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的情感把握
2014-08-15刁晨希
□ 刁晨希
一、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情感的“过”与“缺”
(一)出镜记者的情感之“过”
1.过于煽情。相较于之前的灾难报道,我国媒体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报道中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时效性方面,更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反应机制,能够在灾害发生几十分钟内,就近记者迅速赶往事发地,主播进入直播间播报,与地方台并机直播。
但是在报道过程中,我们依然是看到了很多的不足。汶川地震时,在救援现场,有部分记者一再追问警察蒋敏失去父母、女儿的感受:“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你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
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给受灾群众的精神造成的冲击,可能远超出外人的想象。作为媒体记者,应该比受过惊吓的人更加理性,更加客观描述自己所见所闻,客观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媒体记者此时充当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倾听者,而不能自己进入“剧情”,以动情的方式赚取公众的眼泪,从而使得自己的报道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有“人情味”。
2.过于表现自己。在灾难报道中,我们不乏看到一些表现突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出镜记者,比如在2003年非典报道中的柴静、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中的张泉灵、2013年雅安地震报道中的蒋林。首先,这些出镜记者都是很令人敬佩的,因为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受灾区为观众第一时间传递出消息,这都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敬业的职业精神。其次,由于在灾区现场报道,无可避免地会面对一些残酷的场面,这样势必会给一线记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所以在灾难报道中的记者,是要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记者的不易有目共睹,但是新闻终归要回到新闻上,而不是出镜记者的个人秀。在2013年雅安地震中,除了沉着、冷静的蒋林受人关注以外,一位身穿婚纱出镜的记者也进入人们的讨论中。笔者认为诚然她可能有来不及换装等原因,但是终究是哗众取宠多于记者使命感。在她的现场报道中,笔者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这个记者身上,而不是她介绍的地震消息,她出镜所介绍的情况其实完全可以采取配音的方式呈现,让人不得不对她的行为有所质疑。
总而言之,在灾难报道中,我们需要优秀的出镜记者,但是优秀的出镜记者是指能够以冷静沉着的报道传递出观众最想知道的消息,而不是为了自己“一战成名”。
(二)出镜记者的情感之“缺”
1.缺乏人文关怀。在受灾区,第一要紧的事是进行救援活动,其他事情都是排在其后,这个时候记者的职业精神都要让位于道德。
1994年的普利策“特写性新闻摄影”奖颁给了凯文·卡特拍摄的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这张照片描绘了一个瘦得皮包骨的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在路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只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的小生命。就是这张照片传遍了世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应;也正是因为这张照片,让人们把眼光投向了非洲,关注非洲的饥饿和贫困。但是外界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人们质疑凯文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是选择拍摄照片而不是上前去帮助那个小女孩,而无法忍受外界公众与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凯文在获得大奖后3个月走上了不归路。
作为记者,他捕捉苦难,身临故事现场,他完成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但是同时他背叛了自己的道德和良心,最终选择了自杀。在灾难性报道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考验着每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良知,新闻工作者既要承担坚守在现场传达真相的责任,也要承担不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的责任。
“人是新闻的最终目的。”因而,一则好的新闻应该表现出对人的关怀。灾难本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因此公众对灾难本身会有一种本能的关注。所以,在灾害新闻采访报道中出镜记者要做好人文关怀式的采访和出镜,以及把握好被采访者和观众的心理。
2.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经过灾难之后,无论是幸存者、目击者、救援人员还是记者,心理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记者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在当地已经失去战斗能力,完全崩溃;有的记者哭着往回打电话,表示内心难以承受灾区的环境和气氛;也有记者在目睹惨状之后,因不能直接参与救援,于是对自身职业行为的价值产生怀疑,或者是反应非常亢奋,连续高强度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抱以过高的期望而产生焦躁等情绪。
