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我见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师范生技能

牛 琀

牛琀/长春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硕士(吉林长春130000)。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师范生良好的专业技能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在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卓越教师的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应该顺应教师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满足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化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努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一、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内涵与分类

师范生专业技能是师范生在专业学习中,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包括心智活动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在内的一整套复杂的操作系统。师范生专业技能分为基础技能、教学技能、教育技能和教研技能四大方面。基础技能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信息技能与沟通技能,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操作技能与教学评价技能,教育技能包括思想教育技能和班级管理技能。教学技能和教育技能是建立在基础技能之上的两大应用性技能,涵盖教师工作的全部内容,是师范生专业技能结构中最主要的技能。教研技能包括教学研究技能和教育研究技能,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技能。

二、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现状

近年来,一些高师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不关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片面追求“学术性”,导致“师范性”越来越弱化,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为了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科学研究上,在思想上对高师院校开展师范生技能培训不够重视,被动、消极地对待这项工作;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占总课时比例仅占10%左右,而且三门课程内容依然存在“空、繁、旧”的问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在学科教学中偏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学科教学论教师指导师范生技能训练的能力有待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应贯穿大学始终,但实际情况是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技能课程学时太少,师范教育课程与技能训练时间安排不协调。许多高师院校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很多师范院校对教育见习这一环节只是随便应付,见习时间不定,见习过程流于形式。学生上交一篇见习报告草草了事,没有起到促进师范生专业技能提高的作用,无法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教育实习也仅仅安排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而且由于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时间短,基本上都是实习生到中小学上课的单一模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实际课堂教学活动非常少,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有限。由于教育实践质量不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很难得到锻炼与提高。

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师院校必须深化师范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师范生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建议

1.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师范院校、中小学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从组织系统上进行全面保障,加强师范院校、中小学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有效整合相关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从而为教师技能培养提供有利的内外部环境。

制度建设是提升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地位、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经费、基地、内容、时间、保障条件、效果鉴定等一系列问题规范化。并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训练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管理和质量监控,形成一个“计划→执行→反馈”的循环体制,畅通反馈渠道,及时改进,形成有效工作机制。

2.加强经费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离不开优质的师资队伍。高师院校为确保师范生专业技能教学、训练指导教师配置到位,应聘请一批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为师范生的兼职导师,形成一支熟悉基础教育、有较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教师技能过硬、热爱教师教育事业、责任心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任教师队伍的培训、考核与管理。

加强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师范生专业技能教学和训练条件。高师院校应设立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专项经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用于改善有关训练条件,加强“导训”资源建设、支付指导教师或外聘教师讲课酬金,增加教育实践环节训练工作经费,举办或参加各级各类技能赛事等开支,确保师范生专业技能实训与考核工作到位、环节落实。

3.构建“三位一体”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三位一体”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实训、教育实践,通过相互关联的三个板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服务。

首先,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高师院校应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合理安排“示范性”课程的学分、学时,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为师范生从师任教的理论素养、思想方法和专业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知识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使学生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转化为教学技能,并鼓励学生在继承教学经验与模仿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有所创新,从而培养师范生的研究意识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具备不断完善自己技能的能力。

其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教学技能的形成并非自然天成,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并不断运用于实践,才能逐渐达到熟练和准确。因此,高师院校应努力建好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硬件平台,成立实训中心,并加强实训教学资源建设,以大课堂、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师范生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设置独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平时实训以集体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弥补教学时限,又可以激发师范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强化训练的效果。同时,高师院校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包括教学观摩、微格教学、角色模拟等在内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层次的教学技能竞赛,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热情,使师范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掌握教学技能。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师范生通过教学实践,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感受教学艺术的魅力,体味教学的真正含义,检验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且是更直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技能。所以,高师院校应高度重视教育实践环节,提高试讲、说课和教育见习工作的实效性,注重教育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保障教育实践经费、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切实落实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采取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加强对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和总结等举措,切实提高教育实践质量,让学生在动态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真正走上讲台,走入学生、走进教育,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4.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检验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的标尺,是保障师范生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通过对师范生专业技能的考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指导实践顺利开展,不断改进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为训练实践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开展提供教学管理上的法规依据。通过对师范生专业技能的考评,还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师范生了解技能掌握的情况,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培养和巩固师范生专业技能以及拓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尤为重要。所以,建立科学、明确、具有导向性以及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尤为重要,它将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是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应有之义,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需要不断深入。在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今天,师范院校应该抓住这个契机,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机制,完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高尚师德、有丰富学识、有扎实功底、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

[1] 苗凤华.关于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30(3).

[2] 斯琴.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及培养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7(1).

[3]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4] 李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5] 杜丽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及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3(3).

[6] 李建平.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3):21.

[7] 董泽芳.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势在必行[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3(6):79-82.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师范生技能
高级技能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画唇技能轻松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