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4-08-15杨龙奉邓云晓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杨龙奉,邓云晓

(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重庆 400074)

一、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困惑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世界普遍成为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整体,各个国家间呈现出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格局。在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由硬实力转向以软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竞争方式从武力征服转变成文化渗透,文化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谁拥有更强的文化领导能力,谁就更有世界话语权。然而,目前人们对文化问题的认识仍有两大困惑,即冲突与共存、传统和现代化。

(一)冲突与共存

当前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其本质可以概括为“争夺文化领导权”。葛兰西指出,西方革命的重心从暴力夺取政权向争取文化领导权转移,社会集团可以而且甚至应该在夺取到国家政权之前就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这就是夺取政权本身最重要的条件之一)[1]。虽然他的这一理论主要是针对各阶级如何取得国家政权而提出的,但却值得当今世界反思,在国际竞争中,发达的文化能催生出大量的附加价值,并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美国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的“美国精神”贯穿在各个领域创造了不菲的商业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它贯穿于民族的每一项实践活动中,能激发潜在的巨大生产力并创造价值。因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民族的选择。

文化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但也有其特殊性。每个国家乃至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生活习俗,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必然会形成文化的相互碰撞,即“文明的冲突”,它的实质是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摩擦。在这一过程中它们有的得到调和,有的变得更加尖锐,要有效地平衡这些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就需要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包容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个可能性空间,各种文明能合理共存,因为“竞争——斗争的观念不是自身俱足的,而需求相应的其他价值观点的配置,只有在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中,它才能推动现代化和人类争取自由的进程”[2]。我们需要建立的不是绝对的文明优越论,而是生态和谐的文明论,用博爱和宽容看待每一种文明,使人类各文明百花齐放,大放光芒。

(二)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和现代化是文化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两种选择模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有过许多的争论,韦伯对现代社会进行了这样的描绘:“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智化,总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领域,或者流于人际关系的博爱。”[3]他认为传统的断裂是人类理性的必然结果,传统是迷信的代言,现代则是理性的化身,传统和理性是对立的,现代化的进程实则是传统的消退。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和他的看法有所区别,希尔斯认为人类不可能完全和传统脱离干系,“即使那些宣称要与自己社会的过去做彻底决裂的革命者,也难逃过去的掌心”[4]。他将传统理解为价值合理性,不认同在时间轴线上将传统和现代割裂,属于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他们对传统的理解都是基于事实,只是由于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偏好不同,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事实上,传统和现代并没有那么大的鸿沟,只不过是文化在不同阶段所变现出来的不同特质,他们不可能是完全割裂的,相反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昨天的现代必然成为今天的传统,今天的现代必然成为明天的传统,所谓的现代化不外乎是新传统的建立和对旧传统的挑战。

人类文明的延续得益于传统与现代的调和,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传统的修正扬弃和理性的不断创新突破的共同结果,在对二者的态度上过分地偏袒某一方都是不明智的,最可取的态度应是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看待文明历程,对传统予以继承和反思,对现代化大胆接受、开拓创新,综合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文化。

二、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人对文化这个词的态度是敏感而复杂的,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那时的中华儿女在文化上充满了优越感,可是到了近现代,中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人们感到迷茫和彷徨。一直以来中国人寻求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思想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也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而展开的。目前,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文化思潮的挑战。

一是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极力否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认为中华民族事事不如别人,处处不如别人,他们认为,要想挽救中华民族必须彻底割断历史,全面实施西化”[5]。不难看出,这股思潮主张“全盘西化”,彻底否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它是在西方加强文化渗透和国内民族文化处于低谷的双重背景下形成的。“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6]文化历史虚无主义要求完全隔断传统,崇洋媚外,它忽视了文化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孤立片面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观。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国外嫁接一颗果树,需要中国提供嫁接的根,就算是直接全部移植,那也还需要中国的土壤,如果你连树和土壤全都搬过来,那改变的就是整个环境。民族既是理想的共同体,亦是记忆的共同体,如果一个民族忘本了,那无异于是这个民族的消亡,何来复兴之说。

二是文化极端保守主义的挑战。这种思想迂腐陈旧,偏执地追求传统文化,大兴尊孔复古之风,视外来文化为粪土,他们讨厌并否认社会需要革新,盲目地为传统辩护。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告诉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锁国和依靠地大物博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步伐,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吸取养分,固步自封只能让中华民族身陷囹圄。晚清的改良派为了拯救国家命运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强调以中国的纲常教理为本,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盲目地守旧排外是没有出路的。

在我国文化发展道路上也有很成功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新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就是范例,它们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它们处理好了传统与外来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了起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这些都是成功的事实,它们也有个共性——中外结合。

三、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探讨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建设单纯依赖传统文化或者外来文化都是行不通的,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必须是检讨传统和面向世界的同步推进。汤一介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作了前瞻性的预见,他指出,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类文化正在走入新的轴心时代,而新的轴心时代必定是回顾其文化源头,传承其文化命脉,会通古今之精华的新时代……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实现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7]中国文化需要世界文化,同样世界文化需要中国文化,新时代要求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呼唤文化的崛起,我们只有中西兼容、返本开新才能建设强大的文化实力。