这些情绪失控的现象在出镜记者身上将会表现得更为严重,表情麻木、情绪低落在电视上都会被放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记者也就不能敏锐地捕捉现场情况,传递信息的效率也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冷静、理性和沉着。出镜记者作为大众传媒的代言人,必须学会恰当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灾难现场,出镜记者应该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出镜,以防过激言行,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宣泄。2008年5月18日,主持人文静在《朝闻天下》播报“母亲用身躯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生命并留下感人短信”新闻时,潸然泪下。“本来镜头过后还有片头和天气预报,但我向导播示意,没播报天气预报,而是走到摄像机后大哭一场,然后拿粉扑擦掉眼泪,平复情绪后继续播报。其实,调节情绪的时间也很短暂。”在后来的直播中,文静为平息情绪不停吸气,以不让自己哽咽。
二、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情感把握的基本原则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既要防情感之过,也要防情感之缺。
(一)重伦理责任,哀而不伤
旅日专栏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我从来没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画面。”“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灾难的发生,会使群众不自觉地关注到受灾的人,对他们寄予同情,施予援手。对于将灾难新闻娱乐化的做法要坚决摒弃,猎奇、追星、渲染无度的方法当然就更要不得。因此灾难新闻报道既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又要在报道中加入人本精神。对于出镜记者来说,哀而不伤则更为重要,只有这种风格才能使观众和受灾者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再加上信息及时公开透明,人心才能迅速得以稳定。
(二)充足准备,调整心态
在受灾地区进行报道的时候,记者们可能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记者不能只凭着一股热情就冲到前方去,要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心理准备很重要,要注意调整心态,随时准备应对灾区出现的各种惨烈、悲伤、紧急等震撼人心的情况,化悲痛为力量,以一个记者的专业眼光把灾情报道出来。
在之前的地震报道中,部分记者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奔赴前线,到了灾区才发现自己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不仅不能救助别人,反而需要别人来救助自己。所以记者要先照顾好自己,对死亡、灾难永远心怀敬畏,不要把自己陷在里面,让自己成为一个被救助对象。
(三)出镜播音,情感表达准确得体
在现场播音中,节奏、语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为表达报道的具体内容和思想感情而同时出现语言的节奏,以内在情感为依据,它随着内在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主播和出镜记者的声音偶然稍微有点颤抖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的泪水、抽泣甚至是残忍的死亡、失态的呼号是不应该呈现在电视上的。在现场播音过程中必须根据内容和内在情感的变化,掌握好语言节奏,不可千篇一律,做到快而不乱,不能含混不清。
三、结语
2013年春季作者在中央电视台实习,恰逢四川雅安芦山大地震爆发,地震发生后各大媒体记者赶赴灾区进行了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亲临灾难第一现场,采访到了大量的新闻,让全国全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灾难的情况,新闻界所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报道及时的专业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职业精神,受到了舆论的高度评价。在此期间,笔者虽然没有在现场采访,但也参与了大量的编辑策划和后期制作等工作,剪辑了大量的一线报道素材,目睹了众多现场出镜记者的精彩报道,但也看到了一些不足,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媒体人,在灾难报道中找准视角、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及时准确地报道灾情,是记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情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人而论,因事而论,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情感把握作为赋予电视节目情感力量的元素可以渗透到电视新闻中。在汶川、雅安地震这样一个重大突发灾难面前,我们的出镜记者很好地用自己的情感配合了新闻报道工作。万事万物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新闻报道也不例外。笔者相信,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新闻观念的日益进步,我国灾害事件报道中,一线出镜记者会更好地把握情感,期待在今后的报道中看到他们更精彩的表现。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刘莉莉.央视抗震直播仍将继续 文静:流泪也是一种坚强[N].长江商报,2008-05-24.
[4]牛卫红.试论我国灾害新闻报道尺度的掌握[J].今传媒,2012(10).
[5]施伟红.突发灾害新闻的人性化诉求[J].试听纵横,2012(1).
[6]何旭.灾难报道的记者道德准则[J].新闻导刊,2008(4).
[7]刘亚姝.灾难报道与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J].中国减灾,2012(10).
[8]张仕勇:论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情绪调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