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2014-08-15胡榕
胡 榕
(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重庆 400054)
“高级英语”(Advanced English)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教学难度较高的课程。它的教学重点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区分同义词的差别,更好地掌握同义词;学会词语释义;掌握基本的英语修辞手段的使用技巧;培养语篇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性阅读;逐步培养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敏感;提升写作、翻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1]。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信息量与基础阶段相比有了极大的增加。
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课堂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等一系列问题使教学目标不能得以较好实现,所以高级英语的教学模式、手段和课堂组织等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挑战。新技术的发展和在高级英语的教学实践中的适当应用,为语言课堂教学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多媒体教学设计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的理论依据
源自认知加工学说的建构主义是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个人的认知发展与其学习过程的紧密关联。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下,借助协作、交流、信息获取和利用,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因而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
多媒体教学以其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技术特点,在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二、多媒体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中的优势
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像等,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并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再用屏幕或投影机显示出来。这个解释中最显而易见的是多媒体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教学对各种形式的合理利用能够创建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英语专业的“高级英语”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多层次和高要求使这门课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使用的教材词汇量大,文章篇幅长、体例多样,涉及的修辞手段多,内容丰富。仅以张汉熙主编教材“高级英语”为例,有描述自然环境恶化的“Ships in the Desert”,有二战时期希特勒进攻前苏联之际英国首相丘吉尔所作的广播演讲,有反映不同人群对文化传统不同态度的小说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ma,也有传记体文章 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以及著名印第安作家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反映Kiowa(基奥瓦人)的历史、展示印第安文化元素的散文The Way to Rainy Mountain等等。除了词汇造成的困难,文章内容和有关背景和对学生来说是遥远而抽象的,甚至是陌生的。多媒体教学利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各种相关场景展示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直观的情境,并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环境无疑不仅能刺激学习者的兴趣,还能加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换言之,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等均被调动起来进入一种类似真实的情境中时,他们将以更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完成学习的全过程。
2.多元化教学手段与形象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而言,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以其技术特点和优势,多媒体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角度地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情绪,利用直观信息帮助学习者多角度地观察学习对象。
课堂教学不仅仅将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和开发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就基本形态而言,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前者是依靠直观形象得到理解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想象性,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形象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例如“高级英语”第二册第十五课Disappearing through the Skylight一文中,作者陈述了科技的发展给传统审美意识和艺术风格带来的改变。教师用多媒体手段介绍和展示其中提及的古典和现代画家及其作品、具有古典风格和现代时尚的不同建筑,帮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去观察和品味文化的发展、变迁,从文化的视角去感悟科技发展对传统的冲击,对课文含义首先形成一个良好感性认识,为更进一步的深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3.大信息量和高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依赖板书补充文字信息,这一方式需要较大空间和较多时间,有很大局限,使教学容量受到限制。而多媒体方式则基本不受到这种限制的影响。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可一次性将较大量的文字材料展示在屏幕上,需要的话,还可配以图片,插入影像,使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第一册第十四课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是丘吉尔的广播演讲稿。作为政治家的同时,丘吉尔也是出色的演讲家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语言风格简练、有力。利用多媒体的文字处理功能,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丘吉尔的一些短小的演讲稿或作品片段,可以给学生提供体会作家写作风格和作品语言特色的机会。又如第二册第一课Pub Talk and the King’s English的学习过程可用多媒体作辅助,在有限的课堂向学习者介绍本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背景,通过信息的输入,帮助学生把英语的发展变迁放在一个大背景之下去认知,引导学习者从历史的、社会的、人文的不同角度研究和探索语言发展变化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三、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的误区
