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大班手工制作教学策略

2014-08-15吴亦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手工幼儿农村

吴亦丹

吴亦丹/闽清县白樟镇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福建福州350804)。

一、幼儿大班手工制作教学的意义

每一个孩子都要有动手做事的能力,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幼儿期是身体协调能力提高的黄金时期,而双手上的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对大脑皮层直接刺激,起到提高大脑皮层机能的作用。大脑机能的提升和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双手的运动能力,使其更加发达和灵活,进而为幼儿的智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初步开发,为幼儿以后在这方面的发展打下生理基础。

(一)促进幼儿生理发育、开发智力

作为幼儿大班课程中的组成之一,手工制作教学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手工制作教学是使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过程,对幼儿的创造才能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的手工制作对幼儿生理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手工课使幼儿感觉到创造的快乐,动手实践又让幼儿的双手灵活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心。不仅如此,手工制作对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的锻炼有明显的效果。

(二)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手工制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才能,任何手工制品的制作过程都是一项复杂的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的创造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手工制作的学习过程能够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开发幼儿的心智,使幼儿的设计意识得到初步提升,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刻苦精神,还能促使幼儿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提高他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使他们做事具有逻辑性、计划性,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幼儿智力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二、农村大班幼儿的特点

(一)认知渠道更具广度

在过去,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信息不便利而产生认知的闭塞性,幼儿又因为接触世界的时间较短,因而在认知积累和认知机会方面都相对欠缺,纵使拥有较好的教学设计,也难以获得相应的参与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电视的普及,使得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机会去了解外部世界,其认知渠道得到了拓展,同时认知事物也随之增多。现在的农村幼儿不仅能够通过长辈讲述、电视、广播甚至是计算机网络对世界进行认知,而且因其本身居住在农村,在农村实地环境中对大自然的认知更是得天独厚,这是城镇幼儿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素材来源更加丰富

农村幼儿的手工制作不像城镇幼儿,被局限在了钢筋混凝土的世界中,缺乏多种多样的素材。在农村诸如动物、植物、泥土等可以用作手工制作的材料较多,可参考的素材也更加丰富。例如,城镇幼儿要进行泥塑制作,只能是依靠橡皮泥来完成,而农村幼儿则可以尝试自主取材,菜地、墙角随意取一块泥便可以开始。城镇幼儿要想制作动物为主题的作品,多数只能参考图片、视频等完成,农村幼儿则可以进行实物观察。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在手工制作教学中的便利条件。

三、手工制作教学的原则

(一)侧重娱乐

在我国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幼儿的教学往往会被错误地理解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实则不然,幼儿手工教学中必须摒弃这种错误观点,让孩子在娱乐中成长和积累,保护其童真与活泼。这里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教学目的必须明确。不能以僵花的“教学”为模式,主张孩子在课堂上得到解放,而不是约束孩子。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②教学内容的非限制性。并不是强行地要求孩子去完成某种教学任务,而是引导孩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感悟。③不能过分地追求教学结果,教学的阶段性结果只能是作为对孩子发展情况的一种参考,而不是评价。

(二)合理培养

手工制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这并不是说手工制作教学完全脱离了“培养”的初衷,而是通过为孩子创设较为宽松的环境,以动手实践的形式合理地引导孩子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例如,通过教师设计的情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并且最终以手工形式表现出来,增强了孩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孩子相互之间的模仿与学习,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品质;通过展示孩子的作品,增加其对自尊心的认知,同时激发其表现欲等。

(三)因地制宜

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具有一系列特点和优势,这也为创造特色手工制作教学提供了条件。因此,农村幼儿大班手工制作教学应当因地制宜:①教学地点的选择。农村拥有广袤而贴近自然的校外空间,可以带孩子在临近学校的安全地带开展实地制作教学,如采集制作材料、搜寻制作内容等,更能教会孩子感知世界。②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避免“幻想式”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孩子选择农村独有的实际事物进行手工制作,如劳作画面、农用工具、自然景物等,均可以成为制作的内容。③教学形式的变化。摆脱课堂式的教学,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

四、具体教学策略

(一)循序渐进,以基础为重点

无论是平面手工还是立体手工,均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优先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逐步提高制作技能。例如:在平面手工制作中,教师可以先告诉孩子什么是手工制作,即是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包括树叶、树根、胶水、纸、生活废物(塑料管、易拉罐、包装盒等)、蔬菜等通过自己的组合,制作有趣的东西;其次教会孩子怎样安全正确地使用一些制作工具剪刀、胶水等;然后是完成制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充当好两个角色,一是讲解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话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二是示范者,通过亲身制作示范,为提供模拟的样板。

(二)善用实践,以行动为关键

手工制作的关键在于手脑配合,教师应当多给予孩子一些实践的空间。以手工剪纸为例,教师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折叠纸张,并且让孩子在不同的纸张裁剪中了解到折叠裁剪之后的效果。先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此后为其提供少数折叠裁剪的方案,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最后让孩子自己随意裁剪,看是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践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师也可以鼓励孩子在课外进行制作,例如,鼓励孩子在放学后利用树叶粘贴一副手工画,可以是家人、动物等任何内容,让孩子养成课外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三)合理链接,以综合为范围

手工制作不应当局限为“制作”,从我国刺绣工艺和近年来的广告艺术发展获得启示,手工制作还可以和雕塑、绘画、文学等各个领域进行衔接,因此在教学中实现综合性的科目连接是可以实施的。例如:在孩子完成平面手工制作(动物)之后,还可以引导孩子在背景物品上用彩色笔绘上一些图面和色彩,如森林、草地、房屋、水塘等,增加作品的观赏度,同时发散孩子的思维,增强其绘画技能;引导孩子在作品上记录自己的名字,或是写上一些想要说的话,增加孩子的语言能力。

幼儿大班手工制作教学不同于幼儿小班或小学阶段的手工制作教学,它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均应当被赋予一定的特殊性。农村地区本身经济文化等具体情况与城镇不同,在取材和教学引导方面拥有更多的可选性,所以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更为重要。但该教学过程毕竟是针对幼儿开展的,因此需将课堂的活泼性和趣味性放在首要位置,才不至于使教学的方向和本意偏失。

[1] 陈娉婷,谌明霞.关于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011(1).

[2] 潘虹.有效组织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四个要领[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8).

[3] 胡媛.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3).

猜你喜欢

手工幼儿农村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