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堂教学细节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细节历史课堂教学

徐 庆

徐庆/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初级中学一级教师(浙江杭州311115)。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有较强的开放性、综合性特性,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的观察能力与社会认知能力为宗旨。近几年,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育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视,提倡教师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载体,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却不经意间发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细节”问题。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学方式转变不足

在传统教育中,教学模式多为单向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主体性缺失。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而言,由于其属于文科课程,知识内容多为人文、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往往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课程讲解,一味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接受状况,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通常情况下,在长期的传统教育体制影响下,教师对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较为重视,把握课堂进度、课堂氛围,但缺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

(二)教师知识面欠宽,教学方法单一低效

初中历史与社会整合了人历史、地理、人文学、政治、经济、政治学等学科内容,属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知识、综合素养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此课程所涉及的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具有较窄的知识面,艺术、文学综合知识不足。同时,在当前教育中,实行文理分科教学,且大学阶段实行分专业教学,教师所接收到的知识面有限,对一些跨专业的综合知识不能很好把握,影响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效率。此外,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设置的时间短,课程有限,所以教师以单一的“灌输式”方式教学,课程开展枯燥,课堂效率低。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新观念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就教师来说,生命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为教学而付出的。

——能否在学生茫然失措时给予他们以启迪?

——能否在学生信心不足时唤起充足的力量?

——能否在学生回答中听出创造的“元素”?

——能否使学生觉得教师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顿然醒悟”、“柳暗花明”或者“心领神会”?

——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心动神往”、“浮想联翩”或者“感动不止”?

——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宁静淡定”、视界“开阔敞亮”?

……

这些教学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而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如果说,把课堂比作一首乐曲,那么,教学细节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如果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精彩课堂必备的奠基石的话,那么,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精彩处理无疑就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作为一位有经验的历史与社会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细节,要具备捕捉课堂稍纵即逝的机会,运用熟练的引导方法和教学策略来驾驭活跃的课堂,教学才会那样充满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秀丽。

二、理解教学细节

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它就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一场错误,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

(一)教学细节组成教学实践

鲜活的思想源于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而实践是具体的实践,是由若干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实践。教学细节是外现的教学行为实践的最小单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所发出的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细节整合师生行为

一堂课中,教学行为实践很多,但是有效的教学细节很有限,只有处于教学关节点的教学行为实践,才具有推动、激活和延续教学过程的作用,才具有真正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它应该是师生行为的组合,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外现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教学细节凸显人文特征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合理地预设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敏锐捕捉细节,合理运用细节,达成教学预设,完成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1.情景。教学细节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当时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景。教师面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有益的教学过程、形成的心理氛围,审时度势,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学行为。

2.指示。教学细节具有确定性和指向性,教师进行教学时利用关节点,或暗或明地向学生指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教学环节巧妙地进行承接和过渡。

3.价值。教学细节必须为教学服务,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落实而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捕捉细节信息,挖掘和构建细节的意义,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细节有效生成课堂教学价值。

三、细微呈现灵动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影响效率。”这句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设计能否落实。成功在于追求每一个生动、有效的细节,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

(一)“重”学生个性,“突”主体作用

学生具有共性与个性,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都希望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教师都引导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如何看待事物、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同时,每个学生对事物、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重每个学生的观点,以学生为立场,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观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案例】:在《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这一课时的讲授中:(节选)

师:《清明上河图》的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它的名字是何含义?“清明”二字代表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结合你所知道的和老师给出的图片,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指政治清明的意思,因为这是当朝皇帝让张择端画的。

生:我认为它是指清明节,因为,虽然现在清明节的天气已经比较暖和了,但是,我们看到课本第78页上讲到的中国古代气候的变化,让我们了解到宋代时的气温是比较低的,所以图中所绘的用驴车来运炭取暖是完全有可能的。

师:很好!同学们的回答既有结合画的背景,又有跨学科地运用素材。

……

【评析】在这个课例中,教师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内涵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听取不同观点,最后教师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讲评,客观的、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肯定同学们的回答,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评判、思考的能力。

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具有不同的家庭环境与认知,其接受、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认知等状况,因材施教,建立差异化教育评价体系。

(二)“养”综合素质,“提”教学质量

对于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师而言,其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高尚品德与创新精神,言传身教。因此,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新学科知识等,树立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理念,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吸收专业知识、关注社会变化,不断在教学中提升自己。

其次,学校应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纵横交错,学校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使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学术成果,扩大教师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最后,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加强培训教师教育理论,通过教师的业务、政治学习使教师了解最大的教育改革信息,明确时代需求,围绕学生发展开展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学生正确做事、做人。

(三)“精”教学设计,“促”教学有效

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创设贴近课堂的、合理的课堂情景,通过情境引出问题,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兴趣。教学情景创设包括让学生认知事物表象、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情感、内化知识、智能拓展等几个方面。

【案例】在《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这一课时的讲授中:(节选)

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地图。

师:我们来看看文明区域的周边有什么河流或者海洋?

生:古代埃及文明是在尼罗河流域。

生:古代西亚文明是在两河流域。

生:古代印度文明是在印度河、恒河流域。

生:古代中国文明是在黄河、长江流域。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在水边。

师:对。请大家再看图1—38,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生:都位于北温带。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地图上的经纬度啊!

师:很好。

师:我来总结一下:这些文明古国大都发源于水源附近,都处于北温带。

师:那么这些文明为什么都在北温带并靠近河流、海洋呢?

生:北温带温度适宜,适合人类居住。

生:河流附近有充足的水源,满足人类的需要。

……

【评析】在这个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图例,并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学习情趣。然后对知识进行相应的讲解、总结,补充问题答案,丰富知识,使学生对文明的起源有系统化认识。

同时,可利用体验的方式,增强知识,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贴近历史,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历史,感悟历史。如在“虎门销烟”课程中,可通过让学生扮演林则徐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当时的历史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理”多元资源,“丰”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综合传统与现代教学工具,既使用历史年表、图表、文物模型、地图等传统教学手段,又利用现代教育网络资源。

例如,在“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课程中,可以地图、地球仪为教学工具,向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使学生掌握经纬度之别、地图比例尺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人口增长柱状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图等,使学生获取不同社会信息,增加对世界的认识。

此外,由于《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音像、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扩展教材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如在有关《南京条约》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利用文本资源,展示条约,并播放一些有关当时历史的影片,增加学生对当时历史的认识。而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如良渚文化博物院)、海洋馆、历史遗址(如良渚古城遗址)等,进行实地现场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效果初显:关注教学细节只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则流于肤浅;关注教学细节只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则流于浮华;关注教学细节只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则流于腐俗。教学细节的处理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成功的教学细节总是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四、收获精彩课堂

初中历史与社会涉及的知识内容多、综合性强,对教师的要求高。在实际的课题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认识社会,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整体素养。

[1] 毛秀坤.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3,(17):51-51.

[2] 王月芬.注重课堂教学细节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3):112-113.

[3] 张小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2014,(14):187-188.

[4] 徐高云.浅议“教学论”视角下的教师“主导”作用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有效体现[J].新校园:理论版,2012,(1):110-111,131.

猜你喜欢

细节历史课堂教学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