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自我管理能力群在这四种能力群中,发展水平最低。可能是因为,该能力虽然在大学教育之前就已经通过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在培养,但是,由于大学教育之前,学生往往有父母的监管与督促,在重要的决策上,往往父母会起主导作用,这使得自我管理能力群的发展相对迟缓。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需要更多的自我管理,这使得自我管理能力日益重要。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男生、女生在实践能力的六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总实践能力也没有显著差异。

专业实践能力的年级差异比较。分析发现,大二、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六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1)在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学生的得分,大三与大四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2)在建立关系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上,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四的学生的得分,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与大四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3)在沟通能力上,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的学生的得分,大三学生与大四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4)在总的实践能力上,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的学生的得分,大三学生与大四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在校生与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差异。三所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在建立关系能力 (t=-3.149,P<0.05)、 自我管理能力 (t=-2.133,P<0.05)和总体实践能力(t=-2.060,P=0.042<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建立关系能力上,毕业生的得分(M=4.07)高于在校生(M=3.79);在自我管理能力上,毕业生的得分(M=3.63)也高于在校生(M=3.41);在总实践能力上,毕业生的得分(M=3.57)也高于在校生(M=3.39)。

四、讨论

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能力最薄弱。这反映出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能力建设中忽视了 “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当下应用心理专业大多数为非师范专业,有关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较少,甚至没有。然而,实际工作往往又特别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教学技能,如,独立开设一些心理学方面培训课程、组织开展一些团体咨询活动、有效锻炼和培养下属等等。 “教学能力”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领域中,相比其他一些应用性的学科,可能更加重要。这一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此外,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过分强调了“听和记”,而忽视了“讲与说”。

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其“专业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令其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是专业实践活动最核心的目标。然而,专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1)客观而言,心理学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大学本科的四年教育还仅仅是一个启蒙的过程,需要认识到这一能力养成的长期性。(2)专业实践所占的比例还是很有限的。目前,课程体系中大多数还是课堂的教育,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活动很少。以苏州某高校为例,实践课程主要是“暑期实践”与“社会实习”。暑期实践,由于时间太短以及缺乏弹性,这使得学生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往往都是虚拟的,很难走出校园去面对社会中真实问题的解决。而社会实习,往往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一方面,由于实习期太固定,缺乏弹性,加上学生社会资源的匮乏,寻找对口专业的实习机会很难;另一方面,学生都面临着马上就业的压力,大多数的学生都利用这一阶段在找工作,很难专注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了专业实践的效果。

由此可见,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基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体系,重新设计或优化课程体系,要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专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弹性,学校也应努力开发校外资源,建立实践基地,如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1]Roger L.Peterson&Margaret D.,Reconsidering Assumptions:Half-Time Internships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8-419.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15.

[4]沈德立.基础心理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0.

[5]余楠.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能力培养[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48-50.

[6]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56.

[7]魏惠美.智力新探[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41.

[8]杨安庆.基于实验教学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光学技术,2007,33:325-326.

[9]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M].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3.

[10]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28-30.

猜你喜欢

心理学差异专业
相似与差异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找句子差异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