(一)把握中国文化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心理特质及价值选择,随着历史的演进它们逐渐凝练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华夏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历经五千年从未间断,文化更是一脉相承,长久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民族精神、品格气质、思维方式等,即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对这一基本精神的理解,张岱年先生的概括较为全面: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中,他进一步阐释了中西文化的异同:“文化,一般地说,实即‘正德利用厚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东方特重‘正德’,而西方特重‘利用’。‘厚生’是中西方都重视的。”[8]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自强、和谐、崇德、厚生、重义这几个方面。

1.自强

自强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变得强大,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民族性格。《礼记·学记》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自知、自立和自强的觉悟。《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要像自然的运动一样刚劲执着,永不停息。历史的事实也足以证明这一点,中国文化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一次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没有被吞噬,它的优异性和独立性正是对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精神的最佳诠释。

2.和谐

和谐是重平衡的思想,协调是它的基本含义,中国将这一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里的和谐并不是简单的同一,同一具有排他性,和谐则代表着“多”,它更具有包容性,主张万物相生相克,“一”和“多”是对立的。和谐的过程是在尊重事物原有属性基础上的平衡协调,而同一则过分追求共性而抹杀了个性,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形成了包容性极强的生态文化。《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和与同的差别。在古代,和谐思想已经贯穿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仁”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就是博爱的化身。在论及人的社会关系时,《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即制度的作用在于调和社会关系。在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时,《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天人协调的理论体现了古代中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此外,中庸之道也是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庸》记载:“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的中庸可以理解为处事的一个“度”,无过无不及,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故云中庸致和。建国后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不称霸、不当头,但又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积极发挥作用,这正是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3.崇德

中国以文明礼仪之邦而享誉世界,从古至今就重注德育。《说文解字》曰:“德,升也。”《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德可以理解为一种向上的善,是一种“操守”“品行”。德在古代社会是评价个人的最基本的准则,是一切价值评价的基础。《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大意是大地厚实和顺,君子应增进美德,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世说新语》亦云:“百行以德为首。”德性成为个人和社会的首要价值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内在地包含了中国人的德性理念,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可以看出中国的崇德是与追求真善结合在一起的,“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即求善……穷理即是尽性,崇德亦即致知。”[10]中国的“德”已远远超出了伦理学的范畴,成为了道德价值和理性价值的双重追求。

4.厚生

厚生即以民为本的思想。《尚书·大禹漠》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段话的大意是作为统治者自己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充分尽物所能,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尽心下》记载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与民同忧同乐。唐魏徵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醒君王以民为本,注重人心向背。到了近现代,孙中山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纲领,可以看出,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

5.重义

中国古代的“义”主要是指国家大义、高风亮节,重义轻利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论语·述而》云:“……不以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的思想中,义成为了衡量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尺度。儒家重义思想由人际关系准则逐渐成为社会道德准则,义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当“私利”与“公义”发生矛盾时,儒家主张舍小我,为大家。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无数重义的英雄人物,譬如关羽就成为了忠义的化身。在近代,重义则直接表现在顾全国家大局、维护民族利益、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上面。

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在今天仍具有重大借鉴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其批判性地吸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

(二)了解西方文化精髓,借鉴外来先进文化

与中国传统文化重综合的思维方式相比,西方更善于分析、解构。刘长林认为:“西方传统精神是分析法,向物质实体的纵深方向,对事物的最后根据和原因,做穷根问底的追寻,所以欧洲学者认识的足迹,像是一条向两个相对的无穷远点伸展开去的直线。这样的认识走向,使西方学者偏重于考究事物变化的外因,而是朝着与始初对象越来越远的方向走去,不断追求宇宙无限小和无限大的最终答案。”[11]中国传统思维注重综合、类比、结果,相反西方擅长抽象、分析、论证,与循环式的中国思维相比,西方文化就具有更强的向外扩展的能力。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时代,直观总结更适合社会发展,因而中国在封建社会各方面达到鼎盛,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的思维方式变得更符合科学实验的要求,于是西方文化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除了思维方式,西方的一些价值理念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重视个人的价值,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平等,追求民主的精神,这些对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大有裨益。当然,我们需要学习的并不仅仅是西方文明,而是所有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文化永远生机勃勃。

中国的文化发展之路就是一个“返本开新”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文化必定是内部精致而对外开放的,是具备良好韧性和张力的,韧性是这种文化得以传承不至湮没的传统基因,张力是这种文化面向世界与时俱进的现代要求。文化发展既离不开传统中始基的精神,亦离不开现代开放的时代精神。

在文化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四大原则,即:“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12]。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有一个认识,那就是承认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中国文化只是这多元中的一元,文化无优劣,应尊重所有文明。其次,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外来文化,必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大胆地学习和创新,推动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持正确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精神应坚持辩证的观点,它们有合理的科学成分,但也有不合时宜的陈旧思想,对传统文化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对外来文化也要有科学的态度。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应该仔细加以甄别,对外来文化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总之,坚持文化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是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1]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17.

[2]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8.

[3]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选[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46:155.

[4]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4.

[5]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2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2.

[7]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6-47.

[8]张岱年.张岱年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14.

[9]人民网.习近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国无德不兴[EB/OL].[2014 -05 -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24 -24975911.html

[1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

[1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9-30.

[1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