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要素探析

2014-08-15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字幕真人秀

□ 唐 平

“真人秀”源自英文“Reality TV”,起源于欧美,隶属于综合娱乐节目。这类节目通常由普通人自愿参与,节目组事先规定活动情境及游戏规则,参与者按照自己的意志真实反映和表现,同时他们的行为被记录下来而做成电视节目。这类节目具有情节化、故事化特征。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在一个群雄争霸的娱乐节目战场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爸爸去哪儿》获得成功的原因,通过对节目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探讨其主要的成功要素。

一、亲情的定位: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学者梅斯特罗维齐曾在《后情感社会》中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和拟像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个文化产业普遍操作的基础。”就是说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可以被精心地制作,人们的生活被文化产业普遍操纵。

《爸爸去哪儿》在情感的制作上可圈可点,节目满足了人类对亲情这种永恒情感的诉求。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对亲情的渴望。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疏离不仅仅发生在邻里之间,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见面时间、次数也逐渐减少。在农村,有很多在外务工的家长直接把孩子的生活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学校,孩子的成长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

《爸爸去哪儿》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让这些与子女相处少的爸爸们跟孩子们互动。节目中的父亲通过这种相处方式,体验到妻子带孩子的不易,同时节目凸显了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社会里,一般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为了赚钱养家,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另外,在教育上,很多父母也存在误区,认为家庭就是提供孩子饮食起居的地方,教育要靠学校。这种观念忽视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节目中“最佳爸爸”林志颖也表示:“错过了孩子第一声喊爸爸、第一次会爬。”

《爸爸去哪儿》非常关注亲情缺失这一社会热点,定位在亲情这个永恒话题上。尽管所呈现的更多是一种愿景,送上的只是一碗心灵鸡汤,但也融化了受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同时,节目引发的正面效应在社会上更能引起共鸣。这也正是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中国式家庭教育所经历的改变,以及在变化中种种值得反思和修整的地方。

二、隐私的暴露:满足猎奇心理

《爸爸去哪儿》的版权来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档节目在韩国收视率坐稳冠军宝座。纵观韩国娱乐产业,在综艺节目上已经相当成熟。韩国娱乐节目有丰富的明星资源,综艺节目的出演者几乎都是明星,例如《Running Man》。科尔多认为:“明星制培养出一种围绕着作为商品的明星打转的特殊的消费者,即通常所谓的影迷。既然演员的身份不能在个别影片中被全部了解,观众必须养成经常看电影的习惯才能充分感知那种身份。观众对意义的解码活动有赖于某种反复进行的消费模式,即一部又一部地观看同一演员露面的影片。”由此可见,面对越来越商业化操作的娱乐业,明星的作用不容小觑。

中国亲子类节目也不少,比如《饭没了秀》,但是像这种明星亲子类生存真人秀却还没有出现。《爸爸去哪儿》填补了中国此类节目的空白,也大大满足了普通受众的窥视和猎奇心理,让明星家庭参与到大众日常的生活当中,也展现出偶像平凡的一面。

综艺节目从主旨上来讲就是增强娱乐效应,同时拉近偶像明星和普通民众的距离,继而增加明星的亲和力。《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也恰恰非常生活化,与他们荧幕上的形象和实际的身份有很大反差。这种反差不仅产生强烈的娱乐效应,也满足了受众的窥视心理,让我们看到明星们身份置换、作为家长的身份出现在荧幕上的形象。这时,明星的光环可能暂时被忘却,但是平民化的呈现却使明星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