从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历史来看,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可以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当某种教学模式或方法被过度依赖后,其应用总会出现一些误区。在多媒体因为多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应用中遭遇的问题。
1.形式大于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信息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同时利用符号、文字、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来营造教学环境和氛围。这种多样性的信息提供形式当然可以在某个特定的阶段制造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要维持兴奋状态,使学生能长时间地关注于课堂,只依赖于新颖活泼的形式是不够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人的感官受到某个对象的过度刺激时,他的应激反应反而会变得迟钝。也就是说,多媒体课件无论有多丰富的色彩、动感的画面、刺激的音效,如果没有有意义、有启发性的内容充实其中,都不能长时间维持兴奋点。相反,这样的刺激会造成审美疲劳,引起反感。
此外,如果多媒体因为其技术的先进而被认为是高级时髦的教学手段,继而受到追捧和依赖,势必导致对教学内容的忽视。试想,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的课堂上总是各种各样的幻灯、影像,气氛似乎很热烈,花样似乎很繁多,但仅仅靠若干表征性的信息,不能培养学生的高级阅读、归纳总结主题、写作、翻译,对名家名篇的欣赏以及多角度分析问题等等方面的能力。如“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二课Hiroshima——the‘Liveliest’City in Japan的教学。若止步于有关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触目惊心的画面,而疏于理解战争对人的生活及至人的心态的影响,感性认识只能永远是感性认识,无法为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文化素养的改善、思维能力的加强带来更多的机会。结果就是直接损害教学目标的实现。毕竟,多媒体只是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没有了内容,载体便成为空壳,失去了意义。
2.角色异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教师应该以积极的行为创建一个良性的教学环境;学生则应该以主动的姿态融入教学情境并在其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过度依赖多媒体就使情形发生了改变,两者的角色都发生了异化。
譬如,多媒体课件被认为可以包容一切,故而万能。于是,各种形式的各种信息都被打包在课件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以铺天盖地之势呈现于屏幕。教师沦落为机械的放映员,学生被迫成为失去话语权和主动权的看客。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缺失,破坏了学习构架的完整性。
换一个角度来看,课堂信息的量并不一定越大越好。也就是说,信息的大量输送与信息的完整接收并不总是成正比。相反,过量的未经优化的信息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缩小,影响对信息的理解,从而导致意义建构的失效。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异化完全违反古宁汉(Cunningham)在1991提出的“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构成自己心的理解”这一学习过程[3]。
3.对传统教学的忽视
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的确有着传统教学不可企及的优势,但任何事物,一旦走向极端,就意味着这一事物必然走向客观真实的反面。
形象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两大基本形态之一,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学习过程需要培养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因为其固有的形式上的特点,对学习者的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但完全靠形象思维的非逻辑性、粗略性和想象性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习要求。“高级英语”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教材选择和教学活动都应遵循这个原则。如上文提到的“高级英语”第二册中Disappearing through the Skylight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判断、推理、类比、归纳等抽象思维活动,探索科技发展对人类审美意识的改变,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及现实社会人们对两者的态度,并试图形成自己的立场。应该看到,传统的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也同时注重分析和抽象。在这一点上,正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共生性,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也是互为补充的,忽视任何一个都会带来损失。
三、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
对课堂教学要素的认识可以从不同层次递进表述。第一就是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其要素为教师、学生、教材;第二是认为教学要素不仅于此,还应包括教学目的、方法、环境、评价[4]。雷杰卢斯(Reigeluth)也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框架的条件变量应包括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实际约束4个方面[5]。可以看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目的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制作生动、富于感染力的课件,调动学习者的情绪,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但一切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失去目标就会失去方向,课件再精美,也只是无本之末。其次,课件信息的足够丰富是以课件信息的优化为前提的。信息优化一指提供信息要有理性的选择和清晰的层次,如若不然,杂乱无章、盲目堆砌的信息可能成为一剂毒药,造成混乱;二指提供的文字信息须要提纲挈领,否则失去重点的信息会导致信息接收的低效;三指信息提供不能阻碍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课件不能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课件的设计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积极,富于创新。课件还应该给教师留下足够的空间,让教师被现实的课堂情境激发的思想有机会得到及时的分享。
四、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说明了新技术的革命对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单一教学模式或方法的依赖极有可能损害教学目标的实现,无异于舍本求末,违背教育教学活动的初衷。课堂教学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核心,趋利避害,综合应用各种模式和方法,才能创设最佳学习环境。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G]//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3]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廉运杰.高级英语的教学改革设想[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