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养

2014-08-15李永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幼儿教师人文

李永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各种各样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发生。如温岭幼儿园教师颜艳红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视频放到网上。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必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爱与关怀,其次才是受教育。一个幼儿教师如果欠缺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就不能充分理解人性,尊重孩子,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颜艳红这样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自身还没有达到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是幼儿教师师德的缺失、人文素养的缺失。它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教师专业意识或行为中薄弱、不足的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因此,对培养幼儿教师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来说,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1.人文知识的欠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的水平不高,知识面窄。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对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知识的了解很少。他们远离经典人文著作,崇尚潮流作品、偏爱文学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冷落哲理性人文学科,人文知识的积淀呈结构性失衡。

2.人文思想的缺失。人文思想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狭隘,人生观、价值观的功利化。思想狭隘不仅导致学生道德感的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公德低下、行为习惯差、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减弱,还会造成求知欲不足的问题。人生观、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学生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与占有。

3.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和根本特征,它是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精神体现了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关爱和严肃思考。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在工作中缺乏爱心与耐心;责任感弱,或已经变得模糊,遇到事情就会逃避责任或相互推诿。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1.学生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知识水平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受社会的功利性导向与家庭氛围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就是为了就业,技能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对人文素养作用的认识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忽视了人文素养自身发展,忽视自身人文知识的积淀、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学校方面。学校人文精神教育氛围不浓,措施乏力。为了追求效益,提高就业率,一些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学生内涵的发展。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突出 “够用”、“实用”原则,一味地向专业课与专业技能课倾斜,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需要何种技能就学何种技能,而对学生独立人格、健全的心理、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人文素养教育不足,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不完整,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缺失或减弱。

3.用人单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走上了幼教岗位。各用人单位在选拔、招聘时更多地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选拔考试大多用较显性的方式来进行,如说说课、唱唱歌、弹弹琴、跳跳舞、画画,对于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素养,因为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好坏而很少考察或不加考察。用人单位的这一做法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与教学计划的实施。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对策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各职业院校可以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生思想的引导、人文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科学设置课程,改变教育模式。各职业院校要以《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依据,重视幼儿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突出人文素养要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确立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培养目标上来。

其次,教学计划上增加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或学时。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纠正以往唯知识、唯技能的倾向,培养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第三,教师转变观念,人人参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共同完成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人文学科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机构(如学生处、团委等)的任务,而忽略了多元化的人文素养教育。其实,每一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他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并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因此学校在开展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良好的德行。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最后教师要转变观念,不管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或专业技能课教师都要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与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渗透,有意识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敬业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德育课上,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语文课上,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积淀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专业技能课上,探索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专业技能,让学生人文教育呈现多元化格局,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模式。

2.加强思想引导,注重养成教育。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校期间,必须加强思想层面的引导,注重养成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学校要注重专业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文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就应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了解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条件;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思想上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二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教学实施方案,明确专业学习内容,清楚地了解人文素养目标与专业技能目标。三是加强教学见习、实习的指导。入学时与每个学期,学校都应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见习。见习中要加强指导,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与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学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

此外,学校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与学生健康成长有关的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通过校会、班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人、好事、好风气、好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创设人文环境,利用环境育人。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人文环境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学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学校的环境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学程的始终,它能全面、长效、潜在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因素。这种激励因素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向真善美的境界进取。

人文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暗示、渗透,因此,人文环境的创设,要突出人文精神和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一条校训,或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告诫语,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催化的作用。

人文环境的创设,还表现在学生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还应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影展、文艺演出等;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身形象。这些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1]王锡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2).

[2]刘新.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1(7).

[3]栗延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就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

[4]王书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李荣胜.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8(7).

[6]王俊仁.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J].广西社会科学,2000(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幼儿教师人文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