三、情境的营造:强调节目真实

真人秀节目最大的特点在于“真”字,从使用满足理论来讲,这种真实性大大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望。日本电视学者藤竹晓指出,电视媒介为我们窥视他人的隐私提供了条件,它在无形之中帮助人们摆脱了来自窥视行为的道德压力,从而使其具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第一期,从很早敲门到每个明星家庭接爸爸和孩子开始,这些明星的家庭住所是向受众敞开的。这不像传统的娱乐节目,往往开始在一个设定好的节目情境。我们从中窥视到每个家庭的装修风格、明星荧幕下作为家庭角色的样子、带起床气的孩子等。例如,我们看到熟知的主播李湘带着大框眼镜开门寒暄的时候,非常亲切。而当看到李湘哄着带起床气女儿的时候,也更能引起真实性的共鸣,因为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开始一天的。在以后每期的节目中,每个家庭一天从起床到睡觉的点点滴滴,都被拍摄下来。以在灵水村郭涛教育石头为例,石头在饭桌上闹情绪,父亲想给孩子一个单独的男人跟男人的对话,就把他叫到墙角,我们能从电视里听到走出镜头俩父子的对话,在我们好奇心被吊起的同时,摄像机就及时跟上了,他们单独谈话的画面和内容也及时呈现给观众,凸显出节目的真实性,这也正是真人秀节目“真”的魅力所在。

四、悬念的设置:凸显任务曲折

英国喜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认为:悬念就是“预示出一种十分吸引人的事态,却不把它预叙出来”。《爸爸去哪儿》不但每一期节目间的上下衔接设置悬念,让受众抱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强烈期待,在每期节目中也充分利用各种手法设置悬念。

法国叙事学家罗兰·巴尔特说:“悬念是一种结构游戏,可以说用来使结构承担风险,并且给结构带来光彩。”《爸爸去哪儿》节目良好的悬念设置首先是片中和片尾的导视,选取精彩的片段提醒下集更精彩。而片中每次领任务,都有一个神秘的信封特写,也有一些字幕的提示。诸如“有什么神秘的任务等着他们呢?”“会有怎样的期待等着呢?”“他们沙漠深处,又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这些“探寻式”的语气,再配上精彩的画面和紧张神秘的背景音乐,吊足了受众的胃口,让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五、字幕的引导:增加情境的娱乐性

字幕对于综艺节目来说绝对是一大亮点。字幕不仅能解释一些难懂的画面,还将很多隐藏的笑料提示出来。如果在一副毫无表情的面孔下配上“尴尬”、“迷糊”、“悲伤”、“呆萌”等字幕后观众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事实证明,观众会下意识地按照字幕上的意思解读画面。通过这种方式,节目成功地引导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解读当事人的表情、心理活动以及现场气氛。字幕在制造悬念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作用,比如当字幕出现“他们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她会做出什么选择?”时,受众就会被吊起胃口,兴致勃勃地继续关注情节的发展。

《爸爸去哪儿》在字幕引导上诙谐又充满童趣,让受众看了字幕的解说之后充满遐想。经过字幕的提示和引导,让受众从简单的画面中获得共鸣,也让节目更加情景化、故事化。例如在沙漠特辑上,田雨橙远远地向石头喊话,跟他说这河里的水不能用,只能洗澡、洗头。画面配上了“大声呼喊”、“气沉丹田”的字幕,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在Kimi过4岁生日桥段中,也形象地用了“Kimi*4”。当问及Kimi多大的时候,在爸爸的提示下,他给了个数字4,于是王诗龄说:“这个叫做4”,画面配上“原来angela都认识的数字呢?”,“是吗?我还不认识”的字幕。虽然画面里两个小朋友没有这样用语言表达,但是配上这样的字幕提示,充满童趣。也因为有了字幕,田亮的女儿Cindy变身为“怪力萝莉”、“风一样的女子”。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爸爸去哪儿》笑点多,神一样的字幕获得很多观众的称赞,就此,有媒体采访了后期负责人姜佳,他表示因为字幕需要轻松幽默还得熟悉网络语言,因此节目组挑选了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年轻的编导负责字幕的制作。

以上是笔者对《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功要素的简要分析,从中看到节目制作者对受众主人翁地位的强调。从节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巨大的文化价值,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不再赘述。中国电视界将“拿来主义”奉为得胜法宝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娱乐节目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它们的“海外老家”。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许多在海外成功的娱乐节目移植到国内却水土不服,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引进可以看出我国原创力的匮乏。如何将“舶来品”创新成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是中国电视人应当努力的方向。人们对惯有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往往会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节目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只有在创新上取得突破,满足受众的需求,节目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字幕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