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创新感
2014-08-15朱海洋
□ 朱海洋
一、新媒介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影响
(一)消极意义
新的传播技术革命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电子邮箱、网站、数字电视、博客、微博、微信、播客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纷至沓来。新媒介的出现分流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观众,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的报纸、刊物、电视一统新闻资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智能手机,喜欢在手机上看新闻资讯,这种现状对地方新闻电视节目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积极意义
首先,新媒介给电视新闻节目素材甄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素材选择的合适与否是节目能否抓住受众的关键因素,以前电视新闻节目素材主要来自记者的新闻调查以及观众的电话或来信,素材选择范围窄、形式单一,节目新颖度不够。新媒介下电视新闻栏目可以通过论坛等网络互动平台来征集新闻线索,这种方式简单而快捷。节目编辑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新颖的新闻素材,再联系新闻当事人。而且受众也可以在网络互动平台上对节目进行点评,帮助节目编辑了解受众诉求,改进节目。其次,新媒介使得电视新闻节目持续性得到扩展。以前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后,节目的生命力基本终结。没有收看到节目的受众除了收看重播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重新收看。电视新闻媒介节目的重播也浪费了宝贵的电视资源,对已经收看过该节目的受众来说,是一种浪费。而且电视新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重播对新闻的及时性、真实性带来恶劣影响。新媒介下,受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优酷、爱奇艺、乐视、腾讯视频、PPTV等各种网络视频工作进行重放,也可以快进和回放,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要,使得新闻节目的生命力得到延长。最后,新媒介为电视节目营销提供了渠道。以前电视新闻节目比较稀缺,新闻人也缺乏节目营销的理念和想法。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竞争的加剧以及新媒介的出现,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利用节目网站以及在一些主流网站上进行节目营销。主持人也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在节目内外与观众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增加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二、新媒介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创新
(一)新闻传播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新媒介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光环开始褪去,之前电视新闻节目的采集、制作以及播出等都是高度专业化,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电视新闻节目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感,我们每天看新闻、听新闻,却无法接触到新闻,就像一个陌生人,离我们很远。然而新媒介出现后,原来处于现实新闻传播边缘位置的民众实际上已经成为电视传播的主角。正如传播大师尼葛洛庞蒂指出的那样,大众传媒正从单向式的交流向个人化的双向交流过渡,新闻信息不再是电视推给消费者,而是受众广泛地参与到节目的创作中来,发现什么新奇好玩的事可与新闻制作者分享。受众有好的新闻线索可以向电视台报料,可以用DV甚至手机直接拍摄新闻素材,在网络、短信的互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声音,每天看新闻直播并参与短信话题讨论,从而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和范式。现在,电视节目主持人很习惯用“发送短信到×××”作为节目的结束语,不但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也为收视率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短信留言信息费的分成也为新闻节目质量的提升带来了资金保障。可见,目前电视新闻曾经的宏大叙事如今被普通百姓“小写的我”所替换,电视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已经到来。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语态转换
传播学认为,最好的传播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传统的新闻节目大多以国家重大新闻为主体,主要宣传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国家大事,重视的是政治宣传作用,电视台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而新媒介形式的层出不穷改变了大众传媒的运行模式,摆脱了传播模式的固有形态,受众日益希望新闻节目中能够关注普通民众的需求,重视人性的审美情趣和喜怒悲欢,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话语权需求。一向严肃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注重构建公共话语平台,使得社会大众都有机会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观点,电视新闻节目出现了新闻娱乐化、民生化倾向。同时,电视新闻节目摈弃了官方主持腔调,注重个性化、平民化、互动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得电视新闻不再枯燥无味,呈现出了一幅观众广泛参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互动的媒介奇景。
三、结语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每一种新传播技术的出现都对人们认识世界、增进交流有着革命性的改变。作为电视新闻人,必须正视新媒介对新闻节目传播形态的巨大的冲击,从而不断创新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于德山.新闻传播的博彩化与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生态[J].声屏世界,2005(9).
[2]孙宝国.数字时代的电视节目形态创新[J].视听界,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