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外版图书著作权引进的一点心得

2014-08-15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
关键词:持有者版税版图

□ 王 恬

关于外版图书著作权引进的一点心得

□ 王 恬

本文主要阐述出版外版图书的一些相关特点和内容,如:如何弄清版权归属,如何洽谈购买版权,如何就合同的细节进行推敲,在外版书审稿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图书出版后有哪些后续工作等。

外版书;引进版权;洽谈合同;出版流程

笔者对最近做的几本戏剧专业方面的外版图书的引进、出版过程做一个总结,谈谈做外版图书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在洽谈版权前应弄清楚该书版权的归属问题

版权归属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弄清楚,只要找到这本书的外文原版书籍,就可以弄清。在外版书的版权页上都会清楚地写明版权的归属,一般都是写“某某年©某某”。

当然也有一些版权归属相对复杂一些。比如在我们得到的外版书的那个版本上版权还是属于某某的,可是在这个版本出版之后,版权发生了转移。其他的出版者购买了这本书的版权,甚至是其他的出版公司购买了这本书原来的出版公司,这样版权就发生了转移,就不再归原外版书版权页上所写的版权持有者所有。在这种情况下要弄清楚版权归属则比较复杂。因为一旦版权发生了转移,原来的版权持有者很有可能联系不上。原版权持有人在不再持有版权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不会回复你关于购买版权的邮件。

因此,在遇到版权所有问题比较复杂、比较难联系时,相对更快捷的方法就是直接联系原书的作者。因为该书的版权尽管可能不在作者手中,可是一般作者都会知道现在该书的版权在谁的手里;并且图书的作者本人一般都不是图书出版商,因此他们不是那么在意图书的版权收益如何,反而更看重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外语版这一成果,所以他们都会比较积极地去帮你联系该图书现在的版权持有者。一般是会直接把联系邮件发给现在的版权持有者,或者是告诉现在版权持有者的联系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作者已经去世,版权页上的信息联系不上,那么可选的方式就是联系作者的家属如配偶、子女等,一般他们也会帮助联系到该书现在的版权持有者。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原版图书的版权所有者在中国有版权代理机构。这种版权代理机构都是职业版权代理公司,相对比较规范和高效。所以只要和这些版权代理人联系上了相对洽谈版权的难度会低一点。

二、弄清版权归属之后进行购买版权的洽谈

在进行购买版权的洽谈时也有几种情况。

一是版权在作者本人手里,直接和作者进行版权洽谈。这种版权的洽谈一般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作者一般都希望自己的书能出外语版,因此他们对版税的高低和合同中一些权益的规定不会过分计较,只要基本满足要求就可以了。而且他们一般也不会提什么苛刻的要求。

二是版权在某出版公司手里,要和出版公司进行版权洽谈。这种版权的洽谈要比第一种复杂一些。因为对方是出版公司,因此他们对原书是否翻译成外语不是很看重,而看重的是他们是否能得到实际的利益。在和这样的出版公司进行版权洽谈时就要有一定的策略,不能像和作者本人洽谈时那样直截了当。而应该在语言上使用一定的技巧。如果像对作者那样直截了当地说完全有能力出版这本书,而且出版的质量很好,那么对方很有可能将价格提得很高,高于这本书实际的应有价格将版权轻卖。因此需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很想出这本书,但是我们是职业出版人,不会无谓地舍弃我们自身的利益去出版这本书,是在综合考虑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出版此书的。这样对方就会平衡考虑他们应该出怎样的价格出售该书的版权。因为如果我们购买了该书的版权,他们是能够获得利益的,所以他们会很愿意跟我们洽谈,可是如果他们的价格过高,他们也会明白我们可能不再继续洽谈。这样他们就会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再经过彼此的一番协商,一般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价格。

三是版权在某出版公司手里,但是该公司并不是特别看重得到的金钱利益,而比较看重书籍的质量。这种版权洽谈跟第二种侧重点不同。在跟这样的出版商洽谈时要充分展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成果,最好能列举责编过哪些比较好的图书、出版社有哪些出版方面的成就等,让对方觉得你是十分专业的图书编辑,同时你们的出版社也是十分有实力的出版社,让他们觉得图书在你们出版社出版是有质量保证的,这样就比较容易赢得这一类公司的授权信任,从而得到外版书的授权合同。

