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2014-08-15李鼎香甄治国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党员

李鼎香,甄治国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 528402)

社会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精髓是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这不仅充分展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信,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党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内在追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统领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帮助引导当代大学生党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统领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帮助引导当代大学生党员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统领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柱,帮助引导当代大学生党员形成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帮助当代大学生党员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

二、当代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存在的几个问题

1.书本化认同

书本化认同指的是少部分大学生党员只注重对主流意识形态概念、理论的记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对意识形态接受状况的考查也只是书本的记忆与复述,忽视对概念、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和与时俱进,甚至部分大学生党员也只把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门课程、一项任务、一种可以评奖评优、优先就业等的工具,而不是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

2.功利化认同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利益或功效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功利思想就已存在,伊壁鸠鲁曾提出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庄子·天地》中提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指的就是功名利禄。毛泽东同志也常用“功利”来表达价值的含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2]864部分大学生党员关心的是考各种证书、提高绩点、出国、拿文凭、找好工作、赚更多钱,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掌握不全,对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不充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尚不坚定。

3.淡化政治

目前,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态度是“认同但不关注,了解但不理解,拥护但不维护,践行但不宣传”。(1)认同但不关注,了解但不理解。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表现出普遍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仅仅限于新闻媒体、教师课堂上的宣传和介绍,对一些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宣传讲座也只是“人到心未到”,没有真正地入心入脑。(2)拥护但不维护,践行但不宣传。2013年6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后,大学生党员对各个高校开展的一系列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表现出很高的认同,也能予以支持,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旗帜鲜明的反对错误思潮,理直气壮地维护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大学生中的领头羊,而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迫切要求,又是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也是当代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首先,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迫切要求。从国际背景上看,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西方敌对势力一直试图对我国进行“西化”,关于这一点,胡锦涛同志曾说过:“世界现在依旧不太平,国际安全领域的斗争以及国际秩序斗争一直从未停歇,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也越来越激烈。在科技与经济方面,依旧是发达国家一家独大,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的事实依旧没有改变。”[3]从国内来看,多样、多元、多变的文化是社会思想文化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公民主义、普世主义、新儒学、后现代主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些非马克思主义他们试图全方位、多角度、彻底地丑化、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些错误思潮的危害性,我们绝对不可以低估,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4]45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其次,是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高度统一和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核心和灵魂,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党员是祖国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四化”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素质。因此,我们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党员,增强他们理解、响应、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当代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领头羊”,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接班者、领导者,比起其他大学生,他们在学习、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应该起模范、榜样、标兵作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培养当代大学生党员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教育,其本质是一种价值观认同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和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并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使其与时俱进,不断科学化、合理化。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建设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学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从2006年9月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4门必修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5]。新课程方案设置得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往往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材的逻辑主线和内在灵魂;在教学目标中,忽略了实践目标要求,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缺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使其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不断科学化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3层面渗透到课程始终,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

2.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

培育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尤其是目前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各高等院校的其他课程也都具有育人功能,而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所有教师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本专业的教学中。

改进教学内容,突出时代特征。一是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及时充实新观点、新材料、新内容,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时代。二是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难点,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

要做好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工作,必须在基层党组织中做好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所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学生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端正其入党动机,培养党性,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加强学生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建设中的人生引路者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培养主体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建立持续发展的党员培养、再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党支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和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实践性、体验性、陶冶式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党员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过程

第一,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将传统的刚性管理变为柔性管理,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强调依法办事、以理服人、以行助人、以德感人,切实做到管理育人。

第二,要科学全面制定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并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管理制度,注重法制化和人性化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统一。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党员。

(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

首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的准确定位,关键在于明确其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精神支柱和自觉意识。

其次,坚持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校园“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综合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高校在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校园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校报、电台、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推进“校风、学风、班风”建设。

最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必须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一方面,不要流于形式,忽视“主旋律”的弘扬;另一方面,不能空洞说教、忽视活动效果。既要注意活动的思想性、教育性,又要积极探索创新活动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党员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鉴别各种社会思潮,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通过“思政两课”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通过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引导当代大学生党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引导当代大学生党员增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田震,王永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