三、版权合同的细节谈判

在达成了购买外版书版权的初步意向后就要进行有关版权合同的细节谈判。谈判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价格问题要有事先预案。要对该书的版权价格有个基本的预判和应对预案。先了解好类似书籍的版权价格大致是多少,然后以这个价格作为谈判基础进行谈判。还要做好价格浮动预案,事先想好价格与预期较远时如何应对,都要有一定的预案。因为国外的出版社及版权人通常习惯以版税的方式来支付稿酬。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单本定价和印数,就显得很重要。价格太高则不好销售,价格太低则可能导致付给对方的钱数较少,使对方无法接受或是在付给了对方版税之后我方出版社没有太大的盈利空间了。所以单本定价要合理,要经过综合分析后再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而印数也要综合考虑销售量和能使对方接受的版税额两方面。

二是对防止盗版及防止网络侵权等方面条款的约定。在防止盗版及网络侵权的谈判方面既要有专业出版社对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尊重以及对著作权法的遵守,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现实社会维护版权的实际能力。因此,我们既要在合同中规定相关的防盗版、防网络侵权的条款,又不能一味地按对方的要求将种种防盗版的条款设定得十分苛刻。因为如果将那些防盗版、防网络侵权的条款订得过于苛刻了,则在我国现在这种国家巨大、人口众多,监控力度难以十分到位的情况下,是很难将这些条款切实办到的。

三是对于再版、加印等相关条款的约定。国外的出版公司对版权的利益最大化是十分重视的。因此他们在图书再版、加印等方面经常会有十分详细的规定。所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对方的条款内容。要进行自身出版社盈利空间的适当估算。要经过洽谈使再版、加印的版税要求处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内。既要让对方能接受这个价格,又要让我方出版社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四是关于违反合同规定的内容的赔偿问题。一般外版图书的版权人都对合同中规定的权益比较看重,所以他们会对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有比较详细的赔偿要求。如,超过合同期限未付版税应如何赔偿;超过合同期限未出版图书如何赔偿;加印、再版等未经过版权方许可如何赔偿等等。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要尽量对合同中有时间规定的部分仔细分析,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区间。这个时间区间既要让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应做的事情,以免由于时间设定不合理而导致后面的工作十分被动,又要考虑到对方的时间需要,让对方感觉时间合理不是太拖。

总之,在进行版权洽谈和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把出版一本书涉及的种种问题都综合考虑到,在平衡了各方面的问题都比较恰当、稳妥后再签订引进版权的合同。

四、图书的出版流程

在签订购买图书版权合同后就要进入图书的出版流程。这个过程和出版中文图书大致相同,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但是有几个方面也要注意:

一是外版书要申请外版图书“著作权合同登记号”。这个登记号需要一些文件资料。在申请前最好先仔细看清申请这个登记号需要哪些文件,将所需文件都一一核实清楚,再去申请,这样比较容易通过。如果为了图快,没有核实清楚文件就匆匆忙忙地去申请,很有可能造成申请不通过,返回来重新申请的结果,这样只会更耽误时间。因此,不如事先把文件备齐、核准再去申请,这样看似前面时间花的多,其实容易一次通过,总的看还是更节省时间。

二是外版书在审稿过程中有一个外文原稿与中文译本的对照问题。因为译者在翻译外文作品时由于种种原因,如:作者自身的中、外语水平,作者翻译作品的时间是否充裕,作者对一些相对不太熟悉的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等,容易造成少量中文译文与外文原文对不上的问题。因此,在审稿时最好是能将外文原稿与中文译稿对照审读,这样能更好地提高中文译本的准确度和翻译质量,从而保证图书的整体出版质量。

三是图书出版后的信息收集。在图书出版后,有些外版书的版权持有人比较注意图书的售后信息收集。因此,我们对这一环节也要认真地完成。虽然中文图书在出版之后也经常会做售后信息收集的工作,但是那都是比较随意、笼统的,并不是十分切实有据的。而外版图书的有些版权所有人则比较重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在做这一环节时就要尽量扎实、认真地去把一些相关的售后信息总结出来,这样既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又能对自己所出版的图书有个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作者:王恬,中国戏剧出版社。

猜你喜欢

持有者版税版图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助“绿”中国版图
金旅“新”版图
美国数万华人工签或将失效,强行被辞职
朱镕基巨额版税全给了基金会
为6个名字支付版税
北新书局支付给鲁迅的版税
视野与版图
世经版图
莫言“版税收入